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车如何?一个勇敢开始后的蜕变与坚持

凯迪拉克车如何?一个勇敢开始后的蜕变与坚持_58汽车

凯迪拉克作为美国豪华汽车品牌,历史悠久且不断创新。从最早引领豪华车市场的凯迪拉克,到如今主打运动性能的ATS-L,品牌始终在审视自我,不断蜕变。ATS-L以其极致的运动性能和独特的驾驶体验,在宝马3系等车型日益舒适化的背景下,独树一帜。其坚持纯粹驾驶乐趣,不依赖电子设备降低难度,让驾驶者回归纯粹操控,重温那个追求个性和运动的时代。凯迪拉克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辉煌,更在不断挑战自我,勇敢前行。

最开始接触凯迪拉克,还是初高中的样子,彼时距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十五年。

在我们求学的年代里,美国是被提及最多的国家。历史课上,老师反复提及“冷战过后,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强调完没多久,就发生了美国世贸大楼被撞那件事儿,整日在只能搜到当地卫视和CCTV1信号的电视上,看到小布什坐着一辆凯迪拉克到处义愤填膺演讲的样子。

我还能记得那时候中国发生的其他几件大事儿,张艺谋投巨资拍摄的《英雄》在学校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些老师还在争论“章子怡、甄子丹以及梁朝伟或者张曼玉到底谁是英雄?”中大打出手,然后中国就发生了非典,再然后就是中国始终在努力进入WTO,一种百折不挠的中国精神感染着当年的中高考…美国才是我们那个年纪距离我们最近的国家,因为当年的中考或者高考,老师们感觉极大概率会考到。

奥运会之前的中国,可能是我在的县城经济发展不好,所以一直感受不到中国经济的腾飞。彼时,我们能接触到的宝马、奔驰已经极其稀有了,羡慕程度在当下至少也得是奔驰S级才能有的感觉。但对凯迪拉克,由于美国的存在,我们都认为凯迪拉克更豪华于奔驰和宝马…

后来,查了下历史,在2008年之前的通用,凯迪拉克的确如此。

慢慢我就上了大学,能接触到凯迪拉克更多的信息。至今,我依稀能记得凯迪拉克第一辆国产的轿车是SLS赛威,赞助过几部比较知名的电视剧,在此之前还发布了那个超级超级大的凯雷德,而我也刚刚走进大学的校门。

第一次见到凯雷德,还是在我们三个同学拿着2000块去买诺基亚5610的路上。一辆挂着巨大凯迪拉克标的超大SUV,停在一个特别豪华的酒店门口,车身尺寸足够吞下十几个我们这样身材的人。站在凯雷德面前,我们三个瓜娃子竟然感觉到了自己渺小,那种冲击至今难以忘却。

再之后见到凯迪拉克已经是几年之后了,刚刚毕业没多久,就遇到了凯迪拉克沉寂多年之后第一次推出凯迪拉克ATS-L。这是凯迪拉克全新的一款产品,也是凯迪拉克历史上最小巧的一款车,底特律的人们有意把凯迪拉克剥离出来搬到纽约,过去强调豪华的凯迪拉克完全变了样子。

从过去的伟大,统治了整个20世纪的豪华,凯迪拉克一直在引领整个时代,比如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豪华品牌,而这种豪华品牌来自于斯隆当年最著名的品牌定位,比如说它在推出大排量发动机的时候,远在德国的奔驰宝马还称不上豪华品牌,更比如说它为了年轻人群变的中庸时,进入20世纪一下子就能变得那么钻石切割。

可能我读美国汽车历史比较多点,我对凯迪拉克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功绩知道的不少,比如第一个量产V8、V16发动机,第一个和音响品牌合作装备专业音响,第一个发明和采用自动变速箱的品牌。凯迪拉克著作等身,但又能感觉凯迪拉克时时刻刻在检视自己,一旦发现自己变得没有特色的时候,变得和别人趋同的时候,它会立即做出改变,并不断的拷问自己“我怎么可以变得和别人一样呢?”

所以,几乎所有品牌在讲究传承的时候,凯迪拉克其实在讲究蜕变,翻阅它过去推出的那些车子,你会发现每个时期的思路都不太相同,凯迪拉克自诞生以来主动做出改变的不下数十次,比如采用战斗机尾翼,又第一个放弃,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凯迪拉克愿意强调所谓的“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不亚于当年雪佛兰“热爱我的热爱”(筷子兄弟和《越狱》),而在我长大成人之后买了一辆雪佛兰来圆儿时的梦。我始终愿意成为凯迪拉克的车主,而最适合我的莫过于ATS-L了。

后来,当我在凯迪拉克Vday上看到ATS-L身影的时候,第一件事儿我考虑到是的凯迪拉克这个传统的美式豪华品牌,如今要把自己逼到运动的路上,又一次改变了定位,正面向德国人发起了挑战,所以你基本上能预想到它愿意把ATS-L造的比宝马3系还要极端,而这个极端主要是为了好玩。

我到现在能记得凯迪拉克ATS-L刚上市时媒体们的反应,那是一款为运动无所不用其极的凯迪拉克轿车,最初的ATS简直就是天生战士,一门心思往赛道里扎,后面为了增加空间增加了轴距,动力依然是同级里为数不多几个强到飞起的车。过去舒适豪华的凯迪居然在一夜之间变的如此运动,而且变的是那么的毫无顾忌。

当时凯迪拉克ATS-L比宝马328i在硬件上的优势有更强大的发动机数据,更复杂的前悬架结构、更宽的后车轮、更棒的刹车系统…

那时候,汽车之家韩璐做了一期《专治各种不服》,主角是宝马3系和凯迪拉克ATS-L。可是,时代已经在悄然改变,全新一代宝马3系第一次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抛弃直六让很多粉丝难以抑制的悲伤,而在整个车型的定位上,宝马3系越来越舒适,悬挂越来越柔软,侧倾越来越大。

宝马3系迎来了史上最好的销量,奥迪A4L依然平安无事的使用CVT变速箱,慢悠悠的在路上行驶着。进口奔驰和北京奔驰的渠道之争打的不可开交。在那个缺少信仰的时代,凯迪拉克ATS-L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居然还有车企在打造这么极致的运动!

