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滴滴打车面临网络安全审查并暂停新用户注册,但其服务并未完全停止,用户仍可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等平台使用滴滴打车服务。这一事件促使其他打车平台如美团和高德积极行动,试图抓住市场机遇。美团重新上线了打车服务,而高德则通过广告和优惠券吸引用户。滴滴的司机和用户开始考虑其他平台,因为滴滴的佣金较高,且订单量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滴滴的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使其难以被轻易取代。这次审查对滴滴来说是一个反思和调整的机会,促使其在打车服务之外探索更多延伸服务,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美团和高德的打车服务虽然不太可能成为市场领导者,但它们的核心业务与打车服务的结合为用户带来了更自然的服务体验,这为滴滴提供了发展新业务的启示。
这次“滴滴打车”是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并停止新用户注册。
是停止新用户注册,不是说产品不能用了!
滴滴跌倒,大家吃饱
滴滴被审查之后,其他一些平台变得蠢蠢欲动。
网络流传着一张T3打车内部群聊截图,将目前的形势形容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号召全员开启战斗模式,说在本月要连开15城、日均单量破百万。
这张截图未知真伪,姑且不论,但美团和高德的确有了动作。
美团重新上线了“美团打车”APP,而高德则开始在朋友圈广告中派发高德打车优惠券,而且美团和高德的APP都将“打车”放到了副标题里。
高德平台旅程约车的田师傅告诉我说,平时他一天只有20多单,这几天则能接到30多甚至40单,单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此消彼长之下,滴滴平台的司机也在动摇。
滴滴快车车主赵师傅告诉我说,滴滴平台的佣金其实相对较高,其他平台抽佣比例基本上是20出头,而滴滴平台则在20-40之间浮动,但滴滴平台的优势是订单多,现在单量下降之后,他也在注册其他一些打车平台,目前还在比较和观察中。
其他平台的狂欢时间取决于滴滴被审查的时间和最终结果,不过,我不觉得哪个打车平台会超过甚至取代滴滴,因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滴滴遇到的这些问题。
能打败滴滴的,肯定不是另一个滴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网络安全审查对滴滴也不完全是坏事。
经此一役,滴滴至少能认清两个事实:
1.巨大的市场份额不是护城河;
2.单一的产品结构不利于抵御风险。
当然,或许滴滴早就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所以才会有“花小猪”的问世,才会有对“橙心优选”的大力扶持,然而,从目前来看,这种改变力度还远远不够。
“花小猪”是一种单纯的防御型产品,而“橙心优选”和打车结合的紧密度不够,或者说逻辑不大对,我不大会在打车的时候去买个菜。
相比之下,美团和高德做打车的逻辑性就很强,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发现一个店铺、在高德上搜索到一个目的地,有一定概率是需要用车的,在这里,出行服务是生活服务的一种自然延展。
尽管美团和高德不大可能成为打车市场的龙头老大,事实上这两个平台的打车基本上是汇聚了其他一些中小平台的打车服务,但从核心业务出发可以延展出许多类似的小而强的服务需求,从而探索更多可能。
滴滴如果能够从这次事件中痛定思痛,勇敢走出舒适区,在打车之外探索出更多延伸服务,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