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周日,天气晴。吉普号215见山大雪山茶饼外包装正面和反面以及里面饼面的正面和反面,茶饼饼形周正,压制松紧适度,里外里一口料,撬茶容易,生产日期为2023年4月26日。撬茶放入紫砂罐醒茶一周,茶叶外观条索完整干净,紧结肥壮,色泽黄褐黑相间,整体芽·叶·梗皆显,茶叶背面白毫密布,干茶有淡淡的茶叶花蜜香,150ml的盖碗实际投茶7.21g。叶底褐绿油润,黄绿明亮,芽叶梗皆显,叶片肥厚,叶脉清晰,茶梗粗壮,整体柔韧鲜活。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清爽圆润,苦涩几无,花蜜香浓郁纯净,与汤质的融合度较好,茶汤有一点点的入口即甜感,回甘生津快,回甘起于舌尖部位,整个舌尖部位甜润度最高呈梯次向四周延伸,回甘中有较明显的花蜜香。第二泡:第二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花蜜香暴口,苦涩几无,花蜜香完全融入茶汤之中,汤香水柔风格较显,回甘生津持续,回甘中有叫为浓郁的花蜜香,短暂高峰时回甘香甜犹如刚喝过带有花香的蜂蜜水一般。第三泡:第三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香甜圆润,苦涩稍显,舌面收敛感稍纵即逝,花蜜香浓郁从茶汤中缓缓溢出弥散在整个口腔中,回甘生津持续,回甘香甜且甜度较高,舌尖部位在短暂的甜度高峰时就好像被蜂蜜水包裹一般甜润。第四泡:第四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饱满圆润,苦涩稍显,花蜜香浓郁,舌面收敛感稍纵即逝,回甘生津持续,回甘香甜且甜度较高,舌尖部位尤其甜润,加上回甘就明显的花蜜香,整体呈现出特质鲜明的香·甜·润的口感。第五泡:第五泡2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和浓郁,苦涩几无,汤质细腻圆润,花蜜香清晰,回甘生津持续,那种带有明显花蜜香的香甜回甘能够给人带来比较愉悦的品饮体验,回甘甜度短暂高峰时犹如糖水加上花蜜香,整体香甜口感显著。总体来说2023年由于干旱的缘故,今年的215大雪山香气较22年的有较大提升,花蜜香清晰浓郁,经过一个星期的醒茶,苦涩度几无,整体香甜的回甘能够给人带来比较愉悦的品饮体验,高峰时期整体呈现出特质鲜明的香·甜·润的口感可堪惊艳。215大雪山是吉普号的主打口粮茶,每年都在做,一般有活动价格在299元/5饼,价格非常实惠,绝对是对得起这个价格,个人以为23年的性价比更高,22年茶经过一年陈化口感转化明显,有兴趣茶友下翻有比较详细的介绍。2022年5月26日,周四,天气晴转多云。吉普号见山大雪山茶饼正面和反面,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20日。茶饼饼形周正,压制松紧适度,里外一口料,撬茶容易,基本上可以保持一定的茶叶完整度,目视茶叶干净无杂质,条索清爽,150ml的盖碗投茶7.77g,最后一幅图为叶底,叶底完整,有一定的茶梗。干茶有淡淡的青味和淡淡的的蜜香,整体气味偏淡。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撬开之后没有醒茶,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入口没有苦涩感,整体的气息就像喝绿茶,有淡淡的花蜜香,茶汤柔滑回甘快,但是回甘的甜度不高,舌面略有收敛感。第二泡:第二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花蜜香较第一泡有提升,中途有打嗝,舌尖回甘明显甜度也有所提升,舌底有比较弱的生津。第三泡:第三泡稍微重泡一下4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重泡之下略有苦涩,回甘甜度再次提升,生津也有加强,同时收敛感还是存在,打嗝很舒服,略有茶气。第四泡:第四泡3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第四泡茶汤的细腻度有较大提升,入喉感觉非常顺滑,回甘一直停留在舌面的前半部分,甜度持续有一定甜润的感觉。总体来说,这款入门级大雪山高海拔乔木茶,茶汤入口清爽细腻,苦涩度低,花蜜香明显,同等价位的普洱生茶回甘的甜度生津的润度以及持久度都还是不错的,作为入门级的口粮茶,对于新人来说特别是从绿茶转过来的新人接受度会比较高,新做的250g小饼就是为了拉低入门的门槛,总体来说100元以下/250g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新年份的茶涩感稍显,基本上经过半年以上的存储收敛感应该会有所改善。此次撬茶的一部分放入了紫砂醒茶罐预计醒茶1-2周,届时会再次品鉴,后续每隔一年会撬茶品鉴一次,后续会陆续更新新的品鉴报告。2022年6月8日,周三,天气晴有时有云。上次的撬饼多出来在紫砂醒茶罐中醒茶2周左右,150ml的盖碗投茶7.76g,最后一幅图为叶底,叶底完整,有一定的茶梗。