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车系各代防盗系统从第一代到第四代逐步升级。第一代采用固定码,第二代和第三代均使用“固定码+可变码”,但第三代增加了底盘号识别及网络数据传输。防盗系统通过点火钥匙与防盗控制单元间的数据交换确认钥匙合法性,进而控制发动机启动。第四代原理与第三代相同,但改为网上在线匹配方式。各代系统均通过复杂密码术确保车辆安全。
问:我检修、匹配过大众的第二代、第三代防盗系统,现在还出现了第四代,请问这几代防盗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以及控制原理有哪些不同?
答:汽车防盗功能即打开/锁止发动机控制单元作用(通过W线或CAN总线),有效防止汽车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靠自身的动力被开走。防盗系统由防盗器控制单元、仪表板上的故障警报灯、点火开关上的读写线圈(天线)、点火钥匙(送码器)、发动机控制单元及线束等组成。
大众第一代防盗止动器于1993年面世,采用固定码,有单独的防盗控制单元;第二代防盗止动器于1997年出现,采用“固定码+可变码”,防盗控制单元集成在组合仪表内;第三代防盗止动器于1998年出现,也采用“固定码+可变码”,与第二代不同的是识别过程中增加了17位车辆底盘号识别及网络数据传输。
点火开关打开后,防盗止动器ECU通过改变天线磁场能量向送码器传输数据提出质询,然后钥匙发送它的固定码(首次匹配中这个固定码储存在防盗止动器中)。传送的固定码与储存的码在防盗止动器中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开始传送可变码。固定码是用来锁定钥匙的。防盗止动器随机产生一个变码,这个码是钥匙和防盗止动器用于计算的基础。在钥匙内和防盗止动器内有一套公式列表(密码术公式)和一个相同且不可改写的SKC(隐秘的钥匙代码),在钥匙和防盗止动器中分别计算结果。钥匙发送结果给防盗止动器,防盗止动器把这个结果与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相同,钥匙确认完成。这一步,第二代防盗系统和第三代相同。发动机控制单元随机产生一个变码并传送给防盗止动器,防盗止动器把这个码和存储的码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发动机被允许启动。发动机控制单元每次启动后按照随机选定原则产生一个变化的码,并把这个码储存在发动机控制单元和防盗止动器中,用于下次发动机启动时计算(第二代由W线传输)。接着发动机控制单元随机产生一个变码,在发动机控制单元和防盗止动器内有另一套密码术公式列表和一个相同的SKC(公式指示器),防盗止动器返回这个计算结果到发动机控制单元内与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这个数据由CAN总线进行传递,如果结果相同,发动机被允许启动(第三代由CAN总线传输)。
第四代防盗系统与第三代原理相同,只是厂家为了垄断改为网上在线匹配的方式。
相关内容: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设定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