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消协发布的「20个品牌汽车4S店服务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法系品牌垫底?

如何评价中消协发布的「20个品牌汽车4S店服务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法系品牌垫底?_58汽车

中消协发布的汽车4S店服务满意度报告揭示了消费者对不同品牌服务的真实感受。报告显示,法系品牌在满意度上排名较低,这可能与其产品力、市场策略和服务质量有关。满意度不仅受产品本身影响,还与NPS(推荐度)和投诉处理密切相关。品牌市占率也间接影响满意度。4S店的传统模式面临挑战,消费者对捆绑消费和高昂的保养费用感到不满。售后服务中的痛点,如高昂的配件费用和不透明的旧件展示,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法系品牌如标致,尽管在销售服务上得分较高,但售后服务的真实反馈却不尽人意,这可能与其内部管理流程和对经销商的严格要求有关。整体而言,品牌需要关注消费者的真实反馈,提升服务质量,以避免陷入负面口碑的恶性循环。

先说几个小点:

1.产品本身对满意度的影响比重较大,但如果只从产品方面来分析依然是片面的;

2.同意部分知友的观点,重点在于NPS(推荐度)和投诉处理满意度;

3.满意度也确实和品牌市占率有间接关联。

早上刚看完中消协的两份报告,一份是数据,一份是总结,给我的感觉是这份报告并非敷衍了事,因为是否有深入调研,行业内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传统4S店的发展颓势,已经从消费者口中,再到从业者感受,最终在官方报告中得以证实,这就是目前最真实的现状。

很有趣的现象,平时只在非正式的交流场合由从业者口中说出来,虽然全国各品牌的4S店运营思路基本一致,但是相较于南方,北方依赖代缴购置税、代办上牌、各项巧立名目的收费确实比率低一些。(相比之下的低而已)

另外大众的口碑在北方确实还保持着强势地位,这也是目前的现状,虽然近几年已经有所松动。

4S店近几年口碑下滑的重要因素,捆绑消费原本就是最为消费者诟病的销售模式,如今有了直营模式在市场上出现,传统4S店的这种矛盾将更加激化。

4S店的售后体系中,消费者的几个痛点都体现出来了。

保养费用高、配件费用高,这属于定价未考虑市场接受度,同时在当前各连锁/电商维修店的普及下,4S店的售后养护费用弊端就更加凸显出来。

旧件展示差,标准作业流程执行差。可能是消费者表达得含蓄,也可能是中消协报告写得含蓄,旧件展示差,消费者是可以合理怀疑是否真的更换了新件,是否更换了原厂配件,标准作业流程则更是全品牌4S店共同存在的问题,用3个月/5000公里的常规保养标准检查项目来看:

有哪家店的售后真的在为常规保养车辆做这些检查吗?不管是德系日系美系还是自主品牌,不管是中低端还是豪华品牌,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全都没做到。

买车前,消费者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车辆的外观内饰、空间大小与舒适、配置和智能化等,但在后期用车过程中,驾驶体验乃至驾驶安全是最关心的问题。而与此同时,首次故障时间一旦比心理预期早,那么对满意度的影响就非常大。

绿色方框标注出来的说法很有意思,满意度整体偏低,一致性还很高,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样本采集的15个城市里,这些品牌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没有太大区别。这就不仅仅是经销商的问题,而是品牌厂家的管理存在问题。

法系品牌标致就在此列。

之前我在标致经销商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整体运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在中消协的满意度评价数据报告中,标致综合得分垫底,有趣的是销售服务满意度和投诉处理满意度的得分却很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销售服务满意度高,难道是小众品牌用户的爱么?不是的。真实情况是标致这个品牌原本就对【客户服务】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这个“严格”是针对经销商数据体现,而非真实情况反馈。

说人话就是:经销商可以出现客户不满的情况,但不能让他反馈到400客服中心,至于用什么方法,经销商自己看着办。

所以当初在标致工作的时候,销售部联合客服部、售后部有一套整体流程:

(1)销售顾问在交车过程中,直接向车主提供一份满意度调查表,由客户打分填写,同时会刻意叮嘱一定要打满分,少0.5分都会影响销售的绩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用户没有特别不满的情况,通常都会答应。

(2)车主提车后1-3天内(时间卡在厂家回访之前),由客服部再次向车主回访,确认满意度调查表打分情况,并告知用户在未来几天内收到以“XXX”开头的厂家回访电话,全打满分可以领取免费保养一次;

(3)如果在销售过程中/交车中,销售判定一名用户就有不稳定因素,比如不配合满意度打分、有过轻度交易纠纷等,那么就会采取直接排除风险的方法,在销售信息系统中,直接录入内部人的手机号码,所以厂家回访联系到的并不是真实车主。

以上三点可以尽可能提高销售服务满意度的数据体现,这也是销售和售后满意度分值差别过大的原因,因为售后的评价更贴近真实用户反馈,同时售后还要接收一部分来源于销售部的遗留问题,比如在标致的客服体系中,已经销售出去的车辆,即使有金融信贷问题、车价调整问题这些纯粹销售方面的客户投诉,一样要算在售后部,并由售后处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消协采集的20个品牌数据中,只有标致的销售和售后满意度分差最大,总结下来无非两点:

(1)销售可以通过增加车主利益(赠品)来提升满意度;

(2)售后需要承担一部分销售部遗留用户纠纷。

至于NPS,这将是所有无法止住颓势的品牌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们有一句老话形容汽车消费市场情况:买涨不买落。

涨,可以理解为涨价,优惠幅度收缩,也可以理解为上升的趋势;

落,可以理解为降价,优惠幅度不断在扩大,也可以理解为下滑的颓势。

在北方的很多城市,不懂车的人买车,会遵循一个规律:犹豫不决买大众。——这不是最有意思的现象,最有意思的是,很多同行从业者,在多次帮助亲戚朋友推荐车型后,最终也会总结出一个观点:下次再也不会用心推荐车了,让他们去买大众准没错,还不会落得埋怨。

大众真的好吗?车型的安全测试问题,态度极其强硬的捆绑销售问题,都表明了这个品牌很有吃老本的嫌弃,但问题就在于,这个老本吃得还挺香。

而像标致这类品牌,面临的就是一个连锁反应死循环:

产品力下滑——销量下滑——渠道混乱——价格体系崩溃——人员流失(4S店和主机厂)——服务质量下滑——运营压力增大——市场接受度/认可度越来越低——单靠产品已经无法实现救市

所以一个品牌怕的不是慢热,像早年的长安、吉利都属于慢热型,可前期的积累能成为后期发力的基础。一个品牌最怕的是让用户伤心,负面口碑的传播效率永远是高于正面口碑的,所以并不是什么墙倒众人推,而是危墙不可立于其中。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7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