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提前剧透,有哪些亮点?配置如何?

理想L9提前剧透,有哪些亮点?配置如何?_58汽车

理想L9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丰富的配置吸引了众多关注。这款车针对三孩或三世同堂家庭的需求,提供了宽敞的空间和舒适的乘坐体验。理想L9的辅助驾驶系统配备了激光雷达和高像素摄像头,以及强大的英伟达OrinX芯片,确保了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上的安全性。车内配置包括2160W的7.3.4全景声音响系统、前排四座椅的座椅通风和按摩功能、6个座椅的电动调节和加热功能,以及后排的娱乐屏和3DToF多模态交互技术。这些高端配置不仅提升了乘坐体验,也体现了理想L9对家庭用车需求的深刻理解。此外,理想L9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使得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平等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很多广告听着听着就变成了歇后语,例如:

去头屑,用_____?

怕上火,就喝______?

找工作,就上______?

买奶爸车,就____?理想通过理想ONE和即将上市的理想L9,正把“奶爸”标签打到极致,让这个标签和品牌建立强关联。

理想L9选择了一条更为生僻的细分市场,我们在汽车之家搜索全尺寸SUV,在售且有关注度的产品不足10辆,如果再将售价限制到50万以内,理想L9是唯一的选择。

这种打法,来自理想汽车对三孩/三世同堂家庭用车需求的洞察。现阶段市场上的大尺寸车型,都称之为“行政级”,广告里的画面,也通常是2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坐在宽敞后排商务洽谈。

对了,还得有一帧画面,是两个人签合同,努力暗示准车主,一起坐过这款车,这笔生意就稳了。

但宽敞的大空间,为什么不能留给家人呢?实际上,宽敞的后排,也更应该留给家人。

主打行政的大车车,就不能家用了么?

这很显然是两种不同的设计取向,你对比一下同一天“剧透”的宝马新7系和理想L9的内饰图,不难发现,行政车要努力拉开后排与前排的距离感,主张后排的独立与隐私。

而奶爸车努力做的是努力拉近前后排之间的关联,强调一体性。理想L9的后排舒适度,体现出的是一种对后排的关怀,以及家庭成员在不同座位体验上的一致性。

可以说,理想L9是第一款为家庭出行而打造的大车车,细分市场切得非常细也非常精准。我们看看,理想L9是如何理解家庭用车需求的。

辅助驾驶要足够给力

从放出的外观图看出,理想L9顶部有一个凸起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下方有一组疑似双目摄像头(由于两颗分布较近,也有可能是一颗广角配合一颗单目中远距摄像头)。

这颗激光雷达除了提升辅助驾驶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区分和小鹏G9的前脸差异。(/狗头)

理想L9是首辆搭载禾赛AT128半固态激光雷达产品的车型,但通过对比禾赛官方展示的嵌入方案,理想L9的买家秀多少显得有些“粗犷”了,希望量产版能精致一点点,否则看起来就觉得风噪很大的样子。

有意思的是,蔚来、理想、小鹏的下代产品都装上了激光雷达,都选择了不同的供应商,新势力三杰分别牵手了激光雷达国产三杰,三对CP。

更有意思的是,三家车型的传感器布置方式也都不相同。初代产品大家传感器布置都是向特斯拉看齐,到了二代,大家都找到了自己要突破的方向了,这是自研这条路上,肉眼可见的进步。

对激光雷达的选择,以及安装位置的选择,实际上是跟各自算法模型对激光雷达感知需求决定的。猜测理想L9和蔚来ET7的目标,都是进一步提升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Pilot功能的安全性,因此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是首选参数。

探测距离10%反射率下200米,意味着激光雷达可以提前200米探测到停在路边的黑色静止车辆,如果这辆车是反射率更高的颜色(如白色),则这个距离就更远。更早发现障碍物,才能更早计算更早做下一步动作,是刹车,还是执行变道。

这就如同跟车距离,跟车距离越远,我们开车过程遇到危险情况反应才能约从容,容错率也更高。

理想L9选择的禾赛AT128,采用了一维转镜的方案,将128个激光收发模块集成在几块芯片上,实现了在前方120°*25.4°的区域内,128线的激光点云扫描数据。

不同于MEMS和二维转镜的方案,货真价实的128束激光,打出和接收到的点更多,禾赛AT128每秒能在三维空间打出153万个点。这也是同样采用905光源(1550nm光源天生对探测距离更有优势,但成本更高),但比速腾聚创M1的MEMS方案探测距离更有优势的原因。

