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广汽本田皓影在中保研ciasi的测试结果?

如何评价广汽本田皓影在中保研ciasi的测试结果?_58汽车

从正面25%碰撞视频来看,这次碰撞成绩翻车是肯定的。但是从整车项目推进、产品规划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符合预期。合资品牌全球化车型的换代周期通常为5-6年,皓影的原型车CRV每一代生命周期都为五年左右。产品的换代项目的周期从项目启动到小批量生产大约也是5年或者更长时间。自主品牌的换代周期更短,项目周期也会更短,可能为3-4年,有的甚至更短。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这个节点,Targetagreement的在产品、工程、设计这三个部门的斡旋之下目标就已经确立。这其中包括动力性、驾驶性等等,也包括安全性。如果我们按照产品项目的时间线反推:2019年底上市的皓影在至少2-3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即已经确立了整车各项性能目标,包括安全性这个分类。但实际上,即便整车性能指标已经确定,在第三阶段依然有机会微调甚至大改,只是成本会很高。C-IASI的正式规程2017年才正式发布。即皓影在设立安全性目标的时候,很可能C-IASI的标准还没有出来。所以,皓影当时的安全性目标肯定是:2020年CNCAP碰撞5星。而事实上,这个设计目标也是实现了的。但问题在于,半路杀出了中保研C-IASI这个程咬金。从单一合资厂商的型谱规划策略考虑:比如帕萨特和途观L,上市时间相差不多,意味项目开始的节点也接近,售价区间接近,因此安全性目标的设定也具有一致性,都是瞄准着C-NCAP的标准去的,也因此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成绩极差。其他同理。从整个品牌的层面考虑: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即便是不同合资厂商的两款姊妹车型,面临类似的成本压力,其安全性目标不会差的太多,因为安全性这个东西区分不开不同的年龄消费人群的喜好。只要都拿到C-NCAP五星就万事大吉。比如帕萨科中保研测试成绩扑街,迈腾也没有好到哪里。东本Inspire扑街,广本雅阁虽然车内乘员安全指数大项是G,但其实正面25%跟侧碰都是A。换句话说,沾了车顶强度跟座椅头枕拿G的光,可是这两项,大家也都是G。所以,因为雅阁有问题,所以皓影作为大致同一时期的产品,也肯定是有问题的。而本田的另外一款核心产品CRV虽然没有中保研碰撞的成绩,但安全性百分之一百有问题。我作为帮亲爹选了CRV的人,我现在就只有后悔两个字。碰撞安全这件事,事情本来的样子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突然杀出来了中保研这个程咬金。而且短短两年内就抢了C-NCAP的C位。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目前的市面上最近两年上市的产品能做到中保研C-IASI车内成员安全指数拿G的,无非以下几种情况:而本田和大众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本来有机会「做个好人」。虽然中保研C-IASI标准2017年7月才正式发布,但C-IASI这个标准要出现的消息一定是在更早的时候就露出了。而且在2017年7月之前就做过一大批内部测试了。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大众和本田的一些车型是有机会改变安全性目标以保证产品可以同时满足C-IASI和C-NCAP这两套标准的。但很显然,大众和本田对于C-IASI的出现不以为然,抱着一种「赌徒」心态赌C-IASI难以形成影响力,从而酿成大错。从购车选择来看,大众和本田在2017-2019年间上市的产品可以一律拉黑,根据「一致性」原则这些车型能在C-IASI拿到好成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一定要买,建议等中期改款,因为从中期改款项目时间节点上考虑,这些车型到中期改款的安全性目标也会覆盖到C-IASI的标准。即便当时没有覆盖,考虑到目前C-IASI的影响力,也会临时补救。在2019年以后上市的产品,建议持观望态度等待中保研测试成绩。如果有人持续推荐本田的产品,那我只能说他「非蠢既坏」。当然,如果你认为C-IASI的成绩无所谓,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从正面25%碰撞视频来看,这次碰撞成绩翻车是肯定的。

