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分之一,中国一半的汽车都要靠它才能睁开双眼吗?

世界三分之一,中国一半的汽车都要靠它才能睁开双眼吗?_58汽车

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从宇宙大爆炸后的光子,到人类文明对光明的不懈追求,光的存在不仅驱散了黑暗,更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照明技术的发展史上,从火把到电灯,每一次变革都标志着人类对光的理解和利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德国照明专家欧司朗,作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其102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从白炽灯到LED,再到OLED技术的革新。欧司朗的创新之路始于1919年,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车灯技术也随之发展。从最初的煤油灯到乙炔灯,再到钨丝白炽灯,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为汽车照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欧司朗不仅在产品设计上展现了巧思,更在新技术的研发上保持了热情,从氙气灯到LED光源,再到OLED技术,欧司朗始终走在照明技术的前沿。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欧司朗的战略眼光再次显现。通过投资激光雷达公司,欧司朗不仅强化了自身在激光技术领域的优势,更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激光灯技术的高亮度和远射程,预示着汽车照明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欧司朗与中国的深厚渊源,从早期的营业部建立到如今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欧司朗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更彰显了其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球汽车照明市场中,欧司朗的光源技术已成为众多汽车品牌的首选。在光的探索之路上,欧司朗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对品质的追求和技术的创新。这家德国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对光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光的出现远在人类出现之前,根据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大爆炸0.01秒后,光子就在寂静的宇宙中出现。

如果说宇宙中的第一个光子现在仍然以光子的形式存在着,那么现在它已经150亿岁了,千百年来人类文明从诞生就一直走在探索光明的路上。

光的存在让我们不再受黑夜的侵蚀,为我们点亮了前进道路,让黑夜变得不那么恐怖。

在光与影的世界里,人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灯逐渐成为了光明和生活的完美结合体,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同样照明方式也历经无数次变革,从最开始的火把照明到利用动物的油脂点燃照明,再到后来的使用煤油的工业制品的照明工具,最后到了人类发展史的巅峰,使用电来制造光。

可以说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

而今天品牌哥要说的就是一家在光的道路上追逐了102年,专利及专利申请达15000个,全球布局120个国家,员工总数达23500多人,迄今为止做到了光电半导体全球第二,汽车照明全球第一,在光学科技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德国照明专家——欧司朗.

触摸品质,发现未来,在这家高科技企业品牌发展的历史上又有哪些精彩故事,下面品牌哥将穿越历史长河,与大家一起回望这家德国百年老企一路走来的足迹。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

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

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得支离破碎。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取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引擎专利。

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轮汽车正式贩售。

这一天也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现代汽车诞生日。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初车灯并没有与汽车一起诞生,汽车只能在白天使用,据说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了家。

从1886年汽车诞生至今,汽车从整体到各个部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灯也与汽车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甚至是汽车最招眼的部分。

如果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那么车灯就可以说是汽车的灵魂。

1898年,波士顿举办美国首届汽车展览会,美国哥伦比亚号汽车将电灯作为前灯和尾灯,车灯从此诞生。

1.车灯发展史及欧司朗在其中做出的贡献

最初的车灯雏形是将克鲁平反光镜安置在煤油灯内,但由于煤油灯的发光效率实在不可恭维,很快被乙炔灯所替代,可是乙炔灯也存在耐用性以及有害健康等问题,发展存在严重缺陷。

1913年螺旋钨丝白炽灯被发明了出来,替代了原来碳丝白炽灯,照射强度得以提升50%,对车灯耐用性有了极大的提升,乙炔灯连同着它的缺点逐渐退出了车灯历史舞台。

白炽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主流车灯。

1919年7月1日,一个血脉复杂的年轻人带着闪亮的灯球登上了照明大舞台。

他就是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OSRAMLightbulbCompany(欧司朗灯泡公司)。

