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辆没有转向助力的车是什么体验?

开一辆没有转向助力的车是什么体验?_58汽车

无助力车辆的驾驶体验与有助力车辆截然不同。在无助力车辆中,驾驶员会感受到方向盘的重量,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或停车时,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操作。相比之下,液压助力系统通过液压泵辅助转向,使得驾驶员在保持方向盘轻质感觉的同时,能够更轻松地控制车轮。而电子助力系统则进一步简化了这一过程,驾驶员几乎感觉不到方向盘背后的车轮,方向的轻重完全由方向盘本身决定。这种体验类似于使用游戏方向盘,如罗技G27系列,其中方向的重量和反馈都是通过电信号模拟的。在实际驾驶中,无助力车辆在低速时可能显得笨重,但在高速时则可能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然而,这种体验因车型、驾驶条件和个人偏好而异,因此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作者在赛道上驾驶无助力车辆时,发现在高速弯道中车辆的灵活性有所增加,但在低速时则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操作方向盘。在日常生活中,无助力车辆在拥堵或坡道行驶时可能会更加费力,尤其是在需要频繁操作方向盘的情况下。尽管如此,无助力车辆在某些情况下,如跑山或赛道驾驶,可能会提供更直接的路感反馈,这对于追求驾驶体验的驾驶员来说可能是一个吸引人的特点。

看了这么多人关注,我就把区别写的更直观一点吧。先画个简单的图:

1.无助力:你可以感觉到方向盘是个很轻的圆盘,扭动方向盘就像在妞一个年久失修的大阀门。然后通过这个方向盘,你能感觉到后面有一个很重的物体再受你控制,也就是车轮。

2.液压助力:早期的助力方式,通过液压助力泵来协助方向机推动车轮转向。这个方向盘感觉没变,还是能感觉到是个轻质物体。然后后面那个重物,你会觉得变轻了,透过方向盘能更轻松的控制它的左右了。

3.电子助力:电磁助力、线控转向这类新型助力方式。你会觉得方向盘就是打方向的全部,感觉不到方向盘背后的车轮了,方向轻、方向重都是来自方向盘本身。如果玩过罗技G27系列的游戏方向盘,对,没错,跟那个感觉很像。像英菲尼迪的DAS线控转向,虽然也有传统机械转向轴,但是正常状态下都是用电信号来传递转向指令的,方向盘的重量都是模拟出来的,所以完全靠电控系统控制方向盘的重量,想要多少加多少,感觉到的只是方向盘的重量。

嗯,简单来说,有无助力的核心感觉就是这些,要说操控感觉、精准度,各车设定、开发目标、定位不同,那要另说。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感觉,每个人或许感觉会不一样。最后很多人都关注到车,在更新一张86吧,去箱根的时候拍的。

—————————————分割线———————————-下面是原回答

曾经在赛道里试过先开有助力的车再开没有助力的,而且是同一辆车。先说感觉吧,虽然速度起来后,方向会变轻,但是跟有助力的比差别还是有的,明显方向会重一些,晃动很激烈,比有助力的时候要灵活一点。下面要开始讲故事了(其实我就是出来秀图的。。。)我在考场地赛车驾照时,用的是菱帅改的练习车,全车拆空防滚架的那种。最后考试就是刷圈,刷之前会开个几节练习,2公里左右的赛道大概一节跑个5、6圈。大夏天的不穿赛车服只带头盔已经很热了,几节下来还好只是感觉热。

曾经在赛道里试过先开有助力的车再开没有助力的,而且是同一辆车。先说感觉吧,虽然速度起来后,方向会变轻,但是跟有助力的比差别还是有的,明显方向会重一些,晃动很激烈,比有助力的时候要灵活一点。

下面要开始讲故事了(其实我就是出来秀图的。。。)

我在考场地赛车驾照时,用的是菱帅改的练习车,全车拆空防滚架的那种。最后考试就是刷圈,刷之前会开个几节练习,2公里左右的赛道大概一节跑个5、6圈。大夏天的不穿赛车服只带头盔已经很热了,几节下来还好只是感觉热。

