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挑战Model3,却已落后市场了?

比亚迪海豹挑战Model3,却已落后市场了?_58汽车

作为比亚迪的全新新能源轿车,海豹自5月20日发布以来就吸引了极高的关注。全新的设计、全新技术都让海豹成为了近段时间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然而,在如今高速发展的市场趋势下,海豹的前景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斟酌。首先,海豹的机械优势并不明显。虽然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如比亚迪e平台3.0、电动力总成八合一、刀片电池等,但其续航、性能与比亚迪汉、秦PLUSDM-i等车型处于同一水平线。与此同时,小鹏P7等竞品在续航、性能上已经超越了海豹。其次,海豹在智能化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其车机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与比亚迪其他车型基本一致,缺乏创新。相比之下,小鹏P7、蔚来等竞品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提供了更人性化、更强大的智能体验。智能化已经成为市场的大势所趋。根据《202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前沿科技量产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133.3万辆。智能化不仅代表着年轻人的喜好,更是一种新的用车思维。智能汽车能够适应人的需求,成为驾驶者的”伙伴”。然而,海豹依然以硬件为主,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的思路相悖。在智能化的大潮中,海豹要想脱颖而出,还需要在智能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总的来说,虽然海豹在设计、技术上有所创新,但在智能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海豹要想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在智能化上做出更多突破。

作为比亚迪的全新新能源轿车,海豹自5月20日发布以来就吸引了极高的关注,全新的设计、全新技术都让海豹成为了近段时间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而据了解,海豹也会在这个6月正式发布。

当然了,站在如今的行业环境下,我们看待海豹也绝对不能停留在纸面资料与配置。

6月9日,乘联会正式公布了5月份的销量成绩单,其中有三组数据是值得留意的。其一,新能源依然市场增长的支柱,同比大增111.5%;其二,自主品牌份额继续飙升,来到46.3%;其三,则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来到51.8%。

换言之——自主汽车、尤其在新能源板块呈现出来的技术深度、智能体验,都已经不亚于、甚至是领先于海外品牌。但同时更值得思考的是,站在如今急速转动的时代巨轮上,自主新能源车应该如何去定义?而这,也就是了解海豹真正实力的关键。

如此一来,我们不妨站在整个行业趋势,去解读海豹的实力与不足,看看是否值得年轻人去期待。

一,机械优势不明显,短板却不断放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比亚迪海豹的产品卖点。作为比亚迪海洋系列的第二款纯电动车,比亚迪在海豹上的确采用了更加全面的革新。基本在其身上很难看到以往比亚迪王朝系列的影子。总结下来,可以归为两点。

第一,是新的设计理念加持,更加扁平、运动的车身姿态让海豹一扫以往比亚迪的设计元素,显得更加运动、年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比亚迪海豹预售价已经入侵到比亚迪汉售价区间,但其车身尺寸仅比秦PLUSDM-i稍大。

第二,是新的机械机构。按照官方说法,海豹是采用了诸多新技术的。像是比亚迪e平台3.0加持,电动力总成八合一,电池与车身融合结构以及刀片电池等。而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像是550-700km的续航可选、最快3.8秒百公里加速、快充等等,都是十分可观的表现。

单从如此机械素质来看,海豹基本用上了比亚迪的所有当家技术,而比亚迪也是大幅度宣扬如此卖点。只是对比这边的大肆宣扬之下,另一边的宣传却十分低调——那就是智能化。

需要注意,并非说机械结构、数据不重要,但现实是在如今高手如云的市场上,比亚迪海豹的机械结构或许没有太大的优势。可以作为对比的是,小鹏P7早在两年前的最大续航就达到了706km,推出了超充系统,并且实现了4秒级的百公里加速。再者,小鹏、特斯拉等车企的超充站建设也比比亚迪更为积极。

哪怕是对比自家的比亚迪汉,海豹的续航、性能都同于同一水平线。彼时再推出的海豹再大肆宣传机械素质,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二,智能化的差距,到底意味着什么?

上文说到,海豹的设计、技术是最不像王朝系列的车型,但海豹的智能化却是与王朝车型最接近的部分。

标配15.6英寸中控屏,内置DiLink系统,支持5G、语音、OTA、GPS、紧急救援等功能。而驾驶系统方面,则是主要支持了ACC自适应巡航、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等配置。可以说,其就是屏幕尺寸放大版的秦、海豚上的车机系统,而车机、驾驶辅助系统,就是与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基本一样的软硬件配置,若说不同,或许就是UI风格会有所调整。

分两个维度去对比,其一是传统燃油车。在互联网、OTA、GPS、ACC早已不是新鲜配置的当下,市场中不少纯燃油车都已经达到如此的装备水平,像是紧急救援,上汽通用多年前的安吉星就支持了。

其二,则是对比新能源的智能代表。小鹏P7搭载了XmartOS,功能性、拓展性、OTA都足够强大之余,还不断优化其软件操作与智能语音系统,更人性化、识别率更高、功能性更加强大。驾驶辅助层面,小鹏P7搭载了Xpilot3.0,支持城市NGP领航系统,支持记忆泊车系统,同时更强拓展性的生态建设与全栈自研。

蔚来,则是搭载了NIOOS,通过更拟人化的系统去营造车厢氛围感和便利程度,同样地,蔚来也推出了高速领航系统。

三,王传福的“下半场”,海豹能如何打?

那智能化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回归到行业趋势来说。

继续用最具说服力的销量数据来说话,前不久亿欧智发布了《202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前沿科技量产应用研究报告》中就表明了,2021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133.3万辆,而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只是352.1万辆。

可能很多读者会表示,智能化只是年轻人的喜好,但现实是,智能化更代表着一种新阶段的用车思维。首先,智能化当然不是一个大屏走天下,其是一种新的用车逻辑,以小鹏、蔚来、特斯拉作为例子,更智能的语音系统能简便我们的操作,更强大的驾驶辅助可以降低我们的驾车疲劳,增添行车安全,更硬核的芯片能让整车更加聪明。

智能化下,汽车不只是人去操作的工具,更是能适应人的“伙伴”。

当市场上越来越多像是小鹏、蔚来、理想、特斯拉等等的智能代表,当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注重智能化。这代表着智能化俨然成为了市场的大势所趋。正如比亚迪的王传福所说的“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只是没想到,海豹依然是硬件为主,与王传福的思路截然不同。

至少在如今高速发展的市场趋势下,海豹的前景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斟酌,尤其是对比起其他车型时。不过好消息是,市场上并不乏此类的智能化代表,小鹏P7、特斯拉Model3、蔚来ET5,都给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