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研究报告:海豹+CTB,腾势D9,星际,比亚迪加速向上吗?

比亚迪研究报告:海豹+CTB,腾势D9,星际,比亚迪加速向上吗?_58汽车

2022年5月,比亚迪推出新车型海豹,预售订单迅速突破2万。海豹定位中型轿跑,基于e平台3.0,搭载CTB技术,提升续航和安全性能。与特斯拉4680CTC技术相似,CTB技术预示着电池系统集成化的未来。海豹在性能和价格上与Model 3竞争,展现高性价比。比亚迪还计划推出腾势D9,定位新能源豪华MPV,填补市场空缺。公司预计2022-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展现品牌向上发展势头。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刘虹辰)

2022年5月20日下午,公司正式发布新车型—海豹,并开始预售,截止到当晚22点预售订单即达到22637辆。作为今年海洋网的重磅纯电车型,海豹定位中型轿跑,车身长*宽*高为4800*1875*1460mm,轴距2920mm,基于e平台3.0打造,底盘前后分别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和五连杆式独立悬架。标准续航版和四驱性能版最大扭矩为310和670Nm,续航里程区间为550~700KM,价格区间为21.28~28.98万元。

1.1、首发CTB技术,高端硬件配置打造强产品力

海豹首次搭载CTB技术,续航更长、安全性能更高、利用率更高、成本更低。海豹是公司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首款车型,可使车辆装载更多电芯以提升续航,类蜂窝“三明治”实现电池系统结构强度的突破,刀片电池与车身的更紧密结合也令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了一倍。八合一电驱动系统实现更高集成度,其电控可负责充电时电压升压到700-750V,最高支持150kW直流快充。此外,更高的集成度的一体化设计也有效实现了公司降本的需求。

特斯拉基于4680大圆柱电芯打造的结构化电池技术(4680CTC)是行业内最早对外公布的CTC技术,今年将首先在特斯拉德州奥斯汀工厂的ModelY车型上实现量产。公司CTB技术与特斯拉4680CTC相似,电池包采用无模组设计,并将车身地板与电池包上盖板集成为一个部件;两者的区别在于,特斯拉4680CTC的电池包上盖板还集成了座椅支架,只保留后方横梁设计,而公司CTB并未将座椅支架集成在电池包上盖板上,同时保留三个横向钢梁来承受上方压力。整体来看,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两家车企,公司和特斯拉在CTC的设计思路上基本一致,在量产进度上也比较接近,这对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集成化演进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CTC(CelltoChassis)是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演进的重要方向,它直接将电池整合到底盘(车身)中,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电池包重量和空间、提升续航里程、降低成本使新能源汽车成本。我们预计,CTC将使成组效率达到90%以上,空间利用率达到70%以上,零件数量将进一步下降至400个左右。

2022年是CTC技术的量产元年,特斯拉ModelY、比亚迪海豹、零跑C01将搭载各自的CTC技术率先在行业内实现量产。我们认为,当前的CTC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CTC技术将于滑板底盘深度结合,除了电池系统与底盘的集成,电驱、电控、线控执行部件、动力域控制器等都将与底盘高度集成,从而进一步优化动力分配、降低能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开发周期等。

海豹四驱版首搭iTAC技术。海豹四驱性能版可选装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可通过高精、高频采样的电机转速信号感知路面和车辆情况,并通过电控系统在ESP介入之前就可对前后轴的扭矩进行精准输出,以确保车辆操控性和安全性。

海豹全系标配热泵空调,更高制热效率保证冬季续航。热泵空调在传统空调基础上,增加四通阀联通管路,使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功能互换并改变热量转移方向,从而通过“搬运”热量实现制冷和制热。在不同环境温度情况下,使用热泵代替PTC可节省约17%-52%的能耗。因此,热泵节能效果明显,在冬季用车时能够有效延长续航里程。

