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和判刑取决于是否构成犯罪。若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以200至2000元罚款或15日以下拘留。若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判处3至7年有期徒刑;若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则可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明确了责任认定原则,包括全责、主次责任等。对于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驾驶人应立即抢救伤员并报告,必要时标明现场位置。在特定情况下,如驾驶人无证、酒驾、超员超速等,应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安全疏散是事故处理的重要环节,以避免二次伤害。在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严重,可能涉及罚款、拘留或长期监禁。责任认定遵循特定规则,而人身伤亡事故要求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并保护现场。法律规定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指南,以确保事故处理的合法性和效率。
交通肇事后肇事逃逸怎么处罚判刑?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也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认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过错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二)因两个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各方均无过错。如果是交通事故,各方都不负责。一方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另一方不承担责任。2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如何处理根据法律规定,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向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为抢救受伤人员而改变现场时,应标明位置。乘客、过往车辆驾驶员、路人应当予以协助。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发生死亡事故、人身伤害事故、财产损失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警:(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二)驾驶人涉嫌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的;(三)驾驶人涉嫌从事校车业务或者客运,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6)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7)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驾驶员必须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至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驾驶人死亡或者受伤无法移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