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外后视镜作为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从最初的女性驾驶员的创意到如今的技术革新,经历了百年演变。它不仅从选装配件变为标配,还融合了多种主动安全功能,如防眩光和盲点监测。然而,随着汽车设计的进化和风阻系数的优化,后视镜在概念车中的出现频率减少,未来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但无论如何变化,保障行车安全始终是后视镜的核心使命。
如果你列举汽车最古老的功能部件,你肯定能想到很多:大灯、安全带、挡风玻璃等。毕竟很多人都写过他们。然而,有这样一个经常被使用,但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组件。是车外后视镜。外后视镜作为一面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小镜子,起源于一本《女人与车》,几百年来一直在不断提升“修养”,只为保证我们的行车安全。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后视镜的前世今生。
●这个概念来自一个“女司机”
视线长时间离开前方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但由于当时车速较慢,相关的撞车和人身伤害事故并不多,大家都不太在意。
虽然帮助哈伦拿到了冠军,但是后视镜的第一次亮相并没有那么完美。哈伦赛后说:“镜子抖得太厉害了,该死,我什么都看不见。”然而,从那以后,车手们开始效仿哈伦,车外后视镜在比赛中变得流行起来。
从运动场到民用,这面小镜子又走了10年。1921年,一位名叫埃尔默·伯杰的发明家注册了汽车后视镜的专利,并将其命名为“COP-SPOTTER”。然后在自己的公司进行了量产,然后民用汽车后视镜正式诞生。
从上图可以看出,1937款大众甲壳虫(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还是没有后视镜。当时后视镜是功能性比原来配置更强的配件,车主可以从后视镜经销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那里买一个自己安装在车上。那时,在人们眼里,它的价值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女性身上。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独眼巨人》和《大大小小的眼睛》
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和机动车专用道路的发展,外后视镜逐渐普及,从选装后装“配件”逐渐转变为出厂时随车配置,拥有自己的“固定座椅”。
20世纪下半叶,欧洲汽车特别是德系车出现了“大耳朵小耳朵”的设计,即两侧后视镜尺寸不一致,这种设计在2000年左右还在使用。
德国交通法明确禁止从右侧超车,这不仅意味着超车和合并,还意味着右侧车的速度不能高于左侧车的速度。如果你在右边的慢车道上,左边的车会突然减速。这个时候,即使前面没有车,你不想超车合并,那么你也一定要减速,不要超过左边的车。设计受地域法规和文化的影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小耳”设计多出现在德系车上。
其实直到今天,经过仔细观察,很多车型的左右后视镜的镜片尺寸其实略有不同,但并没有那么明显。
车前安装外后视镜的好处是观察时不用转头,用眼角扫一下就可以了。缺点,一方面,可视范围小,特别是倒车时,需要注意,注意观察。另外,驾驶员根据体型调整座椅后,a柱也很容易挡住后视镜,所以后来设计有前后视镜的车越来越少。
从Isdera的代表车型,如AcceleratorGTE和Accelerator108I,我们可以看到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在他们眼中表达的“乐趣”。但是,我还是要问:你对后视镜有什么误解吗?
●外后视镜的“修养”
讨论了各种形式的车外后视镜。其实最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在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师们在这个小镜子里投入了很多想法,增加了很多实用功能,不得不分为两类。
◆镜头上的门道
外后视镜除了减少不同曲率的盲区外,还可以通过蓝色镜片或黄色镜片吸收光线,达到物理防眩效果。当然,除了原有的配置之外,我们还可以自己贴一层后视镜防眩膜,达到很好的防眩效果,而且性价比也很高,非常实用,尤其是在国内“远光灯狗”横行的时候。
除了镜头上的这些门道,一些主动安全配置也被添加到外后视镜。以下是一些主流的实用聊天。平行辅助灯可以说是最实用的功能之一。日常驾驶中,即使有双曲率后视镜,车侧也存在一定的盲区,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减少盲点的两种配置外,自动防眩光也是后视镜上的一项实用功能。它通过主动控制减少了尾灯对驾驶员的影响,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尾灯强度,并自动调节镜面反射效果,使得夜间后方车辆刺眼的灯光变暗,保证了驾驶员的视野。这个功能和物理防眩光相辅相成。
无论是在镜头上做文章,还是增加电子配置,外后视镜的主要功能一直朝着减少盲点和防止眩光两个方向发展。
沙镜也是为了增加驾驶员的视野,方便观察车辆后侧,尤其是路面。不是越野车的专利,更重要的是越野车掌握路面情况。
●结尾:百年过去了,外后视镜也“老”了
如果说后视镜从1911年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大多数量产车中依然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在交子迅速崛起的各种概念车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具体如下。
可以理解,一辆车的整体风阻系数在0.3左右,两个外后视镜可以占到0.01-0.03。高速时听到的风噪有一半可能来自后视镜,所以风阻系数也是设计外后视镜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信的话,可以试试在空间封闭/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电动折叠耳收起来,看看风噪会不会小很多。此外,外后视镜也容易受雨雪影响。面对更先进的技术和全面电子化,后视镜也可能把舞台让给“年轻一代”。
其实我们已经习惯这种“替代”很久了。我们送走了化油器和车灯,看着手刹、物理按键、机械仪表甚至传统燃油发动机渐行渐远。好吧,在汽车的进化中,也许只有一件事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轮子必须是圆的,希望这句话以后不会被打脸。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