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挑选跑鞋时,可以根据足弓、体重和内外翻情况选择合适的跑鞋,正常脚选择缓冲较好的跑鞋,外翻脚适合选择稳定型跑鞋。鞋子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做伸展,不紧不松,脚跟与鞋跟部贴合度高。考虑购买两双跑鞋,交替使
这题可太会了,作为测评过上百双跑鞋的跑步博主,去年的翻牌众测为了测评国产跑鞋把跑鞋给剖解开观察内部结构,国产跑鞋的优异表现更是给了自己极大的信心。
因此今年借助@百度58汽车好物100的[向美好生活提案]活动,自己在这里也要提一个好的跑鞋提案,希望借助测评的方式为广大跑友们选出高颜值,高性价比的国货好跑鞋。
不仅有缓震跑鞋,也有专门针对扁平足的支撑跑鞋,新手跑步可以放心选购。
本次不仅扩大了测评范围,带来了9家国内知名跑鞋厂商的11款跑鞋,加入了针对扁平足跑者的支撑跑鞋,还引入了新的测评方式,也会解答一直以来困扰很多跑友的两个问题:
1.什么有些夏天跑步缓震很好的跑鞋,一到冬天就变成了板砖,几乎感觉不到缓震,震的膝盖疼?
2.男生如何给女生挑跑鞋?
同时为了避免一个人测评的局限性,还请来了外援-被我成功带入跑步坑的老婆-她会站在女性的视角来测评和感受这些跑鞋。
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有些跑鞋冬天会变成板砖,我把跑鞋放到了冰箱里
为了弄清楚什么样的跑鞋是女生喜欢的,带着老婆一起浦东滨江步道晨跑
为了避免主观判断,我会尽量客观的去分析每双跑鞋的优缺点,如有不全面的地方还请指正,没有恰任何一家品牌的饭,也请放心取用。
本篇文章过长,童鞋们要善用目录功能:
除了常规的路跑测评主观体验以外。这次也借助了一些测试设备把跑鞋的那些听起来让人似懂非懂的性能具象化,变成可以实实在在看见的数据。比如
跑鞋中底的软硬-用硬度计测试中底的具体硬度;
常温下飞影team跑鞋硬度:
-3℃冷冻后飞影team跑鞋硬度:
跑鞋整体稳定性,后跟港宝牢固程度-把他变成具体的力值来评估稳定性;
跑鞋的重量-用电子秤称重跑鞋
本次要测评的跑鞋:
可能有些童鞋会问,自己家里没有这些设备,买跑鞋的时候怎么知道一双跑鞋好不好呢。不用担心,我也会在文中分享日常生活中选购跑鞋的简单易学小技巧,让每个人都能挑到适合自己的跑鞋。
再次提醒:本文内容过长,大家要善用目录功能
选品思路-为什么选这些跑鞋测评
先解释一下自己的选品思路:
国产跑鞋实在太多了,不可能全部测完,本次测评主要聚焦于受众人群最多的大众慢跑鞋,从市面上选出了9家不同跑鞋品牌的11双销量和知名度都较高的国产跑鞋。本文不会为了噱头,刻意选一些又贵性能又很差销量没几双的跑鞋放进去,测评这些跑鞋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没列到这个榜单里的跑鞋也有很多性能非常好的,但是篇幅有限就不放在这里了,以后有机会在后面再继续测评。
11双跑鞋分成三类:
长距离缓冲跑鞋-可支持10km甚至以上的长距离;
扁平足支撑跑鞋-针对扁平足过度内旋跑者的支撑型跑鞋;
短距离休闲跑鞋-主要使用场景是平时5km左右的休闲跑,平时街穿等;
表格中折后价是当时在京东上的买入价格,仅供参考:
现在开始正式测评,先来一张跑鞋墙照片镇楼:
这类跑鞋是目前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品类,也是咱们跑步爱好者平时穿的最多的跑鞋。本次测评的6双跑鞋,其中李宁的越影和361度的Spire去年已经测评过他们的上一代,也是当时测评的8双跑鞋中最喜欢的2双,因此今年他们出升级款后也是立马又入手测评。
如果说去年的越影1.0还有点闷脚的缺点,那么今年升级的越影2.0几乎算是优化了最后一个短板。
44码287g的重量在慢跑鞋中算是相对轻的了,比去年的309g减重22g,轻量化明显。
