剐蹭他人车辆一走了之,后果很严重吗?

剐蹭他人车辆一走了之,后果很严重吗?_58汽车

出门在外,车辆小剐小蹭在所难免,但处理不当,如心存侥幸逃离现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面临法律后果。交通肇事逃逸指发生事故后,为逃避责任逃离现场的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者可能被罚款、拘留,甚至吊销驾照。若事故重大,可能追究刑事责任。逃逸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赔,车主需承担赔偿。李先生案例显示,即使非故意逃逸,也应尽快报警,以免被误判。总之,发生事故后,应积极面对,避免逃逸。车辆剐蹭后逃逸,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包括罚款、拘留、吊销驾照,甚至刑事责任。逃逸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赔,车主需承担赔偿。李先生案例提醒,即使非故意逃逸,也应及时报警,以免被误判。发生事故后,应积极面对,避免逃逸。

出门在外,车辆小剐小蹭在所难免,只要处理得当,即使被认定为全责,车主只要报保险,就无需自掏腰包。但是,有些车主心存侥幸,发生剐蹭后发现对方车主不在后就一走了之,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一旦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将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

何为“交通肇事逃逸”?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构成要件:客观上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主观上当事人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实际上58汽车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如果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将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当然一般的车辆剐蹭后逃逸,并不足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如果对方车辆价值不菲,即使是小事故,那么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一般的机动车保险合同都有关于肇事逃逸的免责条款,如保险公司已尽到了明确说明和提示义务,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需要车主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即可以认定为“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即可认定为“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如果剐蹭豪车后逃逸,保险公司拒赔后肇事者又无力支付高昂的赔偿款,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近日,笔者接到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咨询,与上述的情形又不同:2月25日晚上,李先生驾驶车辆在驶离某写字楼停车场时,在倒车时因视线不好与旁边车辆发生剐蹭。李先生当时并没有发现,回到家后发现自己的车辆受损才发现事故(离事故发生已经1个小时),随即与写字楼的保安联系并留下手机号码,但并未报警。对方车主发现车辆被剐蹭后就打122报警,并让交警调出了监控,交警查看监控后认为李先生有逃逸嫌疑。李先生这下是跳进黄河洗不清,后来在笔者的建议下,李先生拿出了证明自己不知道事故发生的系列证据提交交警支队(事故发生一个小时后,李先生告诉其女友回家后才发现可能剐蹭到其他车辆的微信聊天记录等),这才完全洗脱肇事逃逸的嫌疑。

该案件中李先生并非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只是并未发现事故发生才驶离现场。但是李先生驶离现场后一小时后并未马上报警,也未返回现场,只是与写字楼保安联系并留下手机号码。虽然李先生与保安的联系行为,可以间接判定李先生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但是,因李先生事故发生一小时后才联系保安,如交警查看监控发现其动作幅度很大的话,又没有微信聊天等相关证据,那么就会对其主观方面的认定就会打个问号?是对事故发生不知情,还是逃逸后害怕被追究责任才打了这个电话呢?当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肯定会综合分析来判断是否为逃逸行为。

所以,我们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22报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有些人看到对方车主不在的,想着反正就是个小剐蹭,也没什么大事,就逃之夭夭。这样的行为千万不可取,一旦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