【标题】斯柯达科迪亚克:硬朗外观与舒适内饰的完美结合

【标题】斯柯达科迪亚克:硬朗外观与舒适内饰的完美结合_58汽车

【导语】近日,斯柯达全新SUV车型科迪亚克试驾体验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斯柯达品牌寄予厚望的一款中型SUV,科迪亚克在硬实力和配置方面表现出色。本文将从产品特点、驾驶体验和国货等方面进行150字总结。【正文】首先,科迪亚克的外观设计硬朗且具有辨识度,车身上的线条流畅且笔直,给人一种野性美的感觉。车身尺寸方面,科迪亚克的长宽高分别为4698×1883×1676mm,轴距为2791mm,相比同级别车型略显紧凑。此外,科迪亚克的后排空间表现也相当不错,尤其是长轴距版本,让乘客乘坐更加舒适。在驾驶体验方面,科迪亚克搭载了2.0T汽油发动机,动力充沛,加速表现出色。同时,科迪亚克还配备了多种驾驶模式,如舒适、运动等,满足不同驾驶需求。在悬挂系统方面,科迪亚克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设计,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和舒适性兼具。此外,科迪亚克的内饰设计同样令人满意。虽然没有全液晶仪表盘和抬头显示功能,但科迪亚克的配置已经足够丰富。座椅采用高品质材料制作,坐感舒适;同时,科迪亚克还配备了全景天窗、360°全景影像等实用配置。【结尾】总的来说,斯柯达科迪亚克凭借其硬朗外观和舒适内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虽然与同级别竞争对手途观有一定的差距,但科迪亚克在价格和配置方面的优势使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希望未来国产版的科迪亚克能够继续优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完美的购车体验。

11月底,北京一场降雪后,气温骤降十几度,刷屏朋友圈,满屏都是骂人的牢骚。放下电话,点一杯咖啡,嚼一颗橄榄,在温暖的地中海海风中偷得半天闲暇。直到突然,“熊来了!”,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不要害怕,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不是有熊。如果有如此危险的生物,马略卡岛就不会是欧洲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飞行近万公里,除了避开北京的寒潮,更重要的任务是试驾斯柯达品牌全新SUV——科迪亚克。这款车无论是在德国首次亮相,还是不久前在广州车展上作为国产车型向人们展示,都吸引了不少目光。与欧洲媒体交谈后,终于如愿拿到了2.0T汽油版的钥匙,试驾之旅正式开始。

我知道很多朋友对科迪亚克已经有了相当好的了解,但这次我还是想多花一点笔墨,从内到外,从静态到动态,完整地呈现给大家。科迪亚克这个名字是科迪亚克的音译,科迪亚克来自阿拉斯加南部最大的岛屿科迪亚克,那里是最大的棕熊的家园。斯柯达给其最新的中型SUV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其意义不言而喻。

科迪亚克也来自大众的MQB平台,与全新途观(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相同。不同的是,科迪亚克没有像途观一样分为标准轴距和长轴距,而是直接加长。长轴距只有一个版本,有5座和7座车型可选。但在与厂家沟通中,他们表示科迪亚克其实更喜欢5座SUV,7座SUV只是给了消费者多一个选择,这与汉兰达(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锐捷等7款中型SUV的定位不同。

事实上,不仅定位不同,科迪亚克的尺寸也落后于汉(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兰达和夏普。4698×1883×1676mm的尺寸与别克昂科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现代全新胜达(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相似。预计未来国产版上市后的主要竞争产品将是它们。但是2791mm的轴距在这个级别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尺寸不大,但轴距比汉兰达长1毫米。

科迪亚克的设计继承了VisionS概念车几乎90%的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素,但为了大规模生产进行了修改。和Speedway一样,它也采用了斯柯达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相信未来几年斯柯达品牌的大部分车型都会是这样。车头前的立体垂直进气格栅,车头下半部分的蜂窝状装饰,这些都让科迪亚克看起来很狂野,而且他的名字和棕熊的名字一样,所以他不可能是娘娘腔,你觉得呢?