而且越影2.0的抗弯折19N和港宝变形力43N都有不错的表现。
实际路跑过程中,中底硬度48C的表现非常优异,mini䨻的中底缓震回弹都很舒服。
最让我惊喜的是,李宁的两款跑鞋mini䨻中底的越影2.0和烈骏6在室温和-3℃的环境中硬度变化很小。这让很多担心冬季跑鞋中底变成板砖的童鞋可以放心的选购李宁。
总结:
越影2.0延续了之前mini䨻中底的优异缓震和回弹,并且在1.0的基础上作了轻量化,鞋面相比1.0更加的轻薄透气。
更让人惊喜的是mini䨻中底在冬季性能的优异表现,建议寒冷地区的小伙伴们冬季跑步优先选择越影2.0跑鞋。
特步前段时间刚刚宣布了全球战略,要做走向全球的跑鞋品牌,未来几年计划投入50亿。特步在跑步领域的雄心也体现在他的产品上。目前特步正在打造自己的跑鞋矩阵,特别是明星产品
160系列的比赛竞速跑鞋;
260系列的竞训跑鞋;
360系列的入门马拉松慢跑鞋;
数字越大越趋近于普通日常跑鞋,这种命名策略简单易懂,也很容易记住它家的跑鞋矩阵,本次要测评的是它家的360系列入门马拉松慢跑鞋。
360系列采用的是特步最新的STEPACE缓震系统,44码280g的重量在慢跑鞋里也不算重,第一次穿着它是走路,很舒服,后面又穿着跑了10km的慢跑。
这双鞋的泡棉较厚,不太适合夏天穿着,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穿比较舒适,如果以后出夏季款的话就更好了。
在保护性方面:
特步360的抗弯折力14N,属于比较小的数值,,在转弯以及不平的路边要要留意防止侧翻。
后跟港宝的变形力53N非常硬,不用担心脚踝落地时的内外翻。
在-3℃中底硬度虽然相较室温增加较多,但是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加上较厚的泡棉,还是很适合冬季跑步的。
总结:
特步360缓震很足,实际路跑起来给人的感觉比较偏软,长距离后半段相对吃力一些。
加厚的泡棉让其不适合夏天跑步,比较适合作为一款秋冬季跑步的10km左右训练鞋。
Spire系列是361度国际线的经典款跑鞋,而且也是获得过跑者世界大奖的的跑鞋鞋款,他们的Spire-S以及Spire-R都穿过,非常不错的一款长距离跑鞋。这次要测评的Spire-S2是最新的升级款,这款跑鞋也是361度Spire系列一直以来的双密度中底,上层的QU!KSpring+是比较软的中底,下层是硬度高一些的高回弹BoundarAIR材料。这种设计的好处既可以保证脚感舒服,又能在跑步过程中有不错的回弹。
44码318g的重量不算轻,但是上脚跑起来后重量要比实际重量感觉轻很多,Spire-S2延续的之前系列擅长长距离的特性,甚至可以说越跑到后面越能感觉到充足的缓震和回弹
而抗弯折力21N和后跟港宝78N的变形力,都彰显着Spire系列在专业跑鞋的优异表现。跑步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落地不稳和脚踝的内外翻,也可以轻松的转弯。
在冬季性能表现上,中底硬度由42C增加到51C,脚感会变硬一些,但是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跑者不用过于担心冬季性能。
总结:
Spire-S2延续了以往老款跑鞋长距离表现优异的特性,在透气性和跑鞋重量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总体来说是一双非常不错的长距离缓震跑鞋,也期待后续的升级款。
乔丹在跑步领域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特别是广受欢迎的飞影PB碳板跑鞋,把整个碳板跑鞋市场的价格给打下来了。
而飞影Team也是乔丹跑鞋矩阵中的一款慢跑鞋,44码280g的重量在慢跑鞋里算是比较轻的乐,也延续了飞影系列一直以来透气性好的特点,夏天跑步也不会闷脚。