最后考试的时候在第二圈一个要借道路肩外面的高速弯借的有点多,直接滑出去了,外面就是一个大土坡,车子在剧烈的颠了几下后停了,因为从坡上颠下来了我就又开回赛道继续跑。后面的几圈感觉跟前面完全不一样了,方向盘特别沉,在弯道时抖的厉害,而且变灵活了很多。

最后回到维修区,跟教练说车感觉不一样了,他们打开引擎盖一看,原来是助力泵皮带断了,应该是推出赛道那一下给崩断了。当时我从车上下来大汗淋漓,都说我跟在车上洗了个澡一样,确实要比开有助力的车要累多了。最后我已经停不了车了,实在没力把车挪进车位里。当然除了跑赛道我也日常生活中开过一些没有助力的车,早些时候开过第六代Corollawagon,也就是AE86后面那代Corolla,最早的车主是某国大使馆的,机械方向,没有助力。

最后回到维修区,跟教练说车感觉不一样了,他们打开引擎盖一看,原来是助力泵皮带断了,应该是推出赛道那一下给崩断了。当时我从车上下来大汗淋漓,都说我跟在车上洗了个澡一样,确实要比开有助力的车要累多了。最后我已经停不了车了,实在没力把车挪进车位里。

当然除了跑赛道我也日常生活中开过一些没有助力的车,早些时候开过第六代Corollawagon,也就是AE86后面那代Corolla,最早的车主是某国大使馆的,机械方向,没有助力。

有一次开着去798,一路上都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就是在堵车时,尤其是坡道上慢慢走的时候,比较累,方向盘又死又沉,但是速度起来了就立马换了一个感觉,会灵活起来,但是还很重,最后到798才是噩梦的开始。

去过798停车的应该知道那里面路又窄人也多车也多,停车场也特别拥挤,慢慢挪到停车场已经累爆了,停车的时候因为去的晚基本没车位了,所以要停在一个角落里。一辆没有助力、没有倒车影像、雷达的大屁股Wagon,我只想说穿戴整齐整理好发型的我停好下车像是刚跑完步一样,满身大汗,衣服也汗湿了…..诶。还有就是在日本的时候开NSX,90年代初的日本跑车,鉴于对操控的执着本田并没有给这个全日本售价top3的跑车装什么助力装置。

去过798停车的应该知道那里面路又窄人也多车也多,停车场也特别拥挤,慢慢挪到停车场已经累爆了,停车的时候因为去的晚基本没车位了,所以要停在一个角落里。一辆没有助力、没有倒车影像、雷达的大屁股Wagon,我只想说穿戴整齐整理好发型的我停好下车像是刚跑完步一样,满身大汗,衣服也汗湿了…..诶。

还有就是在日本的时候开NSX,90年代初的日本跑车,鉴于对操控的执着本田并没有给这个全日本售价top3的跑车装什么助力装置。

不过不得说它的方向盘感觉跟开Corolla和菱帅时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先说一样的地方吧,重是肯定的,低速累死人,开快点会轻松些。

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前面说的那两款车速度起来后会感觉到很大的矿量,NSX的方向会比较紧致,根据油门的开度,能感觉到前轮抓地感的变化,因为是跑山,所以印象比较深刻。跟NSX有同样感觉的还有AE86。

开86跑山也是累的够呛,上坡的时候,在坡道上掉头,停车特别费劲儿….不过下山时候就不一样了,车子超级轻,快了很多。跟STI追逐了一会儿,方向对路感的反馈跟NSX很像,尤其是在弯中轮子要突破极限的时候(原厂86极限超级低),在转向的时候那种传递是机械的碰撞,我不知道怎么拿语言来描述,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样,但只要你跟助力的方向盘一对比就知道不一样。

就是重量并不是来自方向盘本身,你扭动方向盘是可以感觉到它是个轻质的物体,但是能透过方向盘感觉到前面有个很重的物体在受你操控,这种感觉很真实。但是你要开一辆助力转向很科技的车,即便有一定的路感反馈,你也觉得你是在操控一个方向盘,那种感觉。

以上是自己开无方向助力车型的一些个人感觉,有不同意见者欢迎交流。。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8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