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与五菱宏光MINIEV作为入门级纯电代步车,各有优势。五菱宏光MINIEV以低价和灵活小巧著称,适合短途通勤;而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则在续航、空间、配置上更胜一筹,尤其适合对实用性和舒适性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考虑到预算4万元,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在性价比上更突出,推荐选择其高配心悦版并加装快充包。
这两款车都是最近非常火爆的入门级纯电代步车,五菱宏光MINIEV上市较早,已经取得了非常惊人的销量。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是1月份新产品,得益于产品和价格优势,也受到了热烈的追捧。下面通过对比体验,看看两款车的选择。
入门代步车的发展,经历过几个阶段,市场容量也几经起伏。
下面图表展示了A00级细分市场(廉价代步车),近20余年来的市场容量变化。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A00级车销量变化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019年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续航里程低于250km的纯电车将没有任何补贴,续航里程达标的,补贴金额相比以前也将大幅度下滑。新的补贴政策,对于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能耗系数等技术参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主机厂不断改进技术,研发更加先进,符合未来趋势的电动车。
这一时期,市面上也出现了一批表现优秀的电动车产品,例如宝骏E100、奇瑞小蚂蚁、欧拉黑猫等。
真正让电动代步车这一不起眼细分市场火爆的重磅产品,当属2020年6月份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EV。
五菱宏光MINIEV上市不久,立即成为爆款,连续多月力压特斯拉model3成为电动车销量冠军,上市半年累计销量达12万台,月均销量过2万。这与它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控是分不开的:
平易近人的价格:2.88-3.88万。虽然由于仅仅120-170公里的续航里程不达标,无法享受新能源补贴,但较低的电池容量也造就了极低的成本。
精准的市场定位:车身尺寸短小灵活,舍弃一切非必须的配置,只为满足日常短途通勤。
那么,是不是说五菱宏光MINIEV就是一部完美无缺的电动代步神器了呢?
我认为并不是。在网络平台上,对于五菱宏光MINIEV也有诸多抱怨,比如续航里程短、不支持快充、座椅不舒服、隔音差、后备箱小、悬架减震不舒适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如此,考虑到宏光MINIEV低廉的价格,这些问题也能忍受。但如果在相同价位出现了其他选择呢?这种情况就很值得去仔细对比研究了。
最近,长安推出了奔奔E-Star国民版,价格区间为2.98万-3.98万,与宏光MINIEV价格重叠,两者看起来是棋逢对手。为了搞清楚这两款车的优缺点,笔者前往长安和五菱的4S店考察了一番。
进入五菱的4S店,宏光MINIEV占据了C位。很明显,它正是目前五菱旗下最火爆的产品。
宏光MINIEV采用了独特的两门设计,侧面外观设计很漂亮,有种日系K-car的感觉。
宏光MINIEV车内主打的还是前排驾驶空间,无论头部还是腿部都很宽裕。但是受制于尺寸和双门设计,后排空间就比较憋屈了。
宏光MINIEV后备箱开启方式十分独特,仅能打开上半部分的玻璃。后备箱空间表现较差,只能勉强塞入一个背包,稍微多点东西,就必须放倒后排座椅才能放得下。
宏光MINIEV仅支持慢充,充满电的时间高达9个小时,这一短板对于开的里程较多的用户十分不友好。
跟销售顾问简单聊了聊,购买宏光MINIEV的客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占比挺高。购买宏光MINIEV的消费者很多是看重颜值和廉价而购买的,平时也就是一两个人用,城市代步为主,对于空间的要求的确不是太高。
宏光MINIEV主销的是3.88万的悦享版,其次是3.28万的自在版。最低售价2.88万的款型基本没有人买,毕竟这款配置连空调都没有,只是起到拉低价格的作用。销售顾问在推荐时,也是推荐消费者购买中高配。
来到长安新能源的4S店之后,问了销售顾问才知道,目前店里的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十分热销,整车到店之后基本上3天左右全部交付,会存在一定排队提车的情况,等待时间大约需要2-3周,目前店里的未交付订单还有100多个。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的火爆程度,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根据销售顾问提供的信息,购买此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的客户年龄在35-45岁左右,大部分是普通上班族,家中有汽油车,但是无杭州牌照。由于受限行政策影响需要购买纯电代步车,主要用车目的是上下班通勤和接送小孩。选择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的客户,整体上年龄会略大于宏光MINIEV的客户,更加追求空间和实用性。
