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零跑C11性能版SUV试驾:后悔没买这个版本

【标题】零跑C11性能版SUV试驾:后悔没买这个版本_58汽车

【导语】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参加零跑C11性能版SUV试驾活动后的感受,以及对车辆颜值、音效、动力、续航等方面的评价。同时,作者还分享了自己的选车经验和理念。【正文】大家好,我是这次零跑C11性能版SUV试驾的参与者之一。在试驾过程中,我对这辆车的颜值、音效、动力和续航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首先,我们来说说颜值。零跑C11这款车的外观设计非常吸引人,圆形的车身元素让我想起了甲壳虫,非常可爱。车身颜色方面,我觉得黑色和银色都非常时尚。此外,车辆内饰也非常有特色,尤其是中控台的设计,让人感觉很有科技感。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音效。零跑C11搭载的音响系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这个音响系统是由法国调音师调试的,所以音质非常出色。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音响设置,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说到动力,零跑C11搭载了两台高性能电动机,最大功率达到450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秒左右。这样的动力表现让我非常惊艳,尤其是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加速的感觉非常爽快。不过,由于车辆重量较大,制动性能也相当不错。续航方面,零跑C11的电池容量为70.9kWh,官方公布的NEDC续航里程为610公里。虽然这个数字与一些竞品相比略有不足,但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零跑C11未来的续航能力还有待期待。最后,我们来说说选车经验和理念。在我看来,选车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比如空间、空调、上下车方便性、乘坐舒适度、搭载能力和续航里程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对我来说,零跑C11的空间、空调和乘坐舒适度都非常出色,而动力和续航则达到了我的预期。因此,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会考虑购买零跑C11性能版SUV。总之,这次零跑C11性能版SUV试驾让我对这款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虽然我还没有购买这款车,但我相信它会成为我未来购车的候选之一。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不妨去试驾一下,看看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和期望。【结尾】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分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欢迎随时留言讨论。下次再见!

我是买了一台零跑C11的SUV,然后刚刚参加了厂家举办的性能版试驾活动,敲下以下的这些文字的感想,总结一句就是后悔没买这个版本。(文中有部分照片,是在零跑的官方网站发布的图,是主办方的摄影团队拍摄的,我借用来弥补我的拍摄不足)

先看上图这性感的屁股。这是我试手的车,下面那台是我自己的车,还是有一丢丢区别的。

我表达力不好,下面有图有真相,还是要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让我体验一下车队的试驾,因为车的试驾就试得多,车队的试驾,还是第一次。

车队真系好靓,可能其他车队也会好看,只要都是同一个种类的车,外形一致,组队上街,都会有这样的震撼感。直接上图,C11的车龙在高速路上,真滴就欠缺一个上帝视角,高空的俯拍,车队慢开,清一色性能版,一定好看。满足感会即刻拉满,这车颜值好。文章偏长,我会从颜值,音效感知,动力感受三方面来分享我的感受,但是我怕自己啰嗦,大家可以跳开至想看的部分。

颜值:

零跑C11这车,击中我的审美,是对圆形的应用,全车内外,对圆形元素的应用非常多。前后上下左右里外全方位呼应。汽车的工业设计,是在严苛的命题框条之下,协调功能性问题,加品牌赋予的个性化,所以车的外型,都有它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也精准捕捉特定的人群,车外形就并非讨好所有人,说人话就是各花入各眼。好不好看其实系个人的感受。美,没有唯一的标准,我觉得美不代表你也会觉得美,你喜欢“徐悲鸿”,也不影响我喜欢“达利”是两种唔同的美。好像凯迪拉克,就是对方形,线条感有执着的追求一样。C11就是圆,圆圆碌碌好吸引。坚持圆润,无论车灯,车内饰,车外形,轮廓都是好圆。所以我第一眼见到它就喜爱上了(甲壳虫也好可爱)。颜色上亦都算大胆,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有机会再单独颜色部分延展讲。这次和试驾会亮相的车内配色,还有一款新交付的深棕色配色,我个人就不太感冒,也会有喜欢的人。(中意就中意,唔中意仲讲乜卵都晒气)

