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品牌曾以豪华与尊贵闻名,但近年来却陷入困境。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因负面事件受损,网红文化关联进一步削弱了品牌价值。品牌未能把握奢侈品购买者的心理,导致无法有效传达尊贵身份的象征意义。玛莎拉蒂的陨落提醒品牌需维护高品质形象,避免与不良形象关联,以保持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一、“玛莎拉蒂”成名曲
玛莎拉蒂的传奇故事始于意大利王国时期的一名普通铁路工人罗德夫-玛莎拉蒂(RodolfoMaserati),以及他的妻子卡洛琳娜-罗西(CarolinaLosi)和七个孩子。罗德夫颇具创新远见,玛莎拉蒂兄弟也从他那儿继承了对速度的热爱。
1914年12月1日,卡洛-玛莎拉蒂和阿尔菲力-玛莎拉蒂兄弟二人在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创办玛莎拉蒂公司。最初,这只是设在博洛尼亚德·佩波利大街1号的一间工作车间,一战爆发后,玛莎拉蒂兄弟开始自行设计汽车。之后,阿尔菲力-玛莎拉蒂、埃内斯特-玛莎拉蒂和埃多勒-玛莎拉蒂三兄弟努力研发了第一辆玛莎拉蒂。
1920年-马里奥-玛莎拉蒂设计三叉戟标识。家族中唯一对发动机没有兴趣但热爱艺术的马里奥承担了设计玛莎拉蒂标识的任务。马里奥在设计中借鉴了博洛尼亚独具特色的标志:Maggiore广场上海神喷泉雕塑手中象征着力量与活力的三叉戟。品牌标识中的红蓝配色,源于博洛尼亚城市旗帜的颜色,至今仍是玛莎拉蒂品牌的象征颜色。
说起这个拿着三叉戟的雕塑,其实是希腊神众多人物中的海神,名为波塞冬,传说波塞冬是喀琅娜斯与洛伊之子,宙斯之兄。与泰坦的战争结束之后,波塞冬成为伟大而威严的海之神,掌管环绕大陆的所有水域。人们认为他的权力仅次于宙斯。他用令人战栗的地动山摇来统治他的王国。他有呼风之术,并且能够掀起或是平息狂暴的大海。手持三叉戟,他坐在铜蹄金髦马驾的车里掠过海浪。尽管他在奥林波斯山有一席之地,但是大部分时间他都住在海洋深处他的灿烂夺目的金色宫殿里。波塞冬的三叉戟并非只用来当武器,它也被用来击碎岩石,从裂缝中流出的清泉浇灌大地,使农民五谷丰登,所以波塞冬又被称为丰收神。人类第一匹马也是由波塞冬赐予的。波塞冬的性格桀骜不驯,生性好斗,不满足于他所拥有的权力,他密谋把宙斯从他的宝座上赶下来。与奥林匹斯其他诸神也多有纷争。与战争与智慧的女神雅典娜更是矛盾重重。著名漫画《圣斗士星矢》中的《海皇篇》就是由此而来。
三叉戟的商标设计让玛莎拉蒂的品牌覆盖上了力量和活力的标签,但是他的品牌价值还是来自其货真价实的品牌质量。1922年,在重新设计发动机之后,阿尔菲力-玛莎拉蒂驾驶迪亚托赛车,以令人惊叹的69公里平均时速赢得了苏萨-蒙塞尼西奥比赛。不久后,他与弟弟埃内斯特合作,在奥斯塔-大圣伯纳德山口爬坡赛中再创辉煌成绩。
二三十年代,玛莎拉蒂继续生产赛车,畅销世界各地,同时也开始涉足公路车辆,产品融合了玛莎拉蒂独特的优雅气质和源自赛道的运动性能。1937年,奥斯家族接管玛莎拉蒂后,总部由博洛尼亚迁至摩德纳CiroMenotti大街。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玛莎拉蒂部分重要跑车和GT车型的诞生地。
1978年,一战时的卫国斗士桑迪罗-皮蒂尼(SandroPertini)担任意大利总统后,指定QuattroporteRoyale作为官方座驾。这款座驾于1985年退役。皮蒂尼总统出行必乘此车,甚至因此发生了一件著名轶事:一次皮蒂尼总统到访马拉内罗,但恩佐-法拉利(EnzoFerrari)拒绝到总统的玛莎拉蒂座驾前迎接。摩德纳两大著名汽车品牌之间的长期竞争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玛莎拉蒂Quattroporte总裁轿车被视为优雅和时尚的代名词,常常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银幕上。在《洛奇3》(1982年)中,导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Stallone)选择Quattroporte总裁轿车作为主角洛奇-巴尔博亚(RockyBalboa)的座驾,这款车还在大卫-柯南伯格(DavidCronenberg)执导的《苍蝇》(1982年)和《死亡禁区》(1983年)中先后亮相。
二、“玛莎拉蒂”在中国的滑铁卢
玛莎拉蒂品牌于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玛莎拉蒂的三叉戟LOGO一直是超豪华与尊贵生活的象征。当时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综合考虑中国客户的洞察和追求、玛莎拉蒂品牌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玛莎拉蒂将中国视为品牌发展的核心市场,并将中国市场视作整体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
