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公路二线即将通车,将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穿越无人区距离最长、全程海拔差距最大的公路。它不仅是工程奇迹,更将助力中国西部资源开发、改善运输条件,并促进边疆地区发展。该公路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还将成为旅游者的景观大道,展现中国基建实力与对边疆地区同胞的关怀。
众所周知,连接新疆和西藏的只有一条公路:新藏公路G219。这条穿梭于雪域高原与黄沙漫漫之间的公路,被誉为是“天路”。但是,这条公路濒临边境,路途遥远,灾害多发。
如今,一条联通新疆、西藏两区的新路即将通车——新藏公路二线(G216民丰-改则段)。这将会是全球海拔最高、经过无人区距离最长、全程海拔差距最大的公路,是亘古未见的工程奇迹,也会是中国改变自己地缘态势的一记绝招。
新疆、西藏,是我国西部最边远的两个省区。它们既很近,又很远:虽然相邻,但长期没有交通。直到1957年新藏公路粗通车,两地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公路交通。
但是事实上,新疆与西藏之间,自古以来就有联系。翻开地图,藏北高原上的地名就是例证:湖泊的名字,大多都是由来此放牧、打猎的牧民命名的。藏语当中,湖是“错”;维吾尔语当中,湖是“库勒”;蒙语当中,咸水湖是“茶卡”。而在藏北高原无人区上,这些名字交错分布。
唐时期,吐蕃王朝做大,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开始向外征战。安史之乱之后,吐蕃趁机开始侵吞唐朝国土,最远向东一直侵占到了距离唐都长安仅有百余公里的渭州(今平凉),而向北,吐蕃则占领了南疆诸绿洲。
为了维持统治,吐蕃开通了几条穿越昆仑山的道路。这些道路大多直接穿越了昆仑山,行路极为艰辛。
最有名的一条古道,是克里雅古道。它是所有穿越昆仑山的道路当中相对最短的一条,但是也是最为艰险的一条。这条道路即便是在现今,能够走完全程者也寥寥无几。
这条道路也是老新藏公路的路线。之所以艰险,是因为这条道路中途要经过一处名为硫磺达坂的地方。在达坂以南不远的山谷中,有一片熔岩台地。据说,在1951年第一次尝试修筑新藏公路,筑路大队途径这里的时候,离公路选线不远处的阿什库勒火山喷发,因此公路被迫改线至如今的黑卡达坂。
另外一个备选方案是克里阳古道,但是由于途径的河谷过于狭窄,无法通行,因此通行人数较少。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除此之外,还有桑株古道。当时,吐蕃就是通过这条道路攻击于阗的。
新藏公路二线(G216民丰-改则段),将从新疆民丰县出发,到西藏改则县先遣乡止。其实,这条公路并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早在70年前,已有一群英雄用自己的脚步将这条路丈量过一遍。
1950年,全国只余下西藏地区尚未解放。8月1日,根据毛主席“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意见,新疆军区派出了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先遣连,由一位革命经验丰富的干部李狄三带领,从新疆开拔进入青藏高原。
来源水印
进军西藏是“十七条协议”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1951年5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了进军西藏训令。
这支队伍寄托了党和人民的厚望:彭德怀从西宁给先遣连调了150顶皮帽子,配了两名翻译,还有一副罕见的分省地图——那是陈毅从香港专门买来的;司令员王震拿出了家底儿——毛主席在西柏坡送给他的四支盘尼西林。
先遣连留影
进藏先遣连在出发不久之后,就遇见了此程的第一个难关:昆仑山。为了翻越昆仑山,部队经过了“昆仑第一虎口”——赛虎拉姆大石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峡谷
石峡里危险重重,乱石横飞,山洪倾泻。走到石峡的最窄处,仅能勉强一人一马通过部队用了三天,才成功穿越了这条短短的峡谷,进入了雪域高原的腹地。
上了高原,真正的考验才开始。整个连队里面大多数战士都是平原出身,有的,甚至连雪都没见过。这里海拔五千五百余米,即便是盛夏八月,气温也在零下。战士们许多患上了高原病,接连出现恶心、呕吐不止现象;皮肤呈现出紫色,脑袋胀得厉害,脖子手上脸上青筋凸起。有不少战士走着走着,突然晕倒过去。看着惨状,连长李狄三鼓励大家:“……同志们,现在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做什么?红军长征时又是草地又是雪山,国民党前面打后面追都过来了,现在咱们还能翻不过这座山吗!”
在困难面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没有退缩。大家互相搀扶,轮流背着昏过去的同志,举步维艰,覆冰前行。
战士们艰难地在雪中行进
经过了29天的艰难前行,先遣连于1950年8月29日到达了藏北改则物玛区的扎麻芒堡(今天的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
这时,新疆骑兵师来电,要求“立即转入冬季备战,坚持到明春”,等待后续部队到来。为了生存,先遣连便开始挖地窝子作营房,此时的温度在零下30多度,地表冻结一米多深,官兵们就烧火烤地,边烤边挖,逐渐建成了解放军在西藏的第一座营地。由于大雪封山,官兵生活处于十分艰难的处境,他们开始缺衣、缺粮、缺盐,马匹也因缺料不能动用,连里每天只能吃两顿玉米面稀饭。
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不适应高原生存,战士们大多产生了严重的高原肺水肿,全身肿胀,痛苦难忍。连长李狄三偶然间被战士发现患病的时候,他的腿已经肿的老粗,流出的黄水把腿上绑带都浸湿了。
战士们一致要求,将仅剩的盘尼西林给李狄三用。但是,李狄三望着大家,坚决不同意:“请同志们不要这样逼我,大家的心意我领了,我都成这个样子了,还用什么药?我的病我自己心里清楚,就别浪费药了,临死了就别再让我背着个不执行党的决议的名声了,我恳求同志们把手放下吧!”
