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高温的到来,网约车行业本应迎来小高峰,但空调费问题却成为司机和乘客矛盾的焦点。多地司机因成本压力不愿开空调,而乘客则认为已支付车费,不应再额外支付空调费。这一问题已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常态,严重影响了司乘关系。一方面,网约车平台定价长期未涨,司机利润微薄,开空调意味着成本增加,甚至需要自己补贴油价。另一方面,多数平台并未在空调费上给予司机补贴,即使有补贴,也往往以其他名目“要回去”。根本原因在于订单价格过低,司机每公里收入仅为一元,远低于外卖小哥。在这种情况下,司机自然不愿意再为空调费买单,而乘客则感到不公平。这一问题亟需平台、司机和乘客三方共同解决,以维护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网约车行业在夏日高温下迎来小高峰,但空调费问题却引发司乘矛盾。司机因成本压力不愿开空调,而乘客认为已支付车费,不应再额外支付。这一问题已成为行业常态,严重影响司乘关系。根本原因在于订单价格过低,司机每公里收入仅为一元,远低于外卖小哥。平台、司机和乘客三方亟需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以维护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谁能想,导致司乘关系恶化的,不是起步价,也不是特惠单,而是夏日炎炎下的空调?
这个月全国各地都开始入伏了,酷暑天气,很多乘客为了出门的舒适程度,都选择打网约车。原本这会是网约车行业的小高峰,如果T3出行、一喂顺风车、滴滴打车等平台能够善用营销,能在很大程度上补偿司机在上半年的损失。
但是平台一向是占着名义,不干人事儿。近期因为空调费导致的司乘矛盾暴增,多地司机愤愤不平,乘客也怒气冲冲。
7月8日,江苏省苏州市王女士坐网约车的时候,看到后排座位上贴着告示:由于乘车费用低,无法开空调,开空调需要加10元现金。
王女士愤愤不已,说这么热的天不开空调,摆明了就是虐待,而且自己已经付了车费了,为什么还要额外多加空调的费用?如果说自己路途远也算了,但是半个小时的车程,能费到司机多少钱?
这不仅仅是个例了,已经成为了网约车行业的常态。暑热天气,打车的人多了,同样平台的小算盘也多了。
司机不愿意开空调的唯一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了。从今年开年,网约车的定价就没有涨过,虽然有部分平台良心发现,但是对司机的处境没有造成根本的影响。
在这种大形势下,司机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再受到一分一毫的损失,因此,在“开空调”这种人为管控的事情上,司机就有了自己的操作空间。有人问,司机自己不热么?
热啊,但是热能怎么办呢?看看新涨的油价,心就凉了半截,再看看自己每天的流水,另半截也凉了。每天辛苦跑车,利润微薄,如果再开空调,油价都得自己贴进去。
谁也不想干费力不赚钱的活儿。
而且多数网约车平台,也没有想要在空调费上给予司机补贴。就算是有几个面子上还想做做功夫的,比如高德打车、一喂顺风车、滴答出行等平台,暗地里也以各种名目“要回去”了。
前几天的高温补贴,还萦绕在不少司机的心头。原本以为平台是真的心疼司机了,后来发现,其实收入跟补贴之前差不多,充其量就是把冲单奖给换成了高温补贴,改了个噱头而已。
综合来说,现下的主要原因还是订单价格太低,折算下来,现在一公里里程,司机只能赚到一块钱,还不如外卖小哥的跑腿费赚得多。呜呼哀哉!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