干茶的青味消失和蜜香有所提升,但整体气味还是偏淡。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入口没有苦涩感,整体的气息就像喝绿茶,有那种明显的炒青绿茶的茶汤呈现的香气,打嗝继而回甘生津,回甘集中在舌面部位。第二泡:第二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入口略苦不涩,香气变换为普洱生茶常见的花蜜香,回甘生津明显,集中在舌底,回甘的甜度以及生津的程度较第一泡有明显提升。第三泡:第三泡2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延续了第二泡略苦不涩的口感,整体茶汤的饱满度有所提升,打嗝,回甘生津从舌底扩散到整个口腔,回甘生津整体甜润中有较弱的青味留存。第四泡:第四泡3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第四泡汤色稍偏重,感觉稍微泡重了一些,苦涩味明显,苦重涩轻,苦味集中在舌底略有收敛感,打嗝,能感觉到有茶气上升,苦涩略有留存,但是前几泡到回甘生津犹在,回甘生津中夹杂着留存的苦底,呈现出了一种苦甜交织的丰富口感,待苦底化去之后回甘甜润舒服。总体来说,经过两周左右的醒茶,涩味改善还是明显的,第四泡时候呈现出来的苦甜交织的口感算是一个惊喜,感觉内涵物质还是比较丰富的,待一年之后会再次开汤,看一下口感是否有新的变化。2023年5月19日,周五,天气多云转晴。刚收到了2023年的新大雪山,先撬饼醒茶一周之后早品饮。去年第一次撬饼的茶叶紫砂醒茶罐中醒茶已经一年左右,拿出来品饮一下,看一年之间的转化口感是否有所变化。150ml的盖碗投茶7.77g,已经有较明显的陈化香气,叶底肥厚芽头较显,叶脉分明。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和圆润,苦涩几无,有一定的陈香气息,花蜜香融入茶汤之中,入口有一点微微甜的口感,回甘生津快,回甘的甜中前段带陈香,后段甜度上来之后略显蜜韵,打嗝,喉部清凉感明显。第二泡:第二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丰满,略苦不涩,汤质有一定的厚度,苦底在舌面稍有留存即化,陈香不显花蜜香较第一泡更加清晰,呼气口腔清凉感明显一直延伸到喉部,回甘生津持续,生津的程度有所提升,回甘生津集中在舌尖部位,甜润度还不错,此泡整体下来苦底化得不是特别干净,回甘后段醇甜感较为清晰,这些都显示转化正在进行中。第三泡:第三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圆润,苦显涩轻,苦底是那种较为纯净的清苦在舌面稍有留存,上颚收敛感稍显,花蜜香较为清晰,回甘生津持续,回甘醇甜不显清甜较显,生津润,呼气整个口腔甜润舒适且清凉感较显。第四泡:第四泡2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浓郁,苦底明显,涩轻,茶气稍显,头脑微微发胀,花蜜香与陈香混合交织,苦底在舌面稍有留存,上颚收敛感明显,回甘生津持续,初始甜润度不高但经过缓慢提升之后后段的甜润度上升到一个不错的高度,短暂甜度高峰时舌尖部位的醇甜感就好像刚喝过糖水一般。第五泡:第五泡3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显清爽,苦涩不显,花蜜香较为清晰,回甘生津持续,甜润度和持久度还不错,前段醇甜后段显清甜。总体来说,经过一年的陈化,其口感转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清爽度有所下滑取而代之的茶汤的厚度有所增加,花蜜香不如新茶浓郁但陈香渐显,回甘的甜度也更高,此次品饮除了汤质厚度提升明显和回甘醇甜且甜度高这两个常见的方面,另外一个比较惊喜的转变就口腔的清凉感明显,按照理论上来说清凉感的出现是因为糖苷类物质水解吸热产生的,由于可见215大雪山虽然是入门级的产品其内涵物质还是比较丰富的,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汤质的纯净度也不如新茶,这个个人以为应该是转化尴尬期所致,虽然经过一年的陈化口感变化明显但还不是215大雪山的最佳品饮期,下一次品饮预计在24的新茶到的时候,可以一起对比一下23年一年陈化和22年两年陈化以及24年新茶的口感差异。吉普号见山大雪山215品鉴,经过多次品鉴和陈化,其口感转化明显,花蜜香浓郁,回甘生津快,甜润度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值得一试的口粮茶。
2023年5月28日,周日,天气晴。
吉普号215见山大雪山茶饼外包装正面和反面以及里面饼面的正面和反面,茶饼饼形周正,压制松紧适度,里外里一口料,撬茶容易,生产日期为2023年4月26日。
撬茶放入紫砂罐醒茶一周,茶叶外观条索完整干净,紧结肥壮,色泽黄褐黑相间,整体芽·叶·梗皆显,茶叶背面白毫密布,干茶有淡淡的茶叶花蜜香,150ml的盖碗实际投茶7.21g。
叶底褐绿油润,黄绿明亮,芽叶梗皆显,叶片肥厚,叶脉清晰,茶梗粗壮,整体柔韧鲜活。
