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泰科、麦格纳、博格华纳、耐世特、盖茨、饰而杰、哈曼、特瑞科等企业在苏州园区汽车行业中颇具知名度。然而,这些企业内部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层管理者多为资历较老的员工,实际工作能力与职位不匹配,英语能力依赖翻译软件。公司内部竞争激烈,工程师的成果往往被领导占据。对于年轻人而言,这些企业可能只是作为职业发展的跳板,而非长期发展的理想之地。目前,由于产量下降,新项目减少,企业内部的“忙碌”往往是为了制造假象,以避免被裁员。员工们在这些企业之间频繁跳槽,但往往发现新公司与旧公司问题相似。虽然这些企业可以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但对于追求高薪、舒适工作环境和长远发展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知名的有博世,泰科,麦格纳,博格华纳,耐世特,盖茨,饰而杰,哈曼,特瑞科。
不过都不怎么样,里面不少中层都是干了有10年的老混子,有些甚至是大专和成人本科熬时间混上去的。挂个SeniorManager的Title,实际英语全靠有道翻译。人均内斗大师,顶级不沾锅,工程师负责干活,最后PPT汇报和功劳一定是领导的。年轻人去了基本上都是当炮灰,但很多刚毕业的反而觉得领导是在给自己锻炼机会,实际上都是领导当年玩剩下来的。
现在产量普遍不行,不像以前有那么多新项目,容易出成绩,今年能维持住这些量产项目就不错了。
所以这些老混子怕被fire,更疯狂地找活干,制造出一种很忙的假象,以便让上面觉得没闲着。搞各种所谓的改善,可是懂行都知道,改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然后用个Minitab搞点图,做个beforeafter的对比,就能忽悠住上面了。还有什么体系审核,然后openissue列个改善计划,排个duedate,你看活这不就来了。这一套拳法打下来,就算产线一天都不开,办公室的人天天都能忙到很晚才下班。
同事们只要不离开园区,基本上就在这几家厂反复横跳。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在其中一家干了几年后觉得翅膀硬了,然后跳到上面其他一家,但是进去没多久就发现和自己以前公司一样坑得一笔叼糟。此时要么选择二进宫(虽然都是坑,但是原公司业务还熟悉点,没有学习成本),要么就是离开园区。
来园区汽车行业当个跳板可以,这些随便一家都可以锻炼一下。但是想要高薪和舒服和长远发展,那就不要幻想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86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