1.2、对标Model3,海豹具备出色产品竞争力

对标Model3,海豹具备出色产品力和高性价比。海豹后驱版和Model3后驱版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50km和556km,最大功率分别为150kW和202kW,后者在动力性能上更优,但前者在价格上低6.7万元,颇具性价比优势。在海豹四驱性能版和Model3全驱版的对比中,海豹的性价比优势更加突出。并且,比亚迪在产能上更具优势,可实现更短的交付周期。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当前Model3后轮驱动版交付周期为20-24周,高性能版交付周期为16-20周。

海豹主打性能与性价比,新势力车型主打智能软硬件。蔚来ET5和小鹏P7的整车尺寸与海豹相仿,为同级竞品。我们选择三款车型中在动力性能和带电量方面水平相近的配置做横向对比,可以看到,海豹在续航里程、最大功率、0-100km/h加速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在轴距和最大扭矩上也有不错表现,但价格却要更低。虽然当前新势力在智能化功能的体验上具备更大优势,但凭借出色的整车性能,海豹仍然具备较强的性价比,在20-30万元轿车市场颇具竞争力。

海豹更加年轻时尚,在目标用户上与汉EV形成互补。海豹与汉EV两款车型在价格区间及轴距均相同,但目标客群更加年轻时尚和个性张扬。在外观造型上,相比汉EV,海豹更加年轻、时尚、运动,视觉冲击力更强;在内饰设计上,海豹更加营造科技感和运动的分为,而汉EV则更加沉稳和商务。两款同级别车型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

参考汉EV历史月销量走势,海豹稳态月销有望超过2万辆。2020年7月至12月,汉EV销量在上市初期6个月里汉环比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后经历上半年的销量淡季后,月销量从7月开始新一轮环比提升,从11月到2022年4月月,月销量均保持在万辆以上(除2022年2月外)。我们认为,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高性价比,目标市场更加年轻化的海豹将取得比汉EV更好的销量成绩,我们预计海豹在2022年底前月销有望突破1.5万辆,2023年稳态月销将达到2万辆以上。

海豹是“比亚迪”品牌第三款20万元以上车型,将进一步推动品牌向上发展。目前“比亚迪”品牌下共有两款均价突破20万元的量产车型,分别为王朝网的唐系列和汉系列,海豹上市后将成为第三款,同时也是海洋网成立后的首款20万元以上车型。我们认为,海豹将成为推动公司品牌高端化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并有助于单车盈利能力的提升。

国内MPV销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连续回落,2021年始企稳。2011-2016年,由于中小商业的发展、MPV家商两用的定位,国内MPV车型销量由49.8万辆迅速上升至249.7万辆,CAGR达38%;2017年起,MPV市场需求明显下降,连续四年负增长,2020年销量已降至105.4万辆。2021年国内MPV销量企稳,销量105.5万辆,与上年基本持平。

低端MPV市场萎缩导致MPV总体销量下行。五菱宏光、宝骏730和风行菱智以其低廉的价格、家商两用的定位、可靠的产品质量,成为低端MPV市场的明星产品,2012年合计销量占比达78.9%,其中五菱宏光目前仍位居MPV销量排行前列。但2017年起,三款车型的销量开始快速下降,五菱宏光月均销量由最高6万辆下降到2万辆,宝骏730由3万辆下降到2000辆,风行菱智由1万辆下降到4000辆。我们认为,低端MPV市场快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有:1)短途物流逐步覆盖了采购和拉货业务,低端MPV的商用性降低;2)SUV快速迭代,在10万元价格带有更具性价比车型;3)消费升级,汽车市场高端化发展。低端MPV车型以工具性为主,在舒适性、科技感、品质感等方面竞争力弱。2021年国内MPV销量较2016年减少了144万辆,其中五菱宏光、宝骏730和风行菱智销量合计减少78万辆,降幅占比达54.2%,说明了低端市场的萎缩是MPV销量连续多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中高端MPV销量稳步增长,集中度提升。MPV车型因其内部空间大、商务家用均宜,天然具有高端潜质。2021年MPV销量TOP15中,售价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有7款,合计销量37.8万辆,同比+15.9%,合计市占率达35.8%,同比+4.9pct。其中别克GL8(2021年销量16.1万辆,排名第2)、广汽传祺M8(6.6万辆,排名第3)、艾力绅(5.2万辆,排名第5)、奥德赛(4.5万辆,排名第8)等高端车型的月度销量和市场份额均有较好的同比表现。

