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Y、极氪001和福特Mach-E,我到底应该选哪款?

特斯拉ModelY、极氪001和福特Mach-E,我到底应该选哪款?_58汽车

对比特斯拉ModelY、极氪001和福特Mach-E三款电动车,各自定位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消费取向。特斯拉以减法定义自己的产品理念,侧重于成本和效率,极氪001则在硬件创新和丰富配置上做了很多加法,而福特Mach-E的内外设计和智能化方面更加注重长期使用的幸福感。在选择车型时,建议先试驾极氪001和Mach-E,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做出决策。最终选车要根据自己的驾驶感受和长期使用需求来衡量,软件上的小Bug不应成为过分考虑的因素。

朋友,你的问题在于要求太散、纠结太多了。我总结一下你这一系列操作背后对车的需求吧:

看ModelY——对内饰工艺材质有要求;

看极氪001——对性价比、软硬件细节有要求;

看MustangMach-E——对外形和操控有要求。

题主把选择范围圈定在ModelY、极氪001和MustangMach-E三款车,还有一种电动车买家的普遍心态:我都买电动车了,干脆买个开出去能让别人多看两眼的。其实这三款车的产品思路差异很大,是三种不同的消费取向。

早在ModelY国产之前,北京Model3每天排大队上牌就成了车管所一景。ModelY国产后,特斯拉两款车的销量可以说傲视群雄。应该说特斯拉是目前唯一一个取得“潮牌”成就的汽车品牌,也直接表明了品牌运营的价值。

然而最可怕的还不止品牌,特斯拉在品牌形象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做减法,设计、研发、生产以成本和效率为核心目标。其实特斯拉不但拥有“潮牌”的销量,还享受着其他车企羡慕的单车利润率。其实Y和3的产品思路基本一致,就是以成本为导向的典型代表,这一点是目前其他车企学不来,也不敢学的。

表现在产品层面,就是特斯拉可以定义自己的玩法。当其认为仪表盘不是必需品时,他就敢砍掉仪表盘;当其认为物理按键是累赘时,他就敢将95%的功能集成在车载大屏上面,包括外后视镜调节。我想,题主认为ModelY的内饰“简陋”大致来源于此。

多数车企是在产品上做加法,从而提升竞争力与销量;特斯拉不同,他是先有了人尽皆知的品牌,然后从底层做减法(非贬义),直接告诉用户“选了我就该接受我的所有”。绝大部分模仿特斯拉的品牌,也只是模仿了他的皮毛,产品深层还是在做加法。

单就“做加法”而言,新品牌中一款很典型的车型就是题主下了定的极氪001。它拥有同价位车型中优秀的硬件和创新,少有的宽体车身,空气+电磁悬架下放到36万元,比电吸门更炫酷的电动门,后排座椅加热,30万给到MobileyeQ5H的集成化辅助驾驶技术。从“买到就是赚到”的角度看,其实极氪001是三款车里对买家最友好的,把加法做到了无以复加,背后得益于吉利强大的供应商议价能力。

在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下,提主还是被劝退了,原因是车机卡顿黑评、电动门夹腿和减配。深层原因我认为在宣传,因为极氪的宣传采用了先平台后产品的策略,题主下定前和下定后的落差感也来源于此。SEA浩瀚架构在高压充电、人机交互、高级辅助驾驶、车机生态等方面都有领先且长远的规划,把受众的期待拔得非常高,而后期浩瀚的一部分技术亮点并未搭载到极氪001上面。这个过程容易让期待001的潜在用户感到失望,再加上后期诸如芯片短缺、供应商等方面的因素,给了人们减配的感觉。其实不光极氪,国内所有采取先平台后车型宣传策略的厂商,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误解。

极氪001的加法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成熟型加法,比如别人没有后排座椅加热,我有,这个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另一个是创新性加法,例如电动门,不是加一个电机那么简单,而是要配合传感器和一系列复杂的算法,从而规避电动开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重情况。因此像题主所说的夹人、车机卡顿,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后期OTA持续优化。

特斯拉用减法定义自己的使用方式,极氪用加法参与到30万元的市场争夺,同样是做加法,传统品牌是最吃亏的。基于母品牌的体量和基调,Mach-E在宣传层面没法像大声疾呼,许诺未来。更深层的原因是,一项新功能从市场调研到立项再到功能描述、预研、测试、量产,要经历重重“困难”,很多好的点子出于安全冗余等原因,终究流产。

现在题主主要纠结于极氪001和Mach-E,这两款车既有重叠,也有差异。重叠体现在两款车有比较相似的车身形态,同样追求驾控感受,也同样有智能化加持。而他们的差异,我拿车门这个细节来讲。

极氪001采用的是电动门开合(需选装),其创新在于大大提升了每次乘员上车时的仪式感,进而提升车辆的互动属性和社交属性,毕竟别人做自己车的时候更有面子,对于影响购买决策非常重要。当然如前所讲,电动门要想把体验打磨好,是需要一系列软件优化的。

同样是车门创新,Mach-E却做成了“电弹门”。将传统的机械门把手换成一个L型小把手,同时在车门下部设计了一个电动的“击锤”,每次开门,击锤会把车门顶开。这样做实现了以下效果:

击锤的力度非常大,但并不会伤手,因为行程只有几毫米。不同的开发思路造就了两款车不同的表达:极氪001希望让车主每次开门心里都美滋滋,Mach-E则是希望极端情况下不让车主狼狈。相比之下,显然是前者的创新更利于传播(想想ModelX、高合HiPhiX),而后者的好处只有车主长期使用才能体会到。

还有前备箱,大家都在努力挖前备箱容积,Mach-E不但能提供巨大的容积,还把前备箱定义成储物干湿分离的湿箱,买了挂汤带水的东西或者生鲜可以放前备箱里,有专门的漏水孔。

智能化方面,Mach-E是国外品牌在国内生产销售的车型,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国内的语音、内容、导航合作伙伴,一起搭建智能车机。综合体验下来,可以做到让司机上了车后不再依赖手机,屏幕操作顺畅,语音的反应慢了一些,识别率没问题。和极氪001一样,Mach-E也支持OTA,所以你现在纠结的卡布卡顿啊黑不黑屏啥的,不代表自己买到手的车也是如此。同样的,Mach-E的车机系统也会随着后期使用,进一步优化交互,甚至提供新功能。

我建议题主一定要先试驾极氪001和Mach-E之后再做考虑,这两款车我个人更倾向于Mach-E提供的驾驶感受,对于普通人而言,它的坐姿比轿车略高,视野更有保障。动能回收对于初次接触电动车的人而言更像汽油车,当然也可以后台设置回收力度。即便是单电机后驱版,Mach-E也能体现福特做运动车的底盘功力,车辆在路感支撑与舒适性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老少皆宜,上车都能快速适应,同时还能让对驾控有要求的人释放激情。极氪001个人建议直接考虑空气+电磁悬架,要么顶配要么选装,没了它这款车的惊艳会少很多。

总的来说,极氪001是颜值+外秀,社交属性强烈,话题性高,创新功能被吐槽也可以理解;Mach-E是颜值+内秀,很多硬件设计能提升长期相处的幸福感。智能电动车是成长型陪伴,所以不要太顾虑软件上细枝末节的Bug。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9929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