欧司朗注册的“OSRAM”的商标,来源于白炽灯制造所需要的的两种重要金属材料锇和钨。

恰逢其时的欧司朗刚刚登场,便搭上了钨丝灯和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顺风车

1924年,欧司朗研发了第一个有远近光切换功能的汽车大灯灯泡——BILUX。

BILUX解决了此前远近光灯调节的困难,其将两根灯丝整合在一只灯座上,利用不同输出功率来投射远近光。

同时,为了保障行车安全,防止迎面车辆驾驶员产生炫目,欧司朗将调光的开光被安置在脚下,驾驶员可以在车内控制远、近光灯丝的点亮和熄灭。

欧司朗始终保持着这种细致周到,与他的竞争对手相比,如今的欧司朗汽车大灯能够匹配更多的车型,让有各种需求的车主放心选购。

欧司朗不仅在产品设计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巧思,这家公司对新技术始终保持着热情,一直在成为照明领域黑科技担当的路上。

1991年,欧司朗研发出高压气体放电灯,简称氙气灯,这一技术为汽车照明打开了新的大门。

卤素灯在氙气灯面前黯然失色。

1995年,伴随着奔驰E级的发布,氙气灯长期成为了高端轿车的标志。

氙气灯的色温在4000K—6000K之间,远远高于普通车大灯灯泡,而在同色温情况下,它的亮度更高,穿透力更强,可以显著提高夜间和大雾天气的行车安全性。

此外,氙气灯还可明显减轻车辆电力系统的负担。

当氙气灯的灯光刺破夜空,在车灯界备受青睐时,一股新势力——LED光源正酝酿着变革。

时间轴来到近代。

随着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的谈判宣告破裂,海湾战争爆发,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全球出现能源危机,这时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禁止使用或淘汰高能耗的白炽灯,即便是欧司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推出了节能灯,但仍然被这一系列问题所困扰。

可以说,欧司朗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而摆在眼前的唯一出路,就是研发出比白炽灯和节能灯更节能、更环保的新型光源。这对于此时的欧司朗而言,既是一次巨大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面对挑战,这个行业的弄潮儿又一头扎进新一代光源的开发,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成为了首批推出白光LED光源的公司之一。

此次应时而变很快便给欧司朗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欧司朗2007财政年度,其全球47亿欧元的销售额中,LED光源的销售额高达5.2亿欧元,占总销售额11%。

在随后的岁月潮流里,欧司朗的LED光源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欧司朗LED普遍运用已成功运用于奥迪、宝马及奔驰车灯中。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又会问到,奥迪不是被大众冠以“灯厂”的美誉吗?

这跟欧司朗有关系吗?

鲜为人知的是,欧司朗才是幕后“推手”、是奥迪背后真正的“灯厂”。

现如今使用LED技术的车型并不稀奇,而不甘平凡的欧司朗又酝酿出了照明的未来——OLED技术。

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在体积上OLED与普通LED产品相比拥有更大的优势;

这给车灯设计上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另一方面就是OLED拥有漫反射和面发光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汽车的尾灯产品。

经过3年的研发,欧司朗凭借日渐成熟的OLED技术,为宝马打造了配备未来照明灯光系统的M4IconicLights概念车的尾灯。

说起OLED技术,这还与我国有些渊源,因为发明这项技术的人是位美籍华人。

1987年,邓青云教授和Vanslyke采用了超薄膜技术,制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990年,他发现了以共轭高分子PPV为发光层的OLED,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OLED研究的热潮。

邓教授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

而在中国欧司朗还与蔚来、小鹏等中国造车新势力有密切的交集。

如2017年欧司朗为蔚来ES8量身打造了一套整体的LED照明方案,ES8车灯大部分LED颗粒均由OSRAM欧司朗提供,涵盖了ES8的远近光大灯、尾灯、制动灯、倒车灯、后雾灯甚至是轮眉灯和充电口的可变色灯。