事实上,最能体现科迪亚克硬朗造型的地方就在车侧。无论是车顶曲线、侧窗、腰线还是轮拱,都能找到很多直线,笔直笔直,毫不做作。此外,对于一辆SUV来说,有一些硬性指标不得不提,比如接近角22°,离去角23.1°,纵向通过角19°,最小离地间隙194mm,放在城市驾驶水平相同的SUV里还算不错。0.33的阻力系数略高于途观的0.31,但这也是因为更方的造型。

科迪亚克的四个车门都配备了机械结构的防摩擦条,开门时会弹出,包裹车门边缘,关门后会自动缩回,防止在狭小的空房间内撞到车门,对自己和旁边的车都是一种保护。只是最近广州车展的国产车型没有看到这个装置,所以希望能在量产的时候加入。

科迪亚克的车尾造型也有很强的家族风格。连我都觉得设计师有点懒。他们直接拉起快递旅行版的车尾,然后稍微调整一下尾门线条和尾灯结构就完成了工作。

至于内饰,科迪亚克并不能带来什么惊喜。流行风格明显,与同样来自MQB平台的车型分享了很多设计和零部件。就算没见过真车,也能猜到。

不过作为斯柯达品牌寄予厚望的车型,科迪亚克确实有一些真本事,所以对于做工所用的材料我就不说了。大众在非豪华品牌中的表现一直相当不错。配置的诚意也满满的。全景天窗、360°全景影像、前后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无线充电等。都是常规配置。科迪亚克还与途观共享了全新驾驶模式选择、ACC自适应巡航、带紧急刹车的自动驻车、主动刹车等22个辅助系统,这些都是绝对准备好的。

科迪亚克和途观分享了这么多新东西,但是全液晶仪表盘和抬头显示功能是科迪亚克没有的。这应该是由于斯柯达品牌的定位,以及科迪亚克和途观在配置上的差距。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放弃所有的液晶仪表和平视显示器,在价格上做一些让步,无疑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

我们来看看车内的表现空。之前体验科迪亚克的时候,对车的第三排空不满意,座椅舒适度一般。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要么不得不短时间采取应急措施,要么只能生孩子,大人缩在那里太难受了。这次试驾是5座版本,不用担心第三排,厂家也说5座是科迪亚克的定位,7座只是多了一个选择。

科迪亚克的实际表现并不令人失望,尤其是头空之间,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单手水瓶的设计以前在特快专递上见过。Kodiak可以称为2.0版。两个杯架的深度不同。较长的瓶子可以放在浅杯架中,较短的瓶子可以放在深杯架中,这样驾驶员可以单手操作,而不会在驾驶时分散注意力。

后排就不多说了空。自己看图片就能看出长轴距版本的优势。后排的细节设计让人怀疑这真的不是日系车吗?途观有个小桌板。科迪亚克不仅有,还有一个iPad支架。想睡觉的话把头枕两边的翅膀放下就可以当枕头用了,但是后排座椅的加热、12VUSB充电口、座椅和靠背的角度调节之类的东西太幼稚了。以前在德系车上很难看到这么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如果这些东西以后能在国内生产后保存下来,无疑会大大增加你的竞争力。

没有第三排座椅的影响,科迪亚克可以充分展示他宽敞的后备箱。正常情况下体积已经达到720L,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达到2065L。后排座椅可以按照4/2/4的比例放倒,更加灵活。即使后面坐着两个人,也可以把滑雪板放在中间。地板下面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储藏室。通常,你可以把鞋子和包放在私人物品上。需要放大件东西的时候,可以直接拆下隔板,可以增加很多垂直空的房间。

●电力系统

科迪亚克在欧洲市场有1.4T和2.0T三款高低功率调节的汽油发动机。明年国产后,将有1.8T和2.0T排量供消费者选择。1.4T发动机遥不可及,传动系统依然是DQ500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和欧洲媒体吵了一架后,终于如愿得到了一台2.0T汽油发动机。你们欧洲人要脚踏实地的去玩柴油,别惹我。

●驾驶体验

对于这些历史悠久的大型汽车厂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来说,他们同时期的车型大多驾驶体验相差不大。此外,我在几个月前已经用SpeedwayTravelEdition完成了欧洲近2000公里的公路旅行,所以Kodiak给我的感觉除了坐姿更高、视野更好之外,几乎就是一个增强版的SpeedwayTravelEdition,非常熟悉。

