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汽车行业有望迎来消费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及芯片短缺缓解,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总需求依然旺盛。同时,国家精准施策促进消费升级,海外需求旺盛也助力汽车出口增长。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轨道,补贴退坡影响减弱,共同推动汽车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问题涵盖行业较广,也有各板块行业发言论述,本篇内容主要从“汽车行业”为出发点。
先回答问题吧:我认为2022年汽车板块将趋于利好,有望实现“消费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数据表明道,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
总的来说,2021年为中国汽车行业开了一个好头,我国汽车产业也向世人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然而,2021年的成绩或是2022年的车市发展利好局势的缩影。
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5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球第一。经过这些年的新势力车企的努力、政策的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达到世界范围内最为完善的水平。
从产品上来看,新势力新能源产品供给丰富多样,全面覆盖多尺寸乘用车,舍得用料、用心造车,逐渐的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从“试探消费”转为“放心消费”,购车人群绿色消费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逐渐的成为国内亮点,成长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
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1%,继续高于11月份,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6%。
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8万辆和53.1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2021年12月,从细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单月产销也刷新了历史记录。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2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1倍。
中国品牌乘用车、乃至我国汽车工业,现阶段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期间也有很多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抢抓新发展机遇采用一系列的并购、合作等动作,加速缩小了与国外优势企业之间的差距。
譬如在某价格区间的中国品牌乘用车部分产品,完全可以和合资品牌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
2021年中国乘用车依旧保持2000万辆以上规模
国产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已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承载着情感需求,以高级别、豪华车为代表的高端车受到追捧。
目前,乘用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时代,以前靠低端市场、低价位赢得消费者的模式将不复存在。
另外,90后与三四五线消费群体逐步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当代人消费观念超前,敢于提前消费,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容易接受贷款购车,因此对汽车市场构成利好趋势。
2021年,高端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高于行业增速14.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2%,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
另外。
中汽研表示;2021年,汽车生产企业共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出口一直在100万辆左右徘徊,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得益于
中国品牌转型升级形成优势,且供应链相对完备,可为海外消费者及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新动能,中国汽车产业出口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在迈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由上述数据来看,前几年的车市低迷景象在2021年12月份明显好转,一切都已增量形式出现在了数据报告上。
2022年车市有望迎来消费升级,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保障了汽车市场持续增长。
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的经济形势,将有力地保障我国汽车消费持续的增长。
二、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总需求依然旺盛。
近十年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引领下,汽车产业新技术不断突破,汽车企业提供的汽车产品较好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
三、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趋于稳定,疫情对国内汽车市场影响趋于弱化。
疫情之初,各行各业面临停工、脱产等影响,但现阶段,我国疫苗接种基本普及,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包括应对方案的成熟、应对措施精准,疫情波动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已经逐渐降低,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对于汽车市场的影响和前两年相比会进一步弱化。
四、伴随芯片短缺逐步缓解,汽车生产将进一步满足汽车需求。
2021年其实并不容易,2021年芯片短缺导致大约150万辆的市场需求被抑制,但随着国际芯片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以及在政府、主机厂和芯片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下,芯片国产化替代方案已在逐步实施,2022年下半年,芯片供应有望得到一定的缓解,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将得到释放,或许该变化将成为促进2022年汽车市场增长的积极因素。
五、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迅猛,有力支撑了汽车市场需求。
无论是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还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叠加、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据初步形成的行业共识,很可能会提前实现早前提出的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分别达到20%和40%的国家目标。
六、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轨道,补贴退坡将不会对汽车市场造成明显改变。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已经逐步发展壮大,规模化扩大带来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销售已逐渐进入市场化现象。
另外同时,在智能网联技术加快应用,新车智能配置不断提升,整车附加值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的压力,因此补贴退坡影响已经很小。
七、国家精准施策,促消费升级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调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等5项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汽车消费的市场环境,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八、海外需求旺盛,汽车出口将迎来快速增长。
世界经济的恢复,汽车消费也在迅速复苏,加上近年中国汽车供应链完备,产品综合水平也大幅提升,可以为海外消费者及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
欧美为代表的国家为履行减碳目标,各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新动能。
以上。
汽车行业今年度以及未来的利好发展,均与2022年汽车行业消费升级密不可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