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的理想工作温度通常在85-95摄氏度,对于某些高性能发动机,这个温度可能高达100摄氏度以上。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发动机的各个部件配合得当,燃油燃烧效率最高,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佳。然而,如果发动机温度低于这个范围,就会出现所谓的“过冷”现象,这同样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发动机过冷时,润滑油的粘度会增加,导致润滑不足,加剧部件磨损,并增加功率消耗。同时,燃烧产生的水蒸气会凝结并与酸性气体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加速对发动机部件的腐蚀。低温还会导致机油性能下降,实验数据表明,低温下发动机的磨损可能是正常工作温度下的6倍。导致发动机过冷的原因通常与冷却系统有关,可能包括:1. 恒温器故障,导致发动机温度无法正常上升。2. 冷却风扇故障,可能使发动机过冷。3. 快门故障,如果一直卡在最大开启位置,会影响发动机温度。4. 水温传感器故障,错误地显示水温过低。因此,驾驶员应密切关注仪表盘上的各种参数,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并处理,以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车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85-95之间,一些高强化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可达100以上。当发动机在此温度下运转时,各部分的配合间隙正好在设计范围内,燃油在燃烧室中的燃烧状态最佳,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高于这个温度,我们称之为发动机过热;如果低于这个温度,我们称之为发动机过冷。发动机过冷或过热会极大地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很多人只知道发动机过热的危害,却没有特别注意发动机过冷。甚至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发动机过冷。当发动机过热时,仪表板上通常会发出警报。但当发动机过冷时,车外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仪表盘上也不会有报警,除了水温指针指向较低的位置,开车时也没有什么异常。但实际上,发动机过冷对发动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发动机温度低时,润滑油粘度高,会导致局部润滑不良,加剧零部件磨损,也增加了发动机的功率消耗。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与酸性气体结合形成酸,加剧对车身和零件的侵蚀;摩擦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等)的油膜由于低温和机油的稀释而被未汽化的燃油冲洗,加剧了零件的磨损,机油的性能下降更快。实验数据显示,发动机在低温下的磨损是正常工作温度下的6倍!当发动机温度为40~50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下降25%,油耗增加8%~10%。所以发动机过冷会大大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但短时间内看不出来。
那么什么因素会导致发动机过冷呢?由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是由冷却系统来保证的,所以发动机过冷的故障应该从冷却系统来找。
1.恒温器故障。恒温器关闭时会导致发动机过冷,开得太早则发动机温度不容易上升,导致发动机过冷失效。
2.冷却风扇出现故障。冷却风扇的作用是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加快冷却液的冷却速度。如果冷却风扇在发动机启动后一直运转或者只要启动就以最高转速运转,或者两个风扇同时启动,发动机就会过冷。
3.快门故障。打开后,所有的空气都能流过散热器,散热强度高。关闭时,空气无法流过散热器,散热强度低。如果快门由于某种故障一直卡在最大开启位置,发动机温度会升得太慢或者水温会太低。
4.水温传感器有故障。如果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发动机水温低故障也会显示在仪表板上。
所以不要对发动机的过冷沾沾自喜,以为只要不是发动机的高温就可以了。开车时,要随时观察仪表盘上的各种参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检查处理,避免小故障变大,影响汽车使用寿命的问题。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9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