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斯火箭炮优秀在哪?为何海马斯能称雄俄乌冲突?

海马斯火箭炮优秀在哪?为何海马斯能称雄俄乌冲突?_58汽车

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频频利用海马斯火箭炮,利用其射程远、部署迅速、火力强大等优点,打了就跑,取得了良好效果。俄军的侦察手段单一、战场信息获知能力弱,对海马斯的反制受限。而中国的火箭炮技术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在射程、射击精度、战场信息感知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已经超越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中国火箭炮在发动机、火控系统、战场信息感知能力上都具有优势,为陆军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

作者:A马

战争会成就英雄,也会让军迷记住一些鲜明的战例和武器装备。在最近的俄乌战争中,最出风头的无疑是美国援助给乌克兰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

战争最初争论该不该给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火箭炮,在乌克兰保证不将这款武器用于攻击俄境内目标后,乌军终于获得了这款武器。首批12套“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已陆续开始交付乌军,后期4套也即将援助给乌克兰。

乌军频频利用其优异的性能,成功打击俄军后方的指挥中心、弹药库和补给基地,给俄军造成了不小损失,也让俄军将这款火箭炮列为重要的打击目标之一。乌克兰方面甚至表示由于“海马斯”火箭炮的针对性打击,已造成俄军无法发动连级以上大规模进攻,战场局势趋向稳定。

海马斯

海马斯厉害在哪?

那么,凭着十来门的数量就有效“改变”战场局势的“海马斯”火箭炮,到底优秀在哪?

“海马斯”火箭炮的正式名称为M142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是美军为陆军打造的一款轮式6联装自行火箭炮。该炮是在M270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的基础上,减少了一半火力单元的轮式发射车版本。

采用5吨级的6×6战术车辆底盘,可由C-130运输机运载实现快速部署,具有部署快速方便、公路机动能力强、造价低廉等特点。其安装的6联装发射箱可以发射火箭弹和陆军战术导弹,根据使用弹药类型的不同,其射程为8-300公里。

可由C-130运输机快速部署的海马斯

该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部署迅速、火力强大、弹药配置丰富、射程远。可以在15分钟内作好战斗准备,射速为8秒1发,再装填时间不超过8分钟。在使用M26式双用途子母弹时,一个9门制火箭炮连一次齐射的威力就相当于一个18门制155毫米榴弹炮营27次齐射。也就是“海马斯”火箭炮连在30秒钟内就能完成的射击任务,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则需要花费12分钟才能完成。

为何“海马斯”能称雄俄乌冲突?

“海马斯”火箭炮投入俄乌冲突半个多月来,乌军充分利用该炮射程远、部署迅速以及俄军战场感知能力弱、火力打击不精准的特点,打了就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乌克兰的“海马斯”的射程为70-80公里,其公路最大时速85公里/每小时。乌军平时将其部署在俄军火炮射程之外并隐藏起来。在无人机发现目标需要进行火力打击时,往往单车机动到发射阵地,打完就跑,不给俄军反制的机会。在乌军发布的作战图片中,乌军使用该火箭炮时,经常利用公路机动,到达发射位置直接发射,甚至是直接就停在公路上进行火力打击,打完就走。

俄军的侦察手段单一、战场信息获知能力弱、炮兵反应速度慢且火力精度不高。在这样的打击模式下,俄军很难快速掌握“海马斯”的位置,即使是通过炮位侦测雷达侦测到火箭炮的位置,但等到俄军压制炮兵装订好参数开火后,“海马斯”早已撤出。

经过一段时间作战后,俄军也开始逐渐掌握了乌军对“海马斯”使用的规律。从俄军公布的两次打击视频中可以看到,俄军利用多兵种联合加大对乌军后方搜索打击力度,尤其是对公路沿线的侦察力度。利用无人机对乌军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进行搜索,尤其是加大对其弹药补给系统的侦察。

这是因为“海马斯”系统没有单发装填能力,必须使用6联装定向器模块装填,如果没有自卸卡车和自卸吊臂,“海马斯”系统将无法使用。在获得“海马斯”的藏身之处后,就使用“旋风”火箭炮甚至“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进行打击。另一方面俄军则分散其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的密度,后撤相关设施,避免被乌军远程打击。

旋风火箭炮

孰强孰弱?