先遣连在扎麻芒堡被风雪围困240天,因缺医少药、生活物资极度缺乏,该连在这里共牺牲了56人。1951年5月29日,后续部队到达扎麻芒堡和先遣连会师。
1951年1月30日,先遣连被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荣誉称号,为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同年6月1日,相关部门追授李狄三“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更重要的是,先遣连这种不怕苦不怕死、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打通交通线的精神,在高原生根发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G216民丰-改则段如若修通,将是一个超级工程:它将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途径无人区距离最长、落差最大的公路。凭借着现代技术的加持,G216新藏公路二线相比从前的古道与既有的新藏公路更加平坦、顺直。
这条公路是真正在世界屋脊之巅的公路。虽然现有的新藏公路甜水海—松西村段有155公里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区段,但是G216由喀喇昆仑山至昆楚克错之间长达450公里的路段全部海拔在5000米以上。长时间在这样的海拔之下,家用汽车有可能因为氧气不足而罢工,甚至电子产品也不能安全地使用——海拔高导致的气压低使得电脑和手机已经无法有效散热。不仅如此,对于人来讲,必然会出现的高原反应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途径无人区距离最长,是说这条公路,由从离起点不远的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开始,一直到改则县先遣乡,有将近650公里无人区———毕竟其中有450公里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在这样艰险的条件之下,工程师为216国道穿越无人区的区段设计了7个服务工区,为路过的司机提供生命安全的保障。
海拔落差最大,则是这条公路没有使用狭窄的河谷,而是利用了大自然为人类创造的一条天然大通道:库牙克大裂谷。
由于板块漂移,印度次大陆直直地撞向了亚欧大陆,形成了青藏高原,以及高原边缘一系列的裂谷。较为著名的,是川西的鲜水河裂谷、三江并流诸峡谷,以及青海的河湟谷地等等。这些峡谷,每一条都是交通要道,四方通衢。而库牙克裂谷,由于地处无人区深处,长期不为人所知。其他的进藏通道无一不是在重山叠峦当中曲折迂回,而这条裂谷有一个令其他进出青藏高原的孔道望尘莫及的优点:顺直、平缓。
但是,纵使通道再平缓,公路面临的也是世界第一高原的落差。150公里的距离里面,216国道需要上升约3500米的高度。这个坡降比,几乎相当于一般滑雪场的初级道;而这条坡道,将会是全世界第一长、第一高的公路坡道。这就意味着,在青藏高原的澄澈天空之下,从西藏一侧进入的旅行者,可以从裂谷的西端直望到100公里以外的昆仑山。这样的路边美景,将会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
这条公路将极具战略意义。
首先,修筑216国道可以有助于羌塘地区资源的开发。羌塘高原看似荒凉,实际上是一处资源的宝库。
单就油气资源来说,羌塘高原就具有250多处潜在的油苗,超过10亿吨油页岩,可谓是前景无穷。这条公路通车之后,可以更加方便抵达羌塘高原深处,勘探出更多油气资源。当然,在自然保护区内部是不能进行工业开发的,这片油田将成为我们留给共和国后人的宝藏。
216国道,还途径了野生动物的天堂。近日有新闻报道称,在国道附近的先遣乡附近,发现了近万只野生藏羚羊过冬,林草局的工作人员还为藏羚羊投喂了食物。公路可以使得保护动物的人员更快的到达现场,打击盗猎,养护濒危的动植物。
其次,它还将成为打通中国西部运输阻碍的一记绝招。G219新藏公路翻越的达坂太过于崎岖,无法通行超重载车辆,而G216新藏公路二线则因为没有经过大桥、大山而可以通过载重55吨的车辆。同时,这条公路还远离边境线,行走于中国的腹地。
216国道还会是一条景观大道。它途径了中国湖泊最密集的区域,行走于其上,每隔数十公里便会有一个景色各异的高原湖泊;它附近有全世界最大的一片非极地大陆性冰川,在新藏省界附近的黑石北湖以及其南一百公里的骆驼湖,下道稍行十数公里便是真正的冰川,可以开车接近。这些冰川将成为中国最容易抵达的冰川之一,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讲,在冰川之上玩耍,会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费尽千辛万苦,修筑这条公路的目的还是为了边疆地区同胞们更好的生活,让最偏远、最艰苦地区的人们也有权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新时代的中国基建工作者们,继承了先烈们的遗志,为国家奉献出了这样一份大礼,令人感到无限敬佩。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先遣连精神永放光芒,赵文慧
1950年代新疆“先遣连”进藏及其历史意义初探,陈科有
羌塘高原藏羚羊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素,魏子谦,徐增让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5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