作为豪华车的品牌,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但是在2011年,流传出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玛莎拉蒂女”郭美美发布的部分微博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微博上出现一个炫富女郭美美,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她表示自己住着大别墅,开着玛莎拉蒂。据悉,郭美美出生在单亲家庭,其父有诈骗前科,其母长期经营洗浴、桑拿、茶艺等休闲服务。因为涉及到红十字会,所以郭美美的炫富行为引发轩然大波。后来郭美美解释自己并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是就职于与前者合作的另一个名称相近的公司。但这样的解释难以服众,也导致红十字会公信力受挫,拖累捐款数额暴跌。
与此同时,玛莎拉蒂和网红形成了某种对应联系,这种联系会让玛莎拉蒂的购买者产生不好的联系,事实上给玛莎拉蒂这一品牌造成了并不好的影响,接着就是各种网络短视频平台对玛莎拉蒂的情景剧输出。很多短视频up主租来租去都是那几台P2P玛莎,阿猫阿狗轮番当“车主”输出没营养的鸡汤剧情,反转狗血到炸裂,BGM土到没边。
但是玛莎拉蒂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借此进行营销。在一家店的横幅广告上,居然欢迎微商去拍照,一次200元。
诸多的负面消息导致玛莎拉蒂的品牌价值一落千丈,相比其他豪车品牌已经完全占了下风。
三、故事告诉了什么?
我们首先应当弄懂的是奢侈品的购买者的心理。
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饱喝足后会需要有安全感。进而再追求爱与被爱和归属感,这些都被满足之后人们就会渴望获得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人类的终极需求。自我和超我的价值体现。
在未开化的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有了欲望,希望得到荣誉感和自我价值体现。只不过起初大伙儿还在为能不能填饱肚子而烦恼,每个人都从事着最基础的生产劳动,也就是干活。谁的手艺好,效率高,就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荣誉感和自我价值体现。在私有制早期女人和仆人都是上层阶级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拥有的女人仆人多就证明谁是最有闲的阶级。中世纪的法国大庄园主有可能同时拥有上百个仆人和十几个老婆。这些仆人也不需要从事生产劳动把主人服侍周到就可以了。而老婆们呢,这些贵妇人只需每天喝喝下午茶,没事参加个舞会什么的。她们身穿紧得难以呼吸的宫廷礼服,除了为了凸显高贵气质,同时也明确传达出一个信号。看我穿成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是不能下海捕鱼的,更不可能下地种田的,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嘛。借此来获得自己的荣誉感和自我价值体现。他们不是真正的有产阶级,他们只不过是代理自己的主人过着有闲的生活。
凡勃伦把这种人称为代理有闲阶级。我们在看电视上的T台时装秀时,是不是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惑?这些模特儿小姐姐穿的衣服漂亮是漂亮了,但设计夸张且价格不菲。这平时穿得出去吗?这么贵舍得穿吗不实用啊?但这丝毫不影响富人各路明星对它争相追捧,穿上出席各种活动。这件衣服已经不只是一件衣服。就如法国庄园里的贵妇人们一样,这是一件能明确的传达自己是有闲阶级的一件神奇的衣服。来到现在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战争和掠夺已经越来越少,老婆也不能一下子娶很多个了,奴隶制也废除了。有闲阶级追求顶层荣誉感和自我价值体现的渴望并没有因此停止。如今是个商业社会,金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闲阶级开始苦恼,我这么有钱,怎么才能让别人知道呢,总不能每天发朋友圈告诉别人说,有这么多钱,这样太low了。富也是要走心,技术含量很高的好不好。思来想去,嗯,那就花钱吧。但买什么可以像法国贵妇穿衣服那样,一眼就能让人看出自己尊贵的身份呢。奢侈品啊!
这种消费现象被称为炫耀性消费。最早由凡勃伦提出,被称为凡勃伦效应。从某种意义上看奢侈品消费具有示范效应,人在向往美好生活的同时自意或无意地将高档生活作为目标。并不是每个人购买高价商品的行为都是炫耀性消费。
因此奢侈品消费中的品牌价值最为关键,品牌所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开着这辆豪车就是要体现我的尊贵的身份。而像玛莎拉蒂的那样,沦为网红的追捧,开玛莎拉蒂的人自然无法体现其尊贵的精神追求,最终导致品牌的失败。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6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