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外观设计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因为电动车不需要中网来进气和散热。中网不仅是燃油车的功能需求,也是品牌审美设计的重要标识,它与我们的审美习惯紧密相连。电动车的封闭式前脸设计,追求低风阻以提升续航,这使得它们的外观在视觉上与我们的记忆和审美习惯不协调,产生违和感。此外,电动车的设计更多地服务于科学规律,导致外观上的同质化。电动车产品线相对单一,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家族化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车的设计有望逐渐成熟,形成具有辨识度和特色的体系。
因为电动车没有中网,而燃油车的中网不仅是产品需要,更是每个品牌展现其审美设计的重要标识,而我们从年幼到成人,燃油车已经成为我们审美习惯的一部分。
当进气格栅从电动车上消失后,这种新兴的产品,在我们的审美习惯中没有任何的对照关怀,它无法与我们的记忆共鸣,因此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违和感。
你身边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可以不看车标,但是对面的车远远的迎来,就能判断这是什么品牌,甚至是具体的车型。
比如这辆车,即使车标被遮盖,我们依然能一眼认出来它是宝马。
那这辆车,我就不给大家说答案了,大家凭自我的感觉告诉我,它是哪个品牌,我们在评论区见?
那为什么电车就没有传统的中网呢?
是因为电动车是靠电驱,它是电池本身的储能,而燃油车是靠内燃机的工作,所以必须要进气和散热,因此中网也是进气格栅的必要设计。
而电车不需要进气也不需要辅助散热,所以前脸几乎都是封闭式设计,并且这里也要提一个专业名词:风阻。
因此,现在的汽车几乎都有一定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比如鲨鱼鳍,据说鲨鱼鳍除了增强信号外,在高速行驶时也能降低油耗。
而电车因为自重大,要想在有限的电能供应下,尽可能提升续航,不得不追求极致的低风阻设计。因此电车的设计审美更多要为科学服务,而科学有着固定的规律,自然表现出来都大同小异。
这是目前卖的最好的电动b级车,可以看到它们的侧面设计大同小异,并且毫无例外的都是隐藏门把手的设计,这个设计有着两重考虑,一来是隐藏后,弹起式的开关方式更具有科技感和特色,其次就是隐藏后,车身侧面更平顺光滑,风阻更低。
而这款车是我最喜欢的林肯大陆,它也没有传统的门把手,但是它的门把手是结合在车窗的镀铬装饰之上,这种细节上的个性,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电动车的整体审美设计除了为风阻考虑,为科学服务之外,我想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电动车起步较晚,首先是产品线不够丰富,车型单一同质化严重,还有就是发展太短,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
对于百年车企来说,他们早已经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设计语言,我们称之为家族化设计,比如保时捷的蛙脸,早在二十世纪,这种凸起的大灯就已经成为保时捷的专属风格。
还有现在国产车企都爱玩的贯穿式尾灯,林肯早就在玩,并且更有线条和质感。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外观不如燃油车,首先是不服从我们固有的审美习惯,其次是整体设计还没有发展为一套有特色,有积淀且具备辨识度的成熟体系,而这一切我们只能交给时间。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