国乔抗弯折力20N和后跟刚爆破变形力42N,也是非常不错的表现,跑步不用担心落地和转弯不稳的问题。
国乔飞影Team的中底硬度室温42C,-3℃48C,也是一个软硬适中的数值,但是实际路跑过程中来自较低的反馈相比越影2.0和Spire-S2要弱一些。
平时跑跑10km左右的长距离时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跑半马甚至全马的话更建议上脚越影2.0或者Spire系列。
总结:
以超高性价比著称的国乔,这次也拿出了高性价比的飞影Team,重量轻且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更有300左右的价格。但是在更长距离的表现上要相对弱一些,10km左右的距离跑跑没问题,不建议穿着进行20km+的长距离LSD训练。
体育生穿多威,多威一直都是体育特长生最常穿的训练鞋。在跑圈里有个说法叫:大神穿多威。在赛场上如果你看到一个穿着多威薄底跑鞋的跑者,这种人一般都是业余大神级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薄底跑鞋对于跑者自身肌肉力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般人驾驭不了多威跑鞋。
多威征途2代是一双综合训练鞋,既可以当做慢跑鞋也可以当作速度训练鞋,44码才235g的重量,比很多品牌的比赛竞速鞋还要请,因为底很薄,所以路感反馈也特别好,如果肌力足够的话,非常利于跑出好成绩。
征途2代抗弯折力16N,后跟港宝变形力34N,虽然都不算高。但是因为薄底跑鞋的缘故,脚能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反馈所以也不用担心落地和转弯的不稳。
征途2代室温下硬度56C,已经非常硬了,到了-3℃的冬季后硬度达到了65C,几乎板砖一块了。所以冬季跑步的话,初跑者就不要考虑征途2代了,即使水平比较高的跑友冬季也不太建议穿征途2代。
测试-3℃硬度的时候用手捏都很难捏的动,真是很硬
总结:
大神穿多威,征途2代仍旧是这句话,优秀的薄底跑鞋,200多块钱,简直是性价比之王,但是需要有匹配的能力才能驾驭得了,冬天不建议穿着跑步,太硬。
去年也测评过一双鸿星尔克的尔克奇弹α-Flex3.0跑鞋,当时拆解过后看到下面的小碳片,有拿碳板做噱头的嫌疑。
今年要测评的这双极风SP碳板跑鞋,定位是对于普通马拉松跑步爱好者也比较友好的一款碳板跑鞋,10km实测有不错的稳定性和缓震。44码272g的价格不算重,但是对于一款慢跑鞋来说699的价格实在过于贵,碳板慢跑鞋真的是一个很鸡肋的东西。慢跑不如普通慢跑鞋舒服,竞速的话直接买顶级竞速碳板就可以了,像极风SP一样的碳板对速度的提升实在有限。
抗弯折是碳板跑鞋天然的优势,因为是普通马拉松爱好者相对友好的碳板跑鞋,所以后跟港宝也有不错的变形力29N,也不用担心碳板跑鞋重心高不稳的问题。
极风SP中底对温度的变化也比较敏感,从夏季的48C的适中硬度直接到冬季的57C,冬天跑步穿的话脚感会非常硬,不建议冬天跑步穿着。
总结:
鸿星尔克极风SP相比尔克奇弹α-Flex3.0跑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款更适合普通马拉松爱好者的碳板跑鞋,没有了慢跑的舒适和竞速跑鞋的激进提速,显得有些两头不讨好,且699的价格实在过于高,冬季中底会变得非常硬。期待后续有更大的进步。
以上6双长距离缓震跑鞋,总体来说每双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越影2.0和361度Spire-S2的长距离表现特别优异。多威征途2代作为薄底跑鞋,更是深受广大马拉松业余高手的喜爱。
如果冬季穿着较多的话,那冬季表现优异的越影2.0则无疑首选;
喜欢薄底跑鞋的业余高手,多威征途2代的性价比真是太高了;
