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布局网约车跑马圈地or深耕细作?深度解析车企网约车战略布局

车企布局网约车跑马圈地or深耕细作?深度解析车企网约车战略布局_58汽车

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提升,网络汽车服务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从网约车的发展阶段和市场规模来看,不同车企在网约车业务中的布局有所不同,有的布局深耕,有的布局跑马圈地。针对网上租车牌照的竞争和车企布局快的现状,车企对网上汽车的布局显得争相试水。然而,面对强势企业如滴滴出行和神州专车,其他车企如何在网约车市场上立足尚存挑战。整体来看,互联网plus出行服务是车企向出行服务转型的新尝试,尽管市场仍然不够成熟,但不断尝试与调整是车企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城市无车年轻人来说,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和三五好友周末出游,和你合租一辆共享汽车已经成为常态。由于避免了找车位、维修等措施,网络汽车以更优惠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车企也看到了网上汽车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是清仓车的对策还是共享经济的红利?今天我们来看看车企布局网约车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调查显示,在共享出行行业,网上叫车的类型较为复杂,包括快递、专车、顺风车等出行方式。与分时租赁、长期租赁等自动驾驶模式相比,线上打车因其统一管理和司机,更容易被无车人群接受。曹操专车、华夏出行等有车辆背景的出行平台对网约车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为这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必然选择。

●网络合同车牌竞争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国内已经有两家公司获得了100多个网上租车牌照,分别是万顺叫车和斑马跑,这两家公司都是专门从事网上租车领域的创业公司。不过,前十大公司中,只有首汽约车和曹操约车有全车背景,而且两者排名都比较靠后。也可以看出,汽车厂商在安排网上租车的过程中,获取车牌并不容易。赢得许可证数量的关键在于设立分支机构的速度。斑马快递4个月内在全国开设了156家分公司,从而获得了第二批牌照。相比之下,滴滴等大型网上涉车项目由于监管趋严等问题,一直无法在上海等市场获得网上涉车牌照。

“斑马快跑”

以曹操专车为例。从2021年初获得首个网上租车牌照开始,吉利集团这两年不断深化布局,在杭州、宁波、青岛、金华等网上租车规范暂行规定相对宽松的城市率先发力。因此,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曹操专车仍然成为进入网上租车的全车公司中成绩突出的一家公司。同时,曹操的专车占据了有利时机。在滴滴优步大战、易易萎缩期间,嗅到了异样的商机,抓住机会一举抢占了二三线城市更重要的份额,消费者看中了它的便捷和节约成本,使得曹操专车成功成为2021年以来网络汽车平台发展较好的企业之一。

“曹操的公交运营+持证司机”

与此同时,华夏旅游也经历了大规模的业务发展变化。公共信息没有关于获得的叫车许可证数量的信息。然而,不同类型的业务,如莫凡旅行和北京旅行,已经开始标准化和统一,导致打车业务不再占主导地位。从城市规划来看,华夏出行已拓展至40多个城市,覆盖京、昆、Xi安等一二线城市,业务范围广泛。

《中国旅行》

值得一提的是,与市场接受度更高的网约车运营业务相比,分时租赁的盈利希望更为遥远。车位难找,需要缴纳高额停车费才能将车辆开走,后续车辆维修、车内环境卫生等突发情况,导致消费者对分时租赁业务信心不足。相比之下,有司机在线叫车模式更加规范成熟,消费者不用承担违章、加油等维修责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从2021年以来的综合运营情况来看,网约车未来的利润率将快于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

●车企布局快。

此外,长安汽车于2021年推出互联网plus中的智能出行平台“长安出行”,开展分时租赁和长期租赁业务,第一期运营在重庆进行车辆投放。同年8月,长城汽车推出服务品牌“欧拉出行”,也被定位为互联网plus中的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并在河北保定推出一期车。

随后,江淮汽车还推出了“合兴汽车”网络汽车平台,其新能源汽车已在安徽合肥投入运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获得首张网上叫车牌照。2021年6月29日,东风出行平台正式投入运营,100辆东风沈峰E70s在武汉和湖北十堰分时业务投入运营。此外,还推出了线上用车、出租车、分时租赁、长期租赁等全方位出行方式。

虽然目前车企后台网络中成熟的车企并不多,但从不断获得的网上汽车牌照和新增的网上出行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出车企对网上汽车的布局是迫不及待的,可以在刚刚开始盈利的出行平台中加入一款游戏。网上购车是目前最好的切入点。

●滴滴等强势企业的地位难以撼动。

在线汽车出行平台中,滴滴出行和神州专车凭借提前进入、融资强等优势,占据了整个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其他后进入的旅游平台都很优秀,暂时很难撼动这些实力企业的地位。与此同时,打赢价格战的过去一去不复返。要想在烧钱的补贴战中占据市场份额,没有巨额资金的支持无异于玩火。网络汽车平台作为整车企业的后台,由于依赖于车企,不需要支付车辆的可控成本,同时车企也不会投入巨资对新兴业务进行深度测试。因此,这些网车平台的运营模式更加谨慎和严格,这类企业比单手创业更安全和保守。

滴滴出行

无论是单人出行还是合作出行,车企们都花样百出,跃跃欲试,以求进入网约车。面对共享出行领域,熟悉汽车制造业的汽车厂商还是新手。如何改进算法,优化运营,维持更大的用户群,都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次,新兴产业的“再就业”,也是车企从单一制造向出行服务转型的一次新尝试。从车企投放的几百辆甚至几万辆的数量来看,与汽车厂商销售的几十万辆甚至几百万辆的汽车销量相比,不值一提。因此,消化原始设备制造商库存的说法并不扎实,网络汽车的布局实际上更有利于车企了解用户需求,实现车辆的定制化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从这方面来说,网约车布局的意义远远大于从中获得的利润。

整个共享汽车出行市场还不够成熟,短时间内不可能快速盈利。所以,所有企业都只是在试水。与整车产量相比,投资份额仍为9牛一分。之前有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巨大的市场份额,之后有曹操专车、华夏出行等先入为主的想法。继续培育这一新兴产业的一块,并不容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不是简单地跟随车企的趋势,更像是一种符合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如果预测汽车市场将长期进入低增长阶段,那么寻找新的利润扩张来源将成为各大车企的新计划。

编辑有话要说。

从市场成熟度来看,从成立到发展,网约车各方面都要更加完善,不存在找车位和后续维护的问题。正因如此,网约车运营模式似乎已经逐渐开始进入盈利模式。当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汽车服务可能会与其他共享汽车出行服务相融合。毕竟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再需要司机,用户的出行需求也会得到满足。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548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