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中国大概有多少自行车?

抗日时期,中国大概有多少自行车?_58汽车

在1931至1945年间,中国自行车的年保有量在十几万到几十万辆之间,每年新增数千至万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中国长期依赖进口自行车或其主要零件,导致自行车数量有限、价格昂贵,且后勤补给困难。政府对自行车征收高额税费,使得军队中自行车的使用量相对较少。日本陆军在东南亚战场上曾投入超过1万辆自行车,而侵华日军从中国民间抢夺的自行车数量大约在数万辆。伪满洲国陆军也装备了一些抢夺来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在为日军“开路”时被多次使用,部分被我军缴获。自行车在抗日时期中国的数量和使用情况,反映了当时中国工业的落后和战争对资源的争夺。尽管数量有限,自行车在军事和民间运输中仍发挥了一定作用。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每年保有的自行车数量在十几万到几十万辆,在替换旧车之外年增约数千到万辆。抗战时期,中国工业非常贫弱,长期不能自己生产自行车的主要零件,依赖整车进口或进口部分零件。这造成中国自行车数量有限、价格高、后勤困难且政府经常收取高额车捐,中国军队里只有少量自行车。

以下大量引用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

日本陆军的财政状况并不比国民党军好多少,东南亚的日本陆军从民间抢夺自行车使用,1941年曾在战场上投入超过1万辆自行车。

中国的自行车总数较少,侵华日军抢夺的自行车数量大概在数万程度。伪满洲国陆军装备了一些从中国民间抢夺的自行车,在伪军为日军“开路”时屡次使用。这些自行车里的一部分被我军缴获。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396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