而361度国际线Spire-S2是那种你越跑到后面越能感受到持续缓震的跑鞋;
市面上本来专门针对扁平足过度内旋跑者的支撑跑鞋就比较少,国产跑鞋中专门的支撑跑鞋就更少了。
本次测评的2双国产支撑跑鞋【李宁烈骏6和361度Kairos】都是各家专门针对扁平足人群的支撑跑鞋,要给他们点赞。
扁平足因为足弓塌陷,实际路跑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足弓支撑,容易发生过度内旋,从而导致力线不正,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从左到右依次:过度内旋,正常内旋,内旋不足
而一般支撑跑鞋都是通过双密度中底材料来实现支撑作用的:通过在中底不同部位放置不同密度中底材料,使得不同部位变形量的不同,以达到落地过程中支撑起足弓的作用。
烈骏是李宁家的经典款支撑跑鞋,也有很多人把烈骏当做大体重跑鞋来穿,44码323g的重量,不算轻但是也不重,刚上脚时就能明显感觉到足弓内侧隆起,还在担心会不会出现咯足弓的问题,周末穿着跑了17km的LSD也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烈骏6抗弯折力26N和后跟港宝变形力38N都是非常优异的数据,完全不用担心落地和转弯的时候不稳。
烈骏6采用的是外侧EVA鞋床包裹着minii䨻的中底,足弓支撑很强,也有很好的包裹性,穿着跑步非常舒服。
而且冬季零下3℃的条件下mini䨻中底的硬度变化也很小,所以这也是一款很适合冬天穿的跑鞋。
总结:
烈骏6在支撑跑鞋中相对适中的重量,匹配上同类中较高的颜值,同时具有优异的冬季性能,真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扁平足支撑跑鞋,大体重人群也能提供足够的缓震。
361度国际线系列是国外比国内知名度更高的典范,这款Kairos也是延续361度之前支撑跑鞋sensation系列,国际线团队很多都是原亚瑟士的员工,因此在国际线系列的很多产品上能看到亚瑟士的影子。
44码296g的重量还是蛮轻的,实际路跑感觉也很轻,大大的“3”的logo非常好看
Kairos的中底相对烈骏要薄很多,所以抗弯折力要小一些在16N左右,后更港宝的变形力在63N左右。
整个跑鞋的支撑稳定性都很足,也不用担心支撑不够以及落地和转弯不稳的问题
Kairos的脚感相对烈骏硬一些,室温下硬度52C/64C,零下3℃的硬度68C/76C。但是长距离表现同样优秀。
冬天不太建议穿Kairos跑步,64C的硬度会让脚感非常硬,缓震也有相应的减弱
总结:
361度国际线Kairos支撑跑鞋较轻的重量,和优异的长距离表现,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扁平足过度内旋跑者来进行长距离拉练。
咱们的国产扁平足支撑跑鞋实在是太少了,也请大家多多支持国产品牌做市场没那么大但是不可或缺的产品。
初跑者或者大体重扁平足跑者建议入手缓震更足的烈骏6;
而有一定基础的进阶跑者则可以入手重量更轻但脚感相对硬一些的361度KAIROS;
三.短距离休闲跑鞋
短距离休闲跑鞋一般脚感较软,像人们口中常说的踩棉花一样的感觉,同时有些跑鞋也可以兼顾一些5km左右的短距离休闲慢跑,更多的使用场景是平时走路街穿。
也是面向人群最多的跑鞋,因此销量也比较大。
这类跑鞋往往更注重颜值的好看和穿衣的搭配
安踏冠军跑鞋
安踏冠军跑鞋脱胎于原来的创系列跑鞋,之前穿过他们的创1.0以及创1.5,是肉眼可见的进步,而今年新出的冠军跑鞋更是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介绍说是冠军运动员5-10km跑步用训练鞋。
跑鞋中底用的是安踏氮气发泡中底,很软弹,44码325g的重量稍微有点重,但是考虑到是休闲跑鞋的定位,不是专业长距离跑鞋,所以还好。
