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能耗对比:问界M5“击败”唐DMi的真相何在?

百公里能耗对比:问界M5“击败”唐DMi的真相何在?_58汽车

问界M5在