相比动力,其实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科迪亚克的机箱性能。今年年初,大众汽车工程师在完成途观项目后转投科迪亚克项目。两款车的动态设置几乎完全相同,给科迪亚克带来了非常纯粹的德系车的感觉。

西班牙的山路长期失修,路况远比中国差。它们充满了各种大小的坑洼和斑块。这种情况下,科迪亚克感觉不舒服,紧绷的底盘总有跃跃欲试的感觉,随时准备和颠簸搏斗。他们之间没有退让和妥协,只有硬抗。这种火花的氛围也会毫无保留地传递到你的屁股上。每次被道路的起伏颠簸,你都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减速,为什么没有打一点方向避开它。

其实机箱调整的好坏和调整的对错是没有区别的。这只能由市场和车辆环境决定。美国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州际公路,甚至不需要拐几十公里,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支撑,而在欧洲,恰恰相反。出了城,有各种各样的小路,一条接着一条拐。科迪亚克强悍的底盘设置带来了足够的侧向支撑,重心连续移动时也不会出现车身过度晃动的情况。这是一个以驾驶员为中心的环境,带有强烈的“德国味”。

除了汽油发动机,我抢到的试驾车是四驱车型。虽然厂商在发布会上没有过多介绍四驱系统,但科迪亚克也应该会使用博格华纳的第五代Haldex适时四驱系统,和途观一样。这种四轮驱动系统的本质是通过多片离合器限滑差速器在车轴之间分配动力。通常还是前轮驱动,主要是省油。只有在转弯或计算机检测到前轮打滑时,部分动力才会传递到后轮轴。

试驾期间,突然下起了大雨,这套四驱系统也在等待表现的机会。一开始,我不敢开太快。毕竟一边是山,一边是海。如果出了事,我真的回不去了。但是当我从后视镜里看到后面有几辆本地车的时候,我不得不加快速度。四驱系统真的可以提高车辆的极限。当遇到一些不急可以快速通过的弯道时,可以感受到内轮的制动效果,整个过程更加顺畅。但你不能被它冲昏头脑。毕竟还是前置硬盘。疯狂的推动者会把你拉回残酷的现实。

科迪亚克共有六种驾驶模式,分别是“ECO”节能、“Comfort”舒适、“Normal”标准、“Sport”运动、“Individual”定制和“Snow”雪地,其中“Comfort”舒适模式需要配备动态底盘控制。即便如此,这些模式都是针对家用车的。

舒适模式和标准模式没有太大区别。在这两种模式下,科迪亚克的表现都很一般,油门有点滞,转向有点模糊。低功率版本2.0T发动机的动力储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但好在全速时能有持续稳定的输出。切换到运动模式后,变速箱会自动跳到S挡,换挡时机延迟到3000rpm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油门响应更加积极,有点跃跃欲试,驾驶更加顺畅。

●全文摘要

先从产品说起。科迪亚克的硬实力确实值得肯定。空房间和配置甚至比定位更高的途观还要好。当然途观是海外版的标准轴距车型,目前还不清楚途观L(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未来引入国产后会是什么样子。但科迪亚克的平衡表现已经让它有资本在同一水平上战斗。

虽然是和途观同平台,但科迪亚克其实和途观以及未来国产的长轴距版途观L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关系。特快专递和帕萨特(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迈腾(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来国产科迪亚克上市后,要和途观L的价格重叠,联手争夺紧凑型SUV和入门级中型SUV的市场。目前这个市场上有实力的玩家不多,科迪亚克的前路并不坎坷。

最后说说国货。很多朋友担心国货在某些方面会缩水,比如前阵子广州车展展出的汽车车门上的防刮条。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如果我们想控制成本,我们肯定会做出权衡。我们只是希望不要放弃太多的东西。另外在车辆调校方面,希望考虑国内的路况和消费者的习惯。我觉得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不喜欢这么硬朗的底盘,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科迪亚克可以算是斯柯达品牌SUV车型的开创者。在之后的几年里,还会有很多不同级别的SUV,斯柯达真的需要一个足够响亮的动作,让外界关注到自己。海外市场就不提了。国产版的科迪亚克最早要到明年二季度才会和大家见面。还有很多时间去调整和改进,希望最终能呈现出一个满意的产品。

●相关链接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4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