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上海大众)-ID科普-泊车制动及关闭方法是什么?

上汽大众(上海大众)-ID科普-泊车制动及关闭方法是什么?_58汽车

上汽大众ID系列的泊车制动功能,通过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双重感应,实现在停车时自动检测障碍物并进行制动,保障安全。具体来说,泊车制动功能包括RBF(泊车制动功能)和RCTA(后方交叉路况警示)两个部分。RBF利用超声波雷达感应近距离静止物体,而RCTA则利用毫米波雷达探测远距离和侧面的障碍物。两者共同作用,提高泊车安全性。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泊车菜单内关闭RBF和RCTA功能,以适应极限停车条件。同时,通过轻踩刹车和控制车速,可以降低系统误刹停的概率。此外,关闭AUTOHOLD功能,可以在停车时保持5KM/H的怠速车速,方便控制车辆缓慢进入车位。总之,上汽大众ID系列的泊车制动功能,通过先进的雷达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停车体验。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停车环境。上汽大众ID系列的泊车制动功能,通过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双重感应,实现自动检测障碍物并进行制动,提高停车安全性。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关闭相关功能,并通过控制车速和刹车,降低误刹停概率。同时,关闭AUTOHOLD功能,可保持5KM/H怠速车速,方便控制车辆缓慢进入车位。这些设置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停车体验。

上汽大众(上海大众)ID的泊车制动,就是在停车时候,前/后部保险杠上的超声波雷达+后保险杠内的变道辅助毫米波雷达,在泊车时候感应到障碍物,主动进行制动的功能。这个泊车制动是两个功能的集合:

A:RBF=RangierBremsFunktion=泊车制动功能

RBF是靠前后保险杠表面的8颗(如带自动泊车的是12颗)超声波雷达感应障碍物的距离,结合车速和加速度,在系统判定到危险情况下的自动制动功能:

1:RBF是泊车前后都带制动功能,在泊车系统激活后(切R倒挡/按大屏下的P按钮激活),车速在10KM/H以下,≈2KM/H-10KM/H时候的泊车制动功能主要使用超声波雷达;

2:相对来说,RBF的超声波雷达对静止物体的感应灵敏度要比RCTA高,超声波相比毫米波干扰也更少;

3:RBF的超声波雷达主要感应前部+后部近距离的静止物体;

4:在有车速情况下,RBF按危险等级,依次:虚拟雷达图扇区变色—虚拟雷达图扇区变色+雷达报警声—虚拟雷达图扇区变色+雷达报警声+激活制动

B:RCTA=RearCrossTrafficAlert=后方交叉路况警示

带变道辅助配置的ID就带RCTA功能,RCAT是利用安装在后保险杠内(外面看不见的)两侧的两个变道辅助毫米波雷达,在泊车系统激活后(切R倒挡/按大屏下的P按钮激活),对RBF超声波雷达探测不到的远距离/侧面等物体进行感应和干预制动的功能:

1:RCTA由于使用的是毫米波雷达,探测角度和探测距离比RBF毫米波雷达要大很多

2:RCTA在其扫描范围内,持续监控障碍物时间最大=10秒,判断障碍物相对速度和加速度,系统判断采取相应措施:

在有车速情况下,按危险等级,依次:虚拟雷达图扇区变色—虚拟雷达图扇区变色+雷达报警声—虚拟雷达图扇区变色+雷达报警声+激活制动

3:相对来说,RCTA的毫米波雷达对主要感应侧面远距离+移动的障碍物为主;

4:RCTA的工作激活=计算预测碰撞时间,≠车速!

5:和保险杠上超声波雷达原理不同,RCTA的毫米波雷达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毫米波杂波干扰;

注意:1:不管是RBF还是RCTA,都可以在泊车菜单内关闭(RBF下次开车会默认再次打开),便于极限条件下的停车(比如地下立体车库之类的):

2:极限条件下停车,可以关闭上图的RBF+RCTA+关闭Autohold,轻踩刹车缓慢的将车滑进车位(ID在不踩电门情况下保持输出5KM/H的带挡怠速电机扭矩输出)

A:车机-设置-车辆-外部-制动:

B:车机下拉式快捷菜单内也有关闭AUTOHOLD的快捷开关:

3:由于RCTA的接近180度的超宽检测扇区,侧面有移动障碍物(比如缓慢接近的人/自行车之类),可能驾驶员并未注意到,但RCTA探测到了,这时候你加速倒车,可能会被刹停(系统判断碰撞预测计算时间约

4:安全考量,RBF+RCTA关闭后,在KL15REST(就是下次开车)默认会重新开启!

5:一般来说,脚轻踩刹车,降低停车/倒车的车速(刹停多数是在检测到有障碍物+驾驶员此时加速),会大幅度降低系统误刹停的概率!

6:极限复杂车位停车,关闭RBF+RCTA+AUTOHOLD,会有5KM/H的怠速车速,通过控制刹车和挡位来将车缓慢的停进车位,避免频繁的误触发泊车制动功能!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946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