与此同时,欧司朗LED光源技术还给蔚来ES8颜值加分不少。

更让人惊艳的是,欧司朗的LED车灯技术还为2020年发布的小鹏P7赋予了情感,并通过“灯语”了表达出来。

虽然OLED技术是未来照明发展的趋势,但现阶段LED产品正处在成熟的上升期阶段,而且LED车灯产品早期一直都大面积的使用在汽车尾灯等辅助照明上,成为主角是近几年的事。

市场上现有的豪华车品牌及造车新势力大都开始装备LED车灯,这也标示着LED车灯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新的主流。

2.欧司朗还在探索更多

2017年8月14日,欧司朗战略性地购入了加拿大激光雷达公司LeddarTech25.1%的股份。

激光雷达(LiDAR)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关联技术,也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必要组件之一,而红外激光发射器又是激光雷达的最重要部件之一。

欧司朗是905纳米激光颗粒的全球最大供应商,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欧司朗的技术优势。

激光雷达(LiDAR)的功能主要用于检视交通状况,在不同车辆中间实现数据交换,用欧司朗智能的LED部件赋能自动化及安全的出行。

欧司朗激光雷达的原理,是通过超短光脉冲的传播时间来测定本车与前车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当激光脉冲接触到人或物体后立即反射回来,随即被检测器接收到,通过激光发射和被检测到的时间,可计算出两者间的距离,然后安全系统能做出判断。

这种被称为“欧司朗扫描光雷达(ScanningLiDAR)”的专利技术已被整合运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驾驶员协助系统的半导体和感应器模组,促使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发展。

ADAS系统可以对潜在的碰撞做出灵敏的反应,不浪费宝贵的反应时间。

欧司朗扫描光雷达还可生成车辆周边环境的3D高清图像,并提前标记障碍物,供ADAS系统或自动驾驶车辆提前采取恰当的驾驶操作。

激光灯技术被视作汽车照明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他的高亮度远远超过了现有任何光源的亮度,因此,搭载激光光源的车头灯可以设计得比以往更加小巧。

与此同时,基于激光模组的远光灯能够提供最大限度的灯光射程,这将大大提高驾驶员的夜间能见度,特别有利于乡村道路上的长途旅程。

此外,2020年宝马中期改款5系启用的宝马新一代天使眼激光大灯,这一切的德范潮流源于宝马与OSRAM欧司朗长期在汽车照明方面的深度合作,早年宝马i8就是由德国欧司朗提供激光大灯光源。

但要使激光灯像卤素灯或氙气灯一样得以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宝马公司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在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的双重保障下,未来的汽车将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欧司朗也发挥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优势,在智能互联时代中逐步助力整车行业由L3到L5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欧司朗正全面展示在业内面前。

对于一家国际知名企业而言,敢于打破原有稳定的业务格局,重新整装出发,需要莫大的魄力与胆识。

任何一家企业在转型的阶段都会经历阵痛期,这在欧司朗身上也留下了烙印。

3.欧司朗与中国

虽然最初只是一家德国公司,在市场上同时期还面临与美国通用电气等行业巨头的竞争。

但早在公司成立之后的几年,欧司朗就将视野望到了全球,除了在欧洲各地建立营业部之外,还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与中国的上海建立了营业部,分别负责南美洲与亚洲的业务。

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它依然坚持着国际化路线——1995年,欧司朗通过入股佛山照明再次进入中国。

并在上海、无锡、深圳、广州、昆山和香港设有分支机构。

同时,还在中国建有4个生产基地和5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达5000人。

如今,欧司朗中国已经成为在亚太地区的研发、生产中心,并在欧司朗全球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如今全球汽车每3辆中就有1辆使用欧司朗光源,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每2辆车就有1辆原配欧司朗的光源。

极致的工艺和对技术不断的追求,我想这就是这家德国企业保持百年长青的秘诀。

百年历史,光之所向。

有了光,人才看见了世界,在探索光的道路上,欧司朗每一步的发展历程都值得被人们铭记。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5995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