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提供了便利,但并非万无一失。车主表示其能有效减轻驾驶负担,但在面对静止障碍物、前车急刹及压线等情况时反应较慢,存在安全隐患。此次事故虽幸得防撞缓冲设计保命,但仍警示驾驶者需保持高度警惕,不可完全依赖辅助系统,尤其在疲劳或视线不佳时。自适应巡航虽好,安全驾驶意识更为重要。
11月17日更新,保险联系我了叫我三者签字,赔偿25万5,应该就是这个25万5的防撞缓冲设计结构留了我一命了,以后开车不飙速度了,高速宁愿开100左右了,还是稳点好!
————————————————————————
11月15补充,后面去医院复查查出来还是受伤了,胸椎轻微骨折,目前已经家里躺了半个月,感觉已经好多了,就是坐立久了后腰脊椎感觉有点疼难受,医生说是两个月恢复期,这点小伤对我真的是非常幸运了!
————————————————————————
补充更新:有人质疑120追尾还能没事活下来,这里解释下,包括后来也查询了相关资料。
由于工程车是静止的,所以acc在碰撞前不能识别静止障碍物,所以acc一直没有减速这点我是确认的(自适应巡航跟车距离设置了最大)。但是在最后碰撞一秒钟防碰撞系统有介入了,但这时距离就3、4十米了,对于车速120感觉就是一瞬间的事,实时碰撞速度感觉在90-100左右。
为什么能够活下来,因为这个工程车就是防撞设计的,专门保护前车,保险说这工程车内部结构复杂,基于一次性设计,定损了25万多。也庆幸自己去年买车前看了中保研的碰撞实验,才选择了雷凌,丰田车进入中国没有减配,换成大众的话我可能就被爆头了。
————————————————————————
血淋淋的经验,记录2020年10月26日,我可能终身难以忘怀的一天,死里逃生,差点拜拜!
预约的10月26日10点半到上海办事,查了下次日早上从杭州出发大概需要3个多小时,所以原计划设的5点闹钟起床开车去上海。
不过晚上却睡不着觉,1点左右下楼吃了点宵夜,然后开车出发,2点左右到嘉兴服务区,上了个厕所,想着上海停车费贵,就决定在服务区休息下,闹钟设成了6点半。
早上6点半醒来,上个厕所开车出发去上海,早上7点多发生了终身难忘的一幕,在沪昆高速靠松江附近以120的速度撞上了停着的工程车。
事故的原因,高速上启动自适应巡航跟车,定速120,前车突然变道,巡航没有反应还是以120速度前行,撞上了停在前面的工程车,撞上前瞬间雷达滴滴了两声。
滴滴的时候自适应巡航应该是有启动刹车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事故的原因:1工程车在最左车道作业,静止不动且没有在后方设置路障,交警来的时候是说作业完成正准备撤离。2高速已经习惯使用自适应巡航功能了,有点放松。3视线集中在前车身上,没注意到更远视线,前车变道闪过去了,到我就反应不过来了。4晚上休息不是很好,早上的时候有点犯困,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5开到最左车道上去了,一般我都是开左侧第二车道,沪昆高速松江这一段四车道变三车道,有不少慢速货车占了中间车道,我就跑到左车道去了。
实践得来的经验,自适应巡航很好,但是高速上各种突发事件很多,不能完全依赖巡航功能,开车还是要精神高度集中,千万不能疲劳驾驶。
自适应巡航的问题,1刹车慢,多次实践都是这样,自适应巡航会比主动刹车反应慢,有几次跟车遇到前车急刹,自适应巡航先滴滴提示,然后自己急踩刹车,自适应巡航跟着踩刹车,而且自适应巡航踩的刹车比自己踩深。2遇到静止障碍物不顶用,本次教训也给大家带来了宝贵的经验,高速上自适应巡航发现静止障碍物再自动踩刹车的时候已经晚了,速度快点基本必撞。3遇到前车压线的不能完全识别,遇到过几次旁边车道的前车压线过来,自适应巡航不能完全识别,不减速。
还好人没有大碍,有点擦伤出血不严重,主要还是肚子和腰疼,做了核磁共振,医生说没事,可能是肌肉拉伤,现在躺着还好,就是坐立和走着疼,特别是躺着起身份时候特别疼。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