后面老婆也会穿女款跑鞋以女性的视角来谈谈这款跑鞋
抗弯折力25N和后跟港宝变形力58N都是安全性非常好的测试数据,日常跑步保护性绝对足够
而且安踏氮科技的中底对于温度的变化也不敏感,室温硬度40C,零下3℃的硬度变化很小才43C,所有冬天穿这双跑鞋也不会觉得特别硬。
总结:
安踏冠军跑鞋,不管在细节上的精致度,还是休闲跑的缓冲都有比较优异的表现。但是325g的重量稍微有点重,而且699的价格实在是有些贵。追求性价比的童鞋就不要考虑了。
态极系列从刚开始的2.0,到去年的3.0,再到今年的4.0,可以说自己用双脚一次次感受了态极的每一次升级换代。
初试态极2.0的时候就被态极的柔软脚感惊艳了,当时2.0的问题是鞋面有些闷脚,希望3.0的时候能够改善;
再到去年测评的态极3.0,鞋面透气性完全解决,当时还穿着跑了一次10km,作为休闲跑鞋10km的距离也没有很拉胯,感叹态极迭代之快;
再到如今的4.0,鞋面还是一样的透气,不过这次路跑之后感觉前掌的缓震弱了很多,是不是态极的群体大都是后跟着地的初跑者,所以不需要太强的前掌缓震,不过对日常是没有影响的。
态极4.0PRO抗弯折力12N,稍微有点弱,但因为是休闲跑鞋不用长距离所以影响不是很大,后跟港宝变形力28N,还是合格的水准。
冬夏季节硬度差异较大,在夏天较软的硬度37C,到了零下3℃后变为51C,冬天穿可能脚感会比较硬。
总结:
态极从最初1.0的又软稳定性又不好,迭代到4.0的稳定和缓震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4.0不太适合前掌跑法的初跑者,这点需要注意一下。
必迈作为一家专业做跑鞋的运动品牌,在专业跑鞋领域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特别是42K系列更是明星产品。
测评的远征者3.0是必迈的休闲跑鞋,中底硬度36C真是太讨好消费者追求软的脚感了,以至于我在穿着跑步的时候每一步下沉的行程都非常大,这款鞋真的不是特别适合跑步,实在太软了。
但是不适合跑步的鞋,不代表不适合走路,走路真的是非常舒服,作为通勤鞋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远征者3.0抗弯折力18N,后跟港宝变形力49N,也是合格的表现
远征者3.0虽然夏天非常之软硬度才36C,但是冬天-3℃的条件下硬度变成了比较适合跑步的47C,也不会太硬。
总结:
远征者3.0过于软的脚感,不太适合跑步,但是真的很适合做一双通勤跑鞋,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容易让人沦陷。
11款国产跑鞋测评总结-寻找适合你的那一款
9家跑鞋厂商11款国产跑鞋,其中还有很多经典款,相信国产跑鞋厂商也会出现像亚瑟士kayano,耐克飞马,索康尼胜利等经典到能迭代几十代的跑鞋,我也会一直跟踪测评下去。每次看到国产跑鞋的升级换代就特别开心,产品做的不完美没关系,优点要夸,缺点也要指出来,这样才能更加督促产品持续的改进。
本次也选出了以下几双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优异的跑鞋,同时覆盖新手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冬天跑还是夏天跑?
休闲跑还是长距离跑?
正常跑姿缓震还是扁平足支撑?
总能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
冬季跑步友好型跑鞋-李宁越影2.0和烈骏6;
长距离表现优异跑鞋-李宁越影2.0和361度国际线Spire-S2;
高性价比薄底跑鞋-多威征途2代;
国产扁平足支撑跑鞋-李宁烈骏6和361度Kairos;
高颜值休闲跑鞋-安踏冠军跑鞋;
跑鞋测评会一直继续下去,也祝愿大家能买到心仪的跑鞋。
女生眼中的最佳跑鞋是什么样的?