音效:

OTA升级之后,音效的调试,据工程师说,一个法国的调音团队,去调试音效,给车内原有的硬件设备做精细化音量输出调整,花费是千万级别。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我肯定是属于外行人,只看花了多少钱,啊哈哈哈哈,别笑我肤浅。

我对车喇叭的形容,有左右声道,能响就可以。至于低音劲,高音圆,中音稳,是梁朝伟的经典台词,是讲音效的感官描述。但感受这东西,用文字来形容,只能片面,还是只有听过声音,才能有真实感受。同一只音乐,以不同形式输出音量,反正技术层面的我也不懂,也讲不好,听到区别的那一刻,一个字,哇……。

那请法国人做音效就特别对了,法国人,自由散漫,浪漫感性是人生追求,讲感觉,是他们写进基因内的特质。车的不同层不次的音效调试,邀请法国人做,大概率会做得好。举个例子,纵观现在的音响世界里存活的品牌。能排入顶尖第一梯队的,法国,德国,日本的,德国和日本的,技术优势,工匠精神,任何事情都讲究数据精确,不差毫厘。所以第一梯队有德国和日本都不奇怪。另类的是法国品牌,他们不看数据,不研究精细化,就给你整感觉的,啥子都按感觉来,追求各种不同木质音箱,感受声音反弹效果,震荡吸收……,不扯了,反正C11这次升级,升级后,车内提供六种不同的层次选择,有选择就感觉好丰富了。

已经提了车的车友,一定知道我讲的是什么,未提车的车友,4s店欢迎你,现场去感受吧。提车一定要OTA,对于车厂,花了千万去调音。这账目应该这么算,车卖1万台,平摊到每台车的花费也就一千块钱。对于车主,一个OTA升级,车就多了一个起码花几万块才能达到的音效享受效果。这买卖值,双赢,众筹买个高配,不对,厂家没有另外加收钱,车卖得越多,厂家这花费就越值得,对于车友,这因质就是免费升级的。所以没有升级的车友赶紧升级,不要错过千万级调音。

其实现在电车竞争日催激烈,一个车厂有什么服务提供,与别的车厂拉开差距,关键还是找到用户的实际使用痛点。在声效这个部分,零跑厂家已经先一步预装好足够数量的硬件(喇叭数量)再下血本去调音,对于选择零跑的车主,就可以感受千万级别的调音享受。好抵(一蚊一只鸡)升级后,可以细分到只58汽车驶一人时候的使用场景,前排有两人场景,前后排均有人的情况下,这声音的共鸣位置都不同,也就是声响的高度,宽度,厚度,广度,不管什么度,就是早更新早享受。

性能:

要讲性能一定离不开加速、马力、扭力。估计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有很多车主提车,不过没有多少是性能版的车。在店内或车展上,也就只是看看红色车标,其余的功能,跟510版本和610版本也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说马力这个东西,只能在路上飙一飙才有感受,数字只是数字,360匹马力和540匹马力,又真的只是数字不一样,

我对车本来句就不是很熟。平时见到燃油性能车的最大几率是在停车场,属于无感,听盆友们说如果没有百来万级别的车,就不要提什么性能。别看品牌,只看价格最直观。它加速时候,会有放炮一样的轰鸣声,就像是呐喊着,我来了,我又走了,留下寂静的街道。我也特别讨厌在停车场放炮的性能车,吵死了,知道你有钱,能小点声么?你有钱跟我又没有关系,大概就是这感觉。

然而今天我们讲的电车,基本在0~50提速,是飞快。城市道路,限速60的情况下完全够用,不输给燃油性能车,那这次有这机会,让尝试540匹马力级别的车,还可以在高速道路上跑,那就真的要试一试,平时开车真的没啥机会试,我自己的车有一半动力的后驱版本,已经挺惊喜。这次重点试试提速能力,来个0到100公里(时速)的加速。。。。。。等等,这事在高速路上不现实,不合规啊。那就试个50加到100公里(时速),合理了,上脚。