凯迪拉克ATS-L的特点和宝马3系完全不同,你可以认为宝马3系是谨小慎微的模样,总是一副理科男拿着记事本默默计算数字,计算着什么时候应该输出最大扭矩,怎样让驾驶者感觉时刻掌控。所以,驾驶宝马3系,你能感觉加速相对温柔缓和,虽然实际速度够快但不能带来心潮澎湃的感受,而且ZF8AT的确足够高效,宝马3系不愿意浪费一点马力。

坐进凯迪拉克ATS-L里面,你才会发现美国人怎么会在意那些个东西,干嘛事事都要计算的那么清楚,爽是不是就一个字?干是不是也就一个字?坐进ATS-L就一个欲望,油门踩到底甩尾直接走起,只要把油门踩到底,普利司通轮胎和400Nm最大扭矩给你,轮胎嘶吼着打滑,车身也开始扭动,脑袋眩晕着就冲出去了。就连过弯它都表现的和宝马3系不同,它有比较明显的降档补油行为,而且真的十分夸张,有一种在驾驶超跑的感觉,虽然这样会增加一些出弯时长,但是真的能更爽。

有次,我开ATS-L带着爸妈来到一个红绿灯前,他们安静坐在后座,我让他们安心,瞬间油门到底,强大的动力喷薄而出,如果不是长期习惯这么激烈的加速,脑袋会有些缺氧。爸妈应该是第一次体会到这么剧烈的加速,只有惊呼“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前段时间,我还特意驾驶者凯迪拉克ATS-L领先版,从北京出发,经过张家界的草原天路、长治的虹梯关挂壁公路最终到达湖南张家界附近的矮寨大桥和沈从文那段传奇的《边城》,一路向南。

这是我驾驶距离最长,长达3000余公里,驾驶时间最长,多达10天的一次自驾旅行,而且是和我过去一直主动想接触的凯迪拉克ATS-L。如果你问我对凯迪拉克车有什么看法,我只能说正如最当初认识那样,在宝马3系、奥迪A4L越来越舒适的当下,凯迪拉克ATS-L却坚持现在的样子,美国人显然比德国人更豪放一些。

最开始有后桥差速器的ATS,没有一点驾驶技巧真的很难控制,当时我还很难理解,过后就能明白,极致的驾驶就是要有参与感,要有门槛。只是现在的车大都依靠电子系统降低了难度罢了。如今ATS-L的驾驶难度是降低了,车尾控制不是那么难了,极限也更容易琢磨了,比如你带着发力油门进弯,尾部稍稍有脱离的嫌疑,你就能松油门救回来。

ATS-L的这个样子让人们回忆起那个纯粹的时代,过去排放法规还没现在这么严格,车企始终强调动力输出,他们愿意提高转速,也愿意扩大排量,只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操控,愿意在车身上做出50:50的配重,也愿意让这款车在动力之外带来更多乐趣,比如更容易的甩尾,更容易的烧胎,驾驶起来更小巧,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推崇一次次把汽车推向极限。这是过去时代坚持的,也是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所以才有许多人在怀念过去的时代。

我不知道现在那些“向时代致敬”的车子致敬的到底是哪些时代,还是说只是心不在焉的说上几句豪言壮语罢了。至少上个时代的各种车子还都很有特点,宝马3系的运动操控,英菲尼迪的自吸…那个年代舒适的车子舒适得一塌糊涂,运动的车子始终在追求极致。总之,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这些在凯迪拉克ATS-L上体现到了,在开ATS-L的长途上,真的有那么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追求个性和运动的时代,那个每个人需求都被重视的时代。

我们驾驶凯迪拉克ATSL在居庸关长城和八达岭长城之间来回穿梭的模样,总是满脸的笑容。显然美国人不是一如我们印象中的粗糙,简单粗暴倒是一直延续下来了。很明显,凯迪拉克ATS-L的底盘控制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坚韧的运动,不会轻易发生侧倾,在主动电磁悬架的加持下,Comfort模式又可以让这款车变的不那么躁动。

当速度上来,ATS-L在弯内的速度比宝马328i肯定要快上许多,悬架更硬,轮圈更大、轮胎更宽,弯内横向G值也更好。ATS-L的转向跟过去ATS进行了调整,使车头响应灵敏,指向精准,如果这要是宝马3系,我想夸张的侧倾会让你不得不降下速度来保持信心…

我还能记得,日本著名赛车手中谷名彦测试ATS-L之前说“美国车一直有热衰减的问题”,所以美国车在参数上十分强劲,但极限往往不高,但ATS-L是让他改观的一款车,这次凯迪拉克ATS-L使用了Brembo的卡钳,不仅解决了散热还提供了均匀的刹车。

开了这么多公里的路,又怀念起年少的时光,很难不对一款车产生感情。那一次,我在凯迪拉克XTS的上市发布会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我愿意成为一个凯迪拉克ATS-L车主。这不是说笑,大概是被我们那句一直拿来说笑的“所有的伟大,都源自一个勇敢的开始”,伴随着华晨宇年轻的模样给惹哭了,也源自可能未来我们就再也见不到这么纯粹、这么挑剔驾驶水平、始终不依靠电子设备降低驾驶难度的车子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6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