中高端MPV市场自主品牌相对空缺。从品牌分布来看,销量TOP15的MPV车型中,6款为合资品牌,全部为中高端车型,而自主品牌车型中仅有广汽传祺M8定位于中高端。我们认为,高端品牌MPV市场有望成为自主品牌实现高端化的重要突破口,对合资/外资品牌具备较强的替代空间。

新能源MPV车型少,新能源渗透潜力大。从车型来看,2021年销量TOP15中仅有艾力绅、奥德赛两款车型为HEV,纯电和插混车型缺位;从总量来看,新能源MPV车型渗透率逐步上升,但总体仍处在较低水平。2021年,纯电+插混MPV车型销量合计35096辆,渗透率仅3.3%,大幅低于乘用车整体15.5%的渗透率,新能源渗透提升潜力大。

腾势D9定位于“最好开的新能源豪华MPV”,将有效填补“自主+新能源”高端MPV市场空缺,并成为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重要推动力。2022年5月16日,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在股权结构调整后的首款量产车型——腾势D9正式开启预售。D9包括DM-i超级混动和纯电共6个配置版本,预售价格33.5-46万元,创始版车型预售价66万元。整车长*宽*高为5250*1960*1920mm,轴距3110mm,搭载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和e平台3.0技术,定位于中大型豪华MPV。我们认为,凭借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D9将以出色的产品力差异化填补自主品牌在高端MPV市场的空缺,并将推动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配置性价比凸显,有望成为国内MPV市场爆款车型。尺寸方面,腾势D9长、宽、轴距略小于岚图梦想家,但在高度上更具优势,相较于GL8、奥德赛、赛那则在长宽高和轴距方面全面领先;油耗方面,DM-i混动版百公里油耗5.9-6.7L,在主流车型中为中等水平,略高于艾力绅、奥德赛、赛那等车型;续航方面,腾势D9纯电版CLTC续航达600km以上,DM-i混动版最高则达1040km,已高于GL8、艾力绅、奥德赛等ICE/HEV车型,仅次于赛那1154km的续航里程;智能交互方面,D9配备了中控屏、双头枕屏、双扶手屏、双800万像素摄像头等智能交互设备,支持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配备了24个传感器的全方位感知系统。5月16日,腾势D9预售开启后30分钟内即收获超3000台订单;截止5月23日15点,预售订单达13680台。我们预计,腾势D9有望成为爆款MPV车型,对比GL8销量表现,腾势D9的稳态月销有望达到万辆级别。

腾势产品集中投放,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加速。在产品端,腾势规划未来一年内投放三款车型,并保持在三年内陆续投放多款新车型,最终形成涵盖MPV、SUV、轿车以及都市跑车等在内的产品矩阵。在销售端,公司将于线上采取全链路数字化购车服务体系,实现订单系统可视化,于线下提供腾势体验店、腾势中心、腾势MINI中心等多种模式。2022年腾势规划完成200家线下店布局,覆盖全国68个城市。我们认为,腾势将充分享受比亚迪技术赋能和奔驰协助支持,有望确立公司高端品牌形象。

2022年是公司新车型大年,公司有望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同时涨价&高端化助力,Q2开始盈利能力持续提高。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3、4116、5168亿元,同比增速为42%、34%、26%;实现归母净利润75、120、178亿元,同比增速为147%、59%、49%。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8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