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
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
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清爽圆润,苦涩几无,花蜜香浓郁纯净,与汤质的融合度较好,茶汤有一点点的入口即甜感,回甘生津快,回甘起于舌尖部位,整个舌尖部位甜润度最高呈梯次向四周延伸,回甘中有较明显的花蜜香。
第二泡:第二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花蜜香暴口,苦涩几无,花蜜香完全融入茶汤之中,汤香水柔风格较显,回甘生津持续,回甘中有叫为浓郁的花蜜香,短暂高峰时回甘香甜犹如刚喝过带有花香的蜂蜜水一般。
第三泡:第三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香甜圆润,苦涩稍显,舌面收敛感稍纵即逝,花蜜香浓郁从茶汤中缓缓溢出弥散在整个口腔中,回甘生津持续,回甘香甜且甜度较高,舌尖部位在短暂的甜度高峰时就好像被蜂蜜水包裹一般甜润。
第四泡:第四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饱满圆润,苦涩稍显,花蜜香浓郁,舌面收敛感稍纵即逝,回甘生津持续,回甘香甜且甜度较高,舌尖部位尤其甜润,加上回甘就明显的花蜜香,整体呈现出特质鲜明的香·甜·润的口感。
第五泡:第五泡2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和浓郁,苦涩几无,汤质细腻圆润,花蜜香清晰,回甘生津持续,那种带有明显花蜜香的香甜回甘能够给人带来比较愉悦的品饮体验,回甘甜度短暂高峰时犹如糖水加上花蜜香,整体香甜口感显著。
总体来说2023年由于干旱的缘故,今年的215大雪山香气较22年的有较大提升,花蜜香清晰浓郁,经过一个星期的醒茶,苦涩度几无,整体香甜的回甘能够给人带来比较愉悦的品饮体验,高峰时期整体呈现出特质鲜明的香·甜·润的口感可堪惊艳。
215大雪山是吉普号的主打口粮茶,每年都在做,一般有活动价格在299元/5饼,价格非常实惠,绝对是对得起这个价格,个人以为23年的性价比更高,22年茶经过一年陈化口感转化明显,有兴趣茶友下翻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2022年5月26日,周四,天气晴转多云。
吉普号见山大雪山茶饼正面和反面,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20日。
茶饼饼形周正,压制松紧适度,里外一口料,撬茶容易,基本上可以保持一定的茶叶完整度,目视茶叶干净无杂质,条索清爽,150ml的盖碗投茶7.77g,最后一幅图为叶底,叶底完整,有一定的茶梗。
干茶有淡淡的青味和淡淡的的蜜香,整体气味偏淡。
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
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
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撬开之后没有醒茶,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入口没有苦涩感,整体的气息就像喝绿茶,有淡淡的花蜜香,茶汤柔滑回甘快,但是回甘的甜度不高,舌面略有收敛感。
第二泡:第二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花蜜香较第一泡有提升,中途有打嗝,舌尖回甘明显甜度也有所提升,舌底有比较弱的生津。
第三泡:第三泡稍微重泡一下4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重泡之下略有苦涩,回甘甜度再次提升,生津也有加强,同时收敛感还是存在,打嗝很舒服,略有茶气。
第四泡:第四泡3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第四泡茶汤的细腻度有较大提升,入喉感觉非常顺滑,回甘一直停留在舌面的前半部分,甜度持续有一定甜润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款入门级大雪山高海拔乔木茶,茶汤入口清爽细腻,苦涩度低,花蜜香明显,同等价位的普洱生茶回甘的甜度生津的润度以及持久度都还是不错的,作为入门级的口粮茶,对于新人来说特别是从绿茶转过来的新人接受度会比较高,新做的250g小饼就是为了拉低入门的门槛,总体来说100元以下/250g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新年份的茶涩感稍显,基本上经过半年以上的存储收敛感应该会有所改善。
此次撬茶的一部分放入了紫砂醒茶罐预计醒茶1-2周,届时会再次品鉴,后续每隔一年会撬茶品鉴一次,后续会陆续更新新的品鉴报告。
2022年6月8日,周三,天气晴有时有云。