以上都是作为一个理工男视角下的最佳跑鞋,那么女生视角下11双跑鞋哪几款能被评为最佳跑鞋呢,我把这11双跑鞋都发给了家里的女主人-女性初跑者的典型代表。
对她说:老婆,你又可以买新鞋了,只需从这11双跑鞋中从挑出两双你认为最好的跑鞋,你也做一回跑鞋测评博主啦。
最终她选出了下面2双跑鞋:
她选择的标准很简单-好看————多么朴实无华的理由。
这两双鞋是她认为11双跑鞋里面最好看的,老婆的原话是:
这两双鞋是颜色最正的,没有乱七八糟的颜色混搭在一起,那样显得太土。我说你是不是拣最贵的挑的,她说:不是啊,鸿星尔克的那双也很贵,但是颜色太土了。
看样厂商要想抓住女性消费者的话,真是要好好在颜值上下功夫了
安踏冠军跑鞋:
李宁越影2.0跑鞋:
浦东滨江步道晨跑测评跑鞋:
两双鞋都跑完之后,我问她两双跑鞋的感觉,她的回答是下面这样的:
两双鞋缓震都很好,但是感觉安踏冠军跑鞋在中足处更宽一些,李宁越影中足处有点窄(老婆脚掌相对宽一些);
安踏跑鞋中间还有碳管,用料很扎实(看起来应该很贵),跑起来也很稳,李宁越影好轻,感觉缓震要弱一些;
安踏冠军跑鞋包裹的更舒服;
而在作为跑鞋博主的我眼中两双鞋的测评:
冠军跑鞋重量比越影重了30多克,长距离的话实在太重了,碳管设计噱头成分更大一些;
安踏的冠军跑鞋类似针织的鞋面,鞋面弹性很大,包裹感更强,但是鞋面支撑强度没有越影高;
我选的话会选越影,而老婆最终选的是冠军跑鞋。
可见跑鞋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更多的是适合还是不适合。
我时常跑20km+的长距离,因此重量很重要,而老婆连5km都不会超过,重量根本就没有感觉,有时候重一点反而会更稳一些;
对于强度不高的休闲跑步来说,鞋面的弹性好一些包裹感更强,因此老婆更喜欢安踏,而对于我高强度的跑步,更需要鞋面的的强支撑;
所以什么是好跑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
像我老婆这种初跑者好跑鞋的标准是:
好看-最最最重要!!!
缓震足够-重量差异几乎没有感觉,反而觉得重一点更好
我这种时常跑20km+长距离以及强度跑的深度爱好者眼中好跑鞋标准:
重量要轻-节省的都是体力
回弹要好-不能一味的软,有明显的反馈更节省体力
如何给女生挑跑鞋?
我老婆挑跑鞋更多的是关注颜值,性能她也不太懂,在她的概念中跑鞋和平时穿的休闲运动鞋是同一类型的产品。
很多女生可能也是这种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咱们男生来把关跑鞋的性能,女朋友负责跑鞋的好看,咱们就要负责跑鞋的安全。
下面的三招选跑鞋小技巧可以在和女朋友(或老婆)一起去店里选购跑鞋时用,让你没有设备也可以辨别跑鞋性能的好坏:一扭二推三捏
一扭:
拿到鞋后,先扭一下,这个动作主要是评估跑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和用测力计测试跑鞋的弯折力类似,如果很容易扭成类似麻花状,则跑鞋整体结构不稳定,需要肌肉额外发力来保持落地以及转弯的稳定,就会越跑越累。
二推:
用手推用力推后跟港宝,如果能明显感觉到里面有硬质TPU,则后跟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防止落地时脚踝的内外翻
三捏:
中底的硬度可以大致的用手捏挤压来感受,如果像下图那样很容易就挤压的大幅度变形,则说明中底太软,可能不太适合长距离跑步
如果几乎都挤压不动则说明中底较硬,初跑者最好不要穿,可能会不适应。
如果有更多关于跑鞋的疑问,下面的一篇点赞1.4万+,收藏3万+的万字跑鞋选购攻略可以解答你几乎所有关于跑鞋的疑惑:
以上@Seeker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79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