但是从整车项目推进、产品规划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符合预期。

我们先从汽车产品换代项目流程上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这样的结果是情理之中。

一般情况下,合资品牌全球化车型的换代周期通常为5-6年,皓影的原型车CRV每一代生命周期都为五年左右。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产品的换代项目的周期从项目启动(ProjectLaunch)到SOP(StartofProdcut,小批量生产,这时候各项验证已经完成,准备小批量生产然后马上投放市场)大约也是5年或者更长时间。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换代周期更短,项目周期也会更短,可能为3-4年,有的甚至更短。

根据项目推动的示意图,从项目启动到SOP有三个阶段:

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这个节点,Targetagreement的在产品、工程、设计这三个部门的斡旋之下目标就已经确立。这其中包括动力性、驾驶性等等,也包括安全性。如果把安全性目标具体化:

如果我们按照产品项目的时间线反推:

2019年底上市的皓影在至少2-3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即已经确立了整车各项性能目标,包括安全性这个分类。

但实际上,即便整车性能指标已经确定,在第三阶段依然有机会微调甚至大改,只是成本会很高。

C-IASI的正式规程2017年才正式发布。即皓影在设立安全性目标的时候,很可能C-IASI的标准还没有出来。所以,皓影当时的安全性目标肯定是:2020年CNCAP碰撞5星。而事实上,这个设计目标也是实现了的。

但问题在于,半路杀出了中保研C-IASI这个程咬金。

从单一合资厂商的型谱规划策略考虑:

比如帕萨特和途观L,上市时间相差不多,意味项目开始的节点也接近,售价区间接近,因此安全性目标的设定也具有一致性,都是瞄准着C-NCAP的标准去的,也因此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成绩极差。其他同理。

从整个品牌的层面考虑: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即便是不同合资厂商的两款姊妹车型,面临类似的成本压力,其安全性目标不会差的太多,因为安全性这个东西区分不开不同的年龄消费人群的喜好。只要都拿到C-NCAP五星就万事大吉。

比如帕萨科中保研测试成绩扑街,迈腾也没有好到哪里。东本Inspire扑街,广本雅阁虽然车内乘员安全指数大项是G,但其实正面25%跟侧碰都是A。换句话说,沾了车顶强度跟座椅头枕拿G的光,可是这两项,大家也都是G。

所以,因为雅阁有问题,所以皓影作为大致同一时期的产品,也肯定是有问题的。而本田的另外一款核心产品CRV虽然没有中保研碰撞的成绩,但安全性百分之一百有问题。我作为帮亲爹选了CRV的人,我现在就只有后悔两个字。

碰撞安全这件事,事情本来的样子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突然杀出来了中保研这个程咬金。而且短短两年内就抢了C-NCAP的C位。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

目前的市面上最近两年上市的产品能做到中保研C-IASI车内成员安全指数拿G的,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而本田和大众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本来有机会「做个好人」。虽然中保研C-IASI标准2017年7月才正式发布,但C-IASI这个标准要出现的消息一定是在更早的时候就露出了。而且在2017年7月之前就做过一大批内部测试了。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大众和本田的一些车型是有机会改变安全性目标以保证产品可以同时满足C-IASI和C-NCAP这两套标准的。但很显然,大众和本田对于C-IASI的出现不以为然,抱着一种「赌徒」心态赌C-IASI难以形成影响力,从而酿成大错。

从购车选择来看,大众和本田在2017-2019年间上市的产品可以一律拉黑,根据「一致性」原则这些车型能在C-IASI拿到好成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一定要买,建议等中期改款,因为从中期改款项目时间节点上考虑,这些车型到中期改款的安全性目标也会覆盖到C-IASI的标准。即便当时没有覆盖,考虑到目前C-IASI的影响力,也会临时补救。在2019年以后上市的产品,建议持观望态度等待中保研测试成绩。

如果有人持续推荐本田的产品,那我只能说他「非蠢既坏」。

当然,如果你认为C-IASI的成绩无所谓,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6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