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6年间累计亏损高达约390亿,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为了盈利,滴滴在7月11日开始在北京实施网约车价格调整方案,早晚高峰和夜间打车价格上调,平峰期则更便宜。然而,涨价并未缓解供需失衡问题,反而让司机和乘客都感到不满。一方面,司机在早晚高峰时段虽然价格上调,但拥堵带来的损失依然难以抵消。许多司机选择在高峰时段前往郊区接大单,避免在市区被强制派单。另一方面,乘客在高峰时段叫车难度加大,排队人数众多,甚至打不到车。夜间用车费用上调后,乘客数量减少,尤其是女性乘客,许多人转而选择出租车和其他平台。滴滴虽然一直宣称亏损严重,但实际上对外投资却非常大方,涉及Ofo小黄车、Oyo酒店、四维图新车联网等多个领域,投资金额都是上亿级别。这不禁让人怀疑,滴滴真的亏损吗,还是只是对外喊亏,涨消费者的价?总的来说,滴滴的涨价措施并未有效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反而让司机和乘客都感到不满。司机在高峰时段收益并未明显提升,乘客叫车难度加大,费用更贵。滴滴的亏损背后,或许隐藏着对外投资的大手笔。作为乘客,我们不禁要问,滴滴的涨价真的合理吗,我们能接受吗?滴滴司机必须办双证才能接单,相应的出行价格会提高,作为乘客能接受吗?滴滴6年亏损390亿,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为了盈利,滴滴在北京实施网约车价格调整方案,早晚高峰和夜间打车价格上调,平峰期更便宜。然而,涨价并未缓解供需失衡问题,司机和乘客都感到不满。司机在高峰时段收益未明显提升,乘客叫车难度加大,费用更贵。滴滴对外投资大方,涉及多个领域,投资金额上亿。滴滴的涨价真的合理吗,我们能接受吗?
作者:海外智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25562/answer/750898897
来源:百度58汽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滴滴说公司亏损,司机说挣不到钱,乘客说打车贵,所以到底谁的锅?
滴滴6年亏损390亿
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称,自2012年成立以来,6年间滴滴合计亏损额高达约390亿,仅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就达到了40.4亿元,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且滴滴的估值已经缩水40多亿美金。
如果滴滴继续这样亏损下去,恐怕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垂青,未来进一步发展也是很维系,所以重点来了,滴滴必须想办法盈利。
至于怎么盈利,滴滴决定薅消费者的羊毛,于是就有了7月11日最开始在北京实施的网约车价格调整方案。根据这次的调价规则,乘客早晚高峰和夜间打车会更贵,但是在平峰期则更便宜。
因为亏损,所以涨价,滴滴以为这样很合理;因为供需不平衡,所以价格涨在高峰期,滴滴以为这样会缓解问题。
但实际情况呢?涨价两成司机也不愿意在堵车严重的早晚高峰接单,乘客在急需用车的早晚高峰依旧打不到车。
所以,滴滴的这次名为平衡司乘供需关系的涨价措施,实际上对缓解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那么涨价后哪方获利最大呢?必然是滴滴了。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滴滴近几年一直对外宣称亏损严重,压力山大,但是实际上滴滴对外投资却一点不小气,频频出手拓宽领域,Ofo小黄车、Oyo酒店、四维图新车联网等等都是滴滴“资助”的对象,而且笔笔投资都是上亿级别的,不禁让人纳闷,滴滴真的亏么?还是只是对外喊亏涨着消费者的价?
滴滴对外投资动态-来自企查查数据
司机钱少到宁愿去郊区
本以为滴滴的这次调价受惠最大的是广大的司机车主们,然后通过了解才知道,司机们依旧还是老样子,早晚高峰时段虽然价格有所上调,但仍然难以抵消拥堵带来的损失。
据以为跑龄2年的滴滴师傅表示,“高峰期是真的不想在市区,说起来是高峰价格高了,但是时间都花在堵车接人上去了。接个人10到15分钟,送个人再十几分钟,还是个起步价。半个小时只能接一单,就给11块到司机手里面。”
对很多司机师傅来说,接远途的“大单”相比上下班高峰的短途行程更加合适,在交通拥堵严重的北京早晚高峰,不堵车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单哪里都能接,堵车的地方去了就不知道啥时候能出来了……
所以很多“老司机”都选择在早晚高峰前往郊区接“大单”,以避免留在城区被滴滴平台强制派单。
而夜间用车费用的上调,使得本来就少的乘客更加少了,尤其是女性乘客,许多乘客都转去选择价格相对更优惠的出租车和其他平台用车,让想在夜间拉客的司机拉不到客。
对于司机们来说,虽然滴滴上调了特定时段的打车价格,但20%的平台抽成不变,调价给晚高峰带来的收益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一旦堵车,收益反而会更低,所以被压榨的还是他们。
乘客叫车更难,费用更贵
据2018年滴滴发布的数据显示,几乎垄断了网约车行业的滴滴拥有超过4.5亿用户,在中国400多个城市开展服务,每天的订单量高达2500万。
滴滴在网约车领域的垄断式地位-来自企查查数据
但是这每天2500万单看似傲人的数据里,有多少单是未能接单成功的呢?
滴滴的订单高峰期集中在每天的早晚高峰时期,上班族们的叫车多为短途行程,大多为公司—家或者公司/家—地铁站/公交站,距离几乎不会超过5公里。
然而就像上面司机师傅所反馈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司机”因堵车损失都不愿意在早晚高峰接短途单躲到郊区,这也就导致了市区叫车难上加难的恶性循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滴滴快车在工作日的早高峰至少有1/5的叫车需求无法得到承接,早晚高峰时期叫车排队人数几十甚至上百都是常态,打不到车也是经常发生的事,而这对于本来为了通勤便利而打车的用户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的体验感。
所以,滴滴的这次分时段调价即没能有效的提升司机在早晚高峰的接单效益与频次,也就没能缓解对于用户来说在高峰时段的叫车难度,司机没挣到钱,乘客付更多钱,所以这个锅是该谁来背呢?难道是北京的交通?
既然问题没能得到解决,滴滴的调价措施就称不上有效,那么,你猜涨了的钱滴滴会降回来么?还是心安理得的来弥补自己的巨额亏损?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