激光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的成本,一直是困扰激光雷达价格高昂的重要原因。此前一个128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价格,往往和二三线城市一套房子的售价相当了。禾赛AT128是如何通过芯片化将成本降到可控范围的,我们可以后续再专门聊。

此外理想L9搭载的激光雷达,价值还可能体现在泊车场景,特别是地库环境。地库中光线普遍较暗,且金属较多,和墙壁立柱等静止物也很多,这种环境下毫米波雷达基本歇菜。因此地下车库的自主泊车,这颗激光雷达也是有备而来。

除了激光雷达之外,理想L9还会有8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处理这些海量信息的大算力芯片英伟达OrinX(不知道用几颗)。

其实最需要辅助驾驶的,往往是家庭有车,特别是家用大车。因为家用大车意味着,家里的多个成员,都有可能坐上驾驶位,而很多人对开大车是有心理压力的,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狭隘空间的会车和泊车。

通过外观图来看,理想L9大概率能够提供很好的高速高架路Pilot功能,以及停车场自主泊车功能(或记忆泊车)。这对家庭平权太重要了,只有每个有驾照的家庭成员都能开的车,才算是家用大车。

每个座位的平等体验

现阶段理想L9透露的信息里,最惊艳的在于座舱的配置。

标配功率2160W的7.3.4全景声音响系统

前排四座椅的座椅通风

前排四座椅SPA级十点按摩

6个座椅都支持电动调节

6个座椅都支持座椅加热

6麦克风语音

2个前排类ipad比例的15.7英寸大屏

1个后排15.7英寸类ipd比例的娱乐屏

后排3DToF多模态交互

二排放奶瓶的小冰箱

双8155芯片

这些配置,是第一次整齐地出现在一款车上,有些功能甚至是第一次出现在车上,例如2160W的7.3.4全景声音响。

作为一台增程式电动车,理想L9有更充足的电力,为车内的优质生活提供创意。

同时理想L9作为一辆智能车,也拥有充足的算力(双8155)为车内的优质生活提供基础。

最关键的是,理想L9作为一辆大车车,拥有充足的空间,不仅可以灵活布置,还能提供了更大的声学腔体容积,音响的效果也能拉满。

理想的座舱产品团队一定是史上最幸福的产品团队,可以大胆按照用户需求去定义功能和配置,不用担心其他车型产品团队所担心的功耗、算力、布置空间、成本限制,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体验拉满。

氛围灯、小冰箱、大屏幕、大音响都统统整上,座椅也搞成能按摩,能通风,能加热的。

躺着不好控制屏幕怎么办?再搞个3DToF,用手势识别隔空操作吧,再整6个麦克风,让每个位置都能呼唤理想同学,想想就觉得爽啊。

关键是这样的爽,是车内所有人都可以体验到的。全尺寸SUV的意义,难道不就是让车内的每个人都很爽么?如果在部分座位的配置上打了折扣,那就白瞎这尺寸了。

写在最后:

理想L9给我的感觉真的很颠覆,能够看到互联网思维在汽车产品设计上展现出的魅力,我脑海中都能想到一群人在白板前workshop的画面。

如果是传统车的定义阶段,我脑海中的画面大概是,一群大佬坐在设计评审室,看一张张PPT,然后点点头说:就这样吧。

理想L9除了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外,还有2个很小的点,我也很喜欢,一个是方向盘上的小屏幕配合HUD的方案。HUD真的是一个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HUD加上中控小屏,驾驶的信息就不用再放在中控屏上了。

此外中控小屏支持触控调节,这大概是第一辆仪表盘支持触碰的车。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触碰操作一定是使用屏幕,交互效率最高的方式,我们明明已经把机械仪表盘都升级成了液晶显示屏,为什么还傻傻地用按钮来控制它呢?这感觉就像是一部全键盘的诺基亚智能手机,糟糕透了。

把一些简洁的信息放在方向盘上方,并通过触控(驾驶中配合按键)的形式操作,就可以清晰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了。这个设计太棒了。

此外还有一点是轮胎,通过图片看出理想L9的原厂胎是米其林PS4的21寸轮胎,很有意思,作为一台奶爸家用车,能省钱的地方就得省,盲目搞22寸大轮胎,那就人设不合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13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