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新车的排放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引入了颗粒捕捉器GPF。对消费者而言,选择合适的机油至关重要,以避免GPF堵塞风险。不管是欧系还是亚系车,均需要注意机油选择,尤其是亚系车型正在推广低粘度机油。针对亚系车型开发的机油产品,如磁护0W-20机油,能有效降低气缸磨损,适应新一代发动机的要求。消费者在选购机油时应关注产品技术规格,并选择适合自己车型的机油,以确保车辆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要论近几年引发民众空前讨论热度的车圈热词,“国六”绝对有一席之地。自2020年7月1日落地伊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国六时间”,在排放标准上做到了全球最严格的水平。
虽然国六标准的施行,对实现碳减排乃至碳中和目标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国六排放的新车大多引入了颗粒捕捉器GPF,以通过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程序)的测试,排气环节带上一层口罩,也就多了一道潜在的堵塞风险。
从减排目标来看,GPF的功能是捕捉内燃机运转产生的废气里的颗粒物,再通过高温烧蚀(还原),从而减少尾气排放有害物。这就牵扯到机油燃烧后的产物,是否会对排放物的颗粒物含量造成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机油在发动机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废气再循环和挂壁作用参与到气缸内燃烧做功。而机油中金属元素、矿物元素等添加剂,则会产生“灰分”,随尾气一同进入排气系统的后处理环节。
如果灰分过高,积碳就会增多,对于越来越多采用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等技术的新一代发动机来说,积碳过多会导致发动机提前点火、低速早燃等现象的发生,GPF颗粒捕捉器的堵塞风险也会陡然提升,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导致排气系统故障、动力输出降低、使用寿命骤减、油耗陡然升高等不良后果。
这方面造成的质量危机,欧系车自然没少吃过亏,某德系品牌一度只能用98#汽油的奇闻轶事,到现在还留有口碑后遗症。但这并非意味着,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系车就可以幸免。
如果对如今内燃机的技术发展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无论欧系还是亚系,追求效率的技术路线总是有所趋同,甚至在GPF的应用上也达成了共识。
行外人一知半解、口口相传日系车不需要GPF就可以实现国6而且永不堵塞的神话,君不见只是日系的排气系统供应商更多会应用将GPF与三元催化集成一体的方案,一旦机油选择不当,一样会有部分欧系车后处理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就发生堵塞的风险。
不只是日系车,目前绝大多数的亚系车型初装油都要求满足APISP/ILSACGF-6的标准。和ILSACGF-5标准相比,新标准引入了四个新的台架测试,增加LSPI和正时链条磨损保护,强化油泥控制和磨损控制,着重提高活塞清洁度和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其他方面的优良性能又得以保留,从而确保机油能够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发动机的能效和润滑要求。
而在此基础上,亚系车型,尤其是经历过VVT辉煌时代的日系车型,对降低摩擦阻力、提升全工况燃效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大多数主流亚系车企,是以低滚阻、高流动性的0W-20粘度机油作为新型发动机开发的基准粘度,并且允许在特定情况中自由上下兼容,以提高适应性。
所以过去老司机口口相传的“亚系车不挑油”,放到如今恐怕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放眼过去,固执的欧系对手也已经迎头赶上普及低粘度油品在发动机系列中的应用。我们作为消费者,虽不至于对亚系车的技术调整了解透彻,但也要避免对旧时经验的路径依赖。
在选择机油时,亚系车主既要秉持对标国六b适用的高起点,同时聚焦0W-20低粘产品的减阻提效。只要不是以极致的性能诉求为出发点,那么低灰分、低粘度、强保护的全合成机油就是亚系车的最佳选择。
今年嘉实多推出了“超6嘉品”系列,在前面提到的SP级别标准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国六b1及以下车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嘉实多又新增了专为欧系/亚系车型研发[1]的极护超豪和磁护0W-20机油,保证排放标准适用性的同时,也能根据不同发动机的特性“对症下药”。
其中适用于亚系车型[2],主打低粘度的磁护0W-20机油,在保护性能上表现卓越,更适应新一代发动机的要求。双分子锁合技术搭配全合成基础油配方,能在发动机表面形成具智能感应的强力保护层。
在保证出色燃油经济性之余,能显著降低热车及频繁启停所造成的气缸磨损,超越行业限值50%[3]。磁护0W-20加强提升气缸磨损保护(减少发动机损伤概率),超越行业限值80%[4],更适应新一代发动机的要求,做到“未启动,先保护,时刻保护”。
对于像我这种油车老玩家来说,嘉实多确实是养护车辆方面多年的老朋友了。百年大厂的技术实力雄厚,还能做到与时俱进,时刻紧跟发动机技术的变革潮流,着实让我们这些坚守油车情怀的车迷感到欣慰。既要选好还要选对,才能让自己的爱车保持最佳状态,为节能减排的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1.该机油的磷硫含量及硫酸盐灰分含量符合ACEAC2/C3/C5规格要求的上限值,可延长尾气后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以满足国六b要求
2.选择润滑油时,请参考产品技术规格部分,并以相关车主手册为准。除上述车型之外,该产品也可能适用于其他车型
3.热车的幅度基于程序IVA测试中与APISN磨损限值的对比;启停时的幅度基于CECOM646LA测试中与ACEA磨损限值的对比
4.基于CECOM646LA测试中与ACEA磨损限值的对比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