一般来说,美军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方面领先于绝大多数国家。但中国近年来军事科技发展迅速,总体水平上缩短了与美军的差距。而且因为一些特殊的作战需求,在中短程弹道导弹、反舰导弹以及火箭炮等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火箭炮因其射速快、火力覆盖面大、造价低廉而被各国陆军所喜爱。中国的火箭炮技术师承于原苏联,原装备的也是苏式107毫米、122毫米、130毫米等口径火箭炮。如我国先后研制装备了63式130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70式130毫米火箭炮、8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82式130毫米火箭炮、90式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等。

这些火箭炮在苏式火箭炮的基础上,先后发展了不同口径、射程、载具的系统,型号谱系很多且复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近、中、远不同射程火箭炮体系。

83式273毫米火箭炮

在中国陆军面临的未来作战任务需求牵引下,中国开始大力发展远程制导火箭炮系统。中国的远程制导火箭炮研制是从83式273毫米火箭炮开始的,此款火箭炮使用60-1式履带牵引车作为底盘,装有4管火箭弹发射装置,最大射程40千米,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使用泰安8×8底盘的WM-80型273毫米火箭炮并成功出口到亚美尼亚。

经过以上尝试,中国远程火箭炮的研发开始驶上快车道。在从俄罗斯、乌克兰获得了9K58“龙卷风”火箭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从白俄罗斯取得了机动越野平台,中国先后推出了PHL-03(AR-2)、卫士-1/1B、A-100三个型号的远程火箭炮。随后北方工业、航天工业与航天科工三个老牌军工企业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性能出色的产品体系。

PHL-03

北方工业集团在研发PHL-03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了AR-1、AR-2、AR-3、SR-5等新型远程火箭炮。其中:300毫米口径的AR-1采用4+4发射结构;12联装300毫米口径的AR-2,出口型最大射程130公里,自用型最大射程150公里;10联装300-370毫米口径的AR-3(国内装备版本为PHL-191)最大射程220-290公里。

中国陆军装备的PHL-191能通过更换不同模块,发射多种不同的弹药以及近程战术导弹,射程60-500公里。采用“火龙-280”370mm口径远程制导火箭弹时最大射程300公里,打击圆概率误差在30米以内。采用“火龙-280A”战术导弹时最大射程500公里;还有SR-5型远程火箭炮是专门用于出口的,该炮有效整合了122毫米口径与300毫米口径两种火箭弹,已出口阿联酋、巴林、委内瑞拉、阿尔吉利亚、老挝等国。

SR-5

航天工业先后推出了卫士-1、卫士-1B、卫士-2、卫士-2D等火箭炮。采用4联装300毫米口径的卫士-1和卫士-1B被安装在6×6高机动越野底盘上,两款武器的最大射程分别为80千米、150千米;卫士-2采用400毫米口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00公里;卫士-2D则采用425毫米口径,最大射程480公里,是目前全球射程最远的多管火箭炮系统,其射击精度在射程400公里时,可以保持600米范围内。卫士火箭炮先后出口到摩洛哥、土耳其、伊朗、泰国等国。

航天科工则先后推出了A-100、A-200、A-300、神鹰400等火箭炮。A-100采用10联装300毫米口径,安装在8×8底盘上,最大射程120公里;A-200/300采用两级火箭技术,其中:A-200采用两组四枚箱式,310毫米口径,最大射程210公里;A300的射程则超过了290公里;神鹰-400亮相于珠海航展,采用8联装垂直热发射系统,射程估计超过300公里。这些火箭炮已成功出口到了卡塔尔、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缅甸、阿塞拜疆等国。

A-100式300毫米火箭炮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射程、射击精度、威力遥遥领先。已经形成了300毫米、370毫米、400毫米、480毫米等不同口径,既有高端的卫士-2/2D、神鹰400系列,又有中高端的AR-2、AR-3系列以及中低端的A-200、A-300系列的装备体系。可以说,无论是总体性能还是打击精度和射程都已经超越了“海马斯”火箭炮系统。

中国火箭炮厉害在哪?

发展大口径制导火箭炮的难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火箭发动机。要想获得较远的射程,就必须拥有性能强劲的发动机。二是火控系统。要想获得优秀的射击精度,就必须拥有简单而准确的火控系统。三是战场信息感知能力。远程火箭炮射程几百公里,必须拥有完备战场感知能力才有可能准确打击目标。

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几百公里射程的火箭发动机技术相当成熟,此外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成功,为中国制远程制导火箭炮的射击精度提供了坚强保障,再加上随着各型卫星、雷达、无人机的大量装备,中国陆军的战场感知能力大幅提升。集团军一级部队掌握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战场信息已经非常轻松。

PHL-03

这就是中国火箭炮技术性能快速发展的技术保证。如卫士系列在打击目标前可以先发射无人机,由无人机为后续火箭炮提供目标指引等技术都非常先进。在公布的视频中,中国陆军经常使用火箭炮对点目标进行远距离精准打击,就是对中国火箭炮性能的最有利宣传和展示。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8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