此车提供了两款配置,低配心动版售价2.98万,高配心悦版售价3.98万。
绝大多数用户选择了心悦版,理由有:
1.续航由低配的150km提高到301km,更好的满足日常使用需求,降低了续航焦虑和充电频率;
2.提供冷热空调配置更加实用;
3.可以加999元选装快充,极大的改善充电体验;
店里没有体验到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我有点不甘心,于是通过朋友的关系,借到了一台奔奔E-Star国民版心悦版,并且试驾了一天。下面给大家带来我的试驾体验。
熟悉的外观
奔奔E-Star国民版外观沿用老款奔奔EV的设计,从共用模具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
奔奔E-Star国民版是经典的四门设计,相比双门设计的宏光MINIEV具备更佳的实用性。
看看里面呗
从内饰风格上看,奔奔E-Star国民版还是走的简单实用路线,一切以满足代步需求为目标。
仪表为单色段码显示屏,可以显示常规的续航里程、电耗等参数,通过仪表上端一个按钮切换显示内容。
中控只提供了基本的收音机/MP3音响功能,可以插U盘播放音乐。奔奔E-Star国民版仅提供了一个扬声器,位于主驾门板上,放音乐时声音会偏在一边。这个级别的车就不要要求太多了,听个响就不错。
乘坐空间方面,奔奔E-Star国民版表现得相当不错。不过前排座椅只提供了4向调节,高度无法调整,对于体型特殊的乘客不太友好。
笔者身高1.77米,将前排座椅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后排空间仍能较为舒适的坐进去,膝部刚刚接触到前排座椅。后排地板是全平的,中间座位短时间乘坐也不会特别困难。
微型车的后备箱一般都不大,奔奔E-Star国民版也不例外。放个背包什么的正好,体积大些的行李就需要放倒后排座椅了。
尽管只是一辆微型车,奔奔E-Star国民版的储物空间表现却是令人惊喜。它的每个门板的储物格都能放入两瓶常规容量的水。中控也提供了多处储物格,但大部分储物格容积不算大,放个证件、通行卡、钥匙之类的还行,手机放的不稳当。
换挡区前面这个区域空间较大,放手机正好。中控上端有一个较大的储物区,可以放一些杂物。
开起来怎么样?
我开着奔奔E-Star国民版在城市中遛了大半天,既有新城区较为空旷的快速路,也有西湖景区附近极其拥堵的路况。
几个关键体验点如下:
1.人机工程合理,视野好
2.电门和制动踏板脚感好,加减速线性出色,容易上手
3.底盘表现不错,韧性较好,滤震表现出乎意料
4.方向盘偏轻,中间有虚位,指向性略差,缺乏人车路之间交流感
得益于原型车的良好设计,奔奔E-Star国民版驾驶视野十分不错,比很多轿车位置都更高,堪比SUV。
整体加速和制动调校的很舒服,电门和制动踏板设定自然,不像某些车比较突兀需要适应,上手十分轻松。前进挡位除了常规的D档,还有一个S档,但开起来并没有感受到很大的差异。
此车未设置能量回收调整模式,默认的回收强度应该较弱,松开电门减速感并不是很明显。
看看动力舱。零件并不多,空间不大的动力舱里看起来还有点空旷。最下面是驱动电机,最大功率55kw,上面是充电机、DC-DC等电控组件。其他如刹车助力泵、玻璃水壶、蓄电池等部件的布置,与原燃油车基本一致。
动力电池为三元锂电池,容量32.2kwh,布置在车底,具备良好的保护外壳,并喷有底盘装甲。
悬架方面,奔奔E-Star国民版采用传统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这幅悬架的调校水平挺出乎意料,本来以为这级别车的悬架会比较粗暴生硬,没想到奔奔E-Star国民版开起来滤震效果相当出色,车身支撑性也不错。
转向为电子助力,显得有些偏轻,中间也有些虚位,回正力矩很轻微,需要时刻握紧方向盘。驾驶过程中,感受不到太好的路感。当然,奔奔E-Star国民版的这种转向风格用在城市代步车上是OK的,只是如果能再多一些人、车、路面之间的交流感,会更好一些。
充电体验
经过一天的行驶,续航里程下降到60%左右。我下载了特来电App,找了附近一个充电站开始充电。此车未选装快充,仅支持交流慢充,寻找充电站时只能找支持慢充的充电站。
根据软件计算,从60%充满需要大约3小时20分。换算一下完全充满的时间大概是8个小时,这个速度的确不是很理想,强烈建议增加999元选择快充包。
经过一天与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的相处,感受到此产品的优秀产品力设计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
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主打的配置是心悦版,补贴后指导价为3.98万。将其基本参数与宏光MINIEV主打的悦享版做个简单对比如下:
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心悦版的价格与宏光MINIEV悦享版相当,同时相对其又有很多优势:
结合自己的需求和试驾体验,相比宏光MINIEV悦享版,我更愿意选择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心悦版。
如果题主最终决定选择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有以下选购建议供参考。
1.强烈推荐选择指导价3.98万的心悦款
推荐理由:301km续航里程,多出冷暖空调,倒车雷达,扬声器,USB接口等实用配置。
2.强烈推荐加装快充包
推荐理由:加不到1000元,增加快充功能,30分钟内从30%充电到80%,极大的改善充电体验。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