上次的撬饼多出来在紫砂醒茶罐中醒茶2周左右,150ml的盖碗投茶7.76g,最后一幅图为叶底,叶底完整,有一定的茶梗。干茶的青味消失和蜜香有所提升,但整体气味还是偏淡。
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
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
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入口没有苦涩感,整体的气息就像喝绿茶,有那种明显的炒青绿茶的茶汤呈现的香气,打嗝继而回甘生津,回甘集中在舌面部位。
第二泡:第二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入口略苦不涩,香气变换为普洱生茶常见的花蜜香,回甘生津明显,集中在舌底,回甘的甜度以及生津的程度较第一泡有明显提升。
第三泡:第三泡2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延续了第二泡略苦不涩的口感,整体茶汤的饱满度有所提升,打嗝,回甘生津从舌底扩散到整个口腔,回甘生津整体甜润中有较弱的青味留存。
第四泡:第四泡3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第四泡汤色稍偏重,感觉稍微泡重了一些,苦涩味明显,苦重涩轻,苦味集中在舌底略有收敛感,打嗝,能感觉到有茶气上升,苦涩略有留存,但是前几泡到回甘生津犹在,回甘生津中夹杂着留存的苦底,呈现出了一种苦甜交织的丰富口感,待苦底化去之后回甘甜润舒服。
总体来说,经过两周左右的醒茶,涩味改善还是明显的,第四泡时候呈现出来的苦甜交织的口感算是一个惊喜,感觉内涵物质还是比较丰富的,待一年之后会再次开汤,看一下口感是否有新的变化。
2023年5月19日,周五,天气多云转晴。
刚收到了2023年的新大雪山,先撬饼醒茶一周之后早品饮。
去年第一次撬饼的茶叶紫砂醒茶罐中醒茶已经一年左右,拿出来品饮一下,看一年之间的转化口感是否有所变化。
150ml的盖碗投茶7.77g,已经有较明显的陈化香气,叶底肥厚芽头较显,叶脉分明。
泡茶用水:家用饮水机过滤的纯净水
烧水用具:铁壶和电陶炉,100度沸水冲泡
第一泡:沸水快速洗茶一篇倒掉,盖碗中湿醒2分钟左右开始冲泡,第一泡1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和圆润,苦涩几无,有一定的陈香气息,花蜜香融入茶汤之中,入口有一点微微甜的口感,回甘生津快,回甘的甜中前段带陈香,后段甜度上来之后略显蜜韵,打嗝,喉部清凉感明显。
第二泡:第二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丰满,略苦不涩,汤质有一定的厚度,苦底在舌面稍有留存即化,陈香不显花蜜香较第一泡更加清晰,呼气口腔清凉感明显一直延伸到喉部,回甘生津持续,生津的程度有所提升,回甘生津集中在舌尖部位,甜润度还不错,此泡整体下来苦底化得不是特别干净,回甘后段醇甜感较为清晰,这些都显示转化正在进行中。
第三泡:第三泡2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圆润,苦显涩轻,苦底是那种较为纯净的清苦在舌面稍有留存,上颚收敛感稍显,花蜜香较为清晰,回甘生津持续,回甘醇甜不显清甜较显,生津润,呼气整个口腔甜润舒适且清凉感较显。
第四泡:第四泡25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浓郁,苦底明显,涩轻,茶气稍显,头脑微微发胀,花蜜香与陈香混合交织,苦底在舌面稍有留存,上颚收敛感明显,回甘生津持续,初始甜润度不高但经过缓慢提升之后后段的甜润度上升到一个不错的高度,短暂甜度高峰时舌尖部位的醇甜感就好像刚喝过糖水一般。
第五泡:第五泡30s出汤,汤色见上面图片,茶汤入口醇厚显清爽,苦涩不显,花蜜香较为清晰,回甘生津持续,甜润度和持久度还不错,前段醇甜后段显清甜。
总体来说,经过一年的陈化,其口感转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清爽度有所下滑取而代之的茶汤的厚度有所增加,花蜜香不如新茶浓郁但陈香渐显,回甘的甜度也更高,此次品饮除了汤质厚度提升明显和回甘醇甜且甜度高这两个常见的方面,另外一个比较惊喜的转变就口腔的清凉感明显,按照理论上来说清凉感的出现是因为糖苷类物质水解吸热产生的,由于可见215大雪山虽然是入门级的产品其内涵物质还是比较丰富的,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汤质的纯净度也不如新茶,这个个人以为应该是转化尴尬期所致,虽然经过一年的陈化口感变化明显但还不是215大雪山的最佳品饮期,下一次品饮预计在24的新茶到的时候,可以一起对比一下23年一年陈化和22年两年陈化以及24年新茶的口感差异。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5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