毕竟只是文章,我表达能力又有限,即使图文并茂,后续,我将视频上传我的抖音号上,大家能直观感受。(一起坐车上的小伙伴给我录了视频)。。。。。哎。。。。。(需要编辑一下,编辑不是我的强项啊,脑壳疼)

讲回试车,我初步感觉,50加到100公里(时速)就只是一到两秒左右,车辆满載4人的。整个加速过程,后排的小伙伴,就说了一句:‘哎~Wocao’就已经到了100公里(时速)。踩油门的脚,落脚即到达,就是这么短。动力没有延迟,一踩就有。就是动力反应得很快,不像油车那种动能传输工作上的延迟感。(讲的我好像也开过油车一样,不是的,我没有开过油车,就考车牌那会儿开过,就有那么点迟疑的感觉,也不排除就是车差的原因,是否豪车都么有延迟感,我不确定啊,勿喷我)

反复试了几次,平均速度应该都是2秒以内。不过这种极限尝试,真的不需要经常试,对后后排的小伙伴并不太友好,由于动能快,前排小伙伴们,还能有个准备,扶着车把。后排小伙伴的感受,就不单只是推背感了,被推了前仰后翻人像风筝这一点都不夸张,毕竟五百多的马力,一瞬即推,那简直就一武林高手,给你施展隔山打牛绝活一般。

高速公路上有限速,再怎么牛的车都不能违规驾驶,不超120是底线,我就不敢再往上提速了,它澎湃的动力还远远未到顶。以后有机会跑赛道,就试下冲200公里的加速感受。

0~50公里的提速,我自己的车感觉已经挺好,性能版,由两台发动机,五百几匹的马力,同时一齐发力,将你往前推,追求速度感的朋友,安排上啊。

好嗨!

这五百多匹的马力,20来万就能拥有。尝试过之后,就欲罢不能。虽然说一分钱一分货,那即使我缺的就是那几万块钱的人,我做个分期付款消费贷,5年分期,每个月也就多个大几百块的,虽然说用的机会不多,但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需要的时候,说来就来。即使车上是满员5个彪形大汉,加上运载满满的物资,也能轻松提供推背感,隔山打牛啊隔山打牛,这牛它不属于我,我能不后悔么?对吧?

看看动能选择配置表,对比一下普通版和性能版的差别。普通版就三个选项,性能版有四个选项啊!然后一大波调整是8.5版本OTA版本。厂家的话,这个版本如果调试没有问题,以后会逐渐推送给车主安装。

这次跟厂家工程师们唠嗑,还听到一些小消息,车刚上市的时候,车的底盘调教是偏硬一点,说是这样的话,路面反馈的状况,驾驶者的感受会更加清晰。后来陆续车辆交付,车友们普遍都反馈,觉得这底盘用料那么好,又什么前双A叉臂,又什么后五连杆连杆,避震都做不好,觉得坐车舒适感差。因此在第二次第三次OTA升级之后,个底盘的调教就是现在这个硬度,偏软一点。至于究竟是用软件OTA,还是你首保的时候直接4S店调的,这我就没问了我也不懂,讲技术怎么实现,真的不清楚啊,至于能否按需调教,是否可以选择,以后会不会将车的底盘调价调翻高,估计也是我们车友说了算,我们的声音,厂家是愿意听取的。再次强调,底盘这块我不会区别,期待其他懂行的大神指教。评论区上聊一下,我对这个范畴的知识储备是完全空白,所以如果我讲错呢,欢迎大家指正啊。

那么还有听到一个消息,就是C系列车系,厂家可能在考虑增加增程式的车辆,用汽油+电池的两套系统,加油也快,用电更省,用这个技术方案再增添零跑汽车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反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厂家把菜品都整齐了,消费者爱啥选啥,别人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先做,全链路全品类布局。想法很宏大。

(开完呢个性能版后就无尽后悔,点解自己一定要悭个几万元,同普通版区别只系在于分期支付,每个月多大几百元。唔好问我系咪咁值?开车要有追求,追求速度,追求平稳,安全,操控性。的确,可以的话,我全部都想要晒。二十几万车当八九十万车洗,电费,同油费比,每年又省个一万几千,百公里电耗大概也就7分钱到2毛,油,哎~~~~唔讲啦。后悔到H&I咁)

开车,安全第一。舒适第二,速度嘛,往后排。赶时间就早点出门,时间计划好了,没什么需要赶的,汽车只是代步工具。市政路绝大多数开30~60公里(时速),上高速也就开到80~120公里(时速)。

电动车的发展,提高了动能输出的效率,加速快了,减速制动的的功能还没有改变,还是旧有的制作工艺水平。有任何突发事件,留给人的可控时间已经非常短,特别是电动车,人是来不及反应的,无论系刹车制,还是把车变向变道,整个车辆控制系统,跟油车并没有差别,高速之下轮胎承受的压力,都是成几何级数增加。所以,超速开车才是危险。爱惜生命,远离超速驾驶,说到这,这台车的制动系统,我也不是很了解,反正,我是安全第一地驾驶,路上,还没有试过踩不停的状况。

SUV使用场景是家庭用车,空间必须是够用就好。一家大小,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然后我家还有两只宠物狗,尾箱也要够大。除了车内,车外向上也要有延展的空间,

南方用车,长江以南,基本上冷天就几天,热天超过半年。乘车后排的制冷是选车的重重中之重,我亲测20万以下的大多数车型,C11这台车,我不说前排,单看后排的空调制冷能力,制冷的速度绝对能排入前三,南方的娃绝对艾斯,包括乘坐后备箱的毛孩子,正午2点后出门,路途上也还能听到打呼噜声,证明睡得安稳。老人上下车要方便,车门踏板高度要适中。座椅要舒适,软硬也是要适中。这样,久坐才不会觉得太累。

续航能力,就没啥好说的,现在的电池能力,迅猛发展,今年前普遍300-400公里续航,现在都快被市场淘汰了,即使是500-600,现在也只能说是适中。照电池现在的发展趋势,破千公里续航,估计也是不久的将来的事情。而至于电池的种类,无论是三元里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对于南方的娃,就是都可以。

一家人出门,家里的孩子和毛孩子都带上,带着父母出外溜达,能局限你走多远的,不是续航能力。你就想想要带的东西有多少?搭载的帐篷,桌子椅子,帐篷天幕营地车,炉具餐具。干净水源,食物食材,能考虑这丰富的基础,是车载的空间。

我记得自己看过一些车。注意,是一些车,不是一台车,它们为了标称车的续航数据有多高,超600续航,外形美观,满心欢喜去试车,就会发现,整台车子,牺牲的就是空间,车架子,整体小一号。而且所有车件,能选轻的,绝对不挑重的。能用塑料的,绝对不装金属的。所以整台车,就是轻很多,车架子整整小了一圈,说是SUV,感觉就是稍微胖一点的轿车。简单的道理,车轻了,续航的公里数自然就多了,不负重嘛。所以说,看车,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再去看数据。数据好看,不代表真的实用。牺牲了车的空间是一去不复返,以后真正用车就后悔,各种不舒服,空间越大,可扩展性越大。然后按我这个逻辑去选择,最后我应该选一台面包车,整个方正。空间绝对足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次的试驾,认识一个车友的口头禅,车无完车,够用就好,留点提升的空间给厂家去追求。(又要老婆靓,又要嫁妆平,呢个系唔现实嘅)好啦,今次的分享就到这结束,如果有什么讲得不对,欢迎大家指正,谢。

我所谓的够用选车选项的排序:空间》空调》上下车》乘坐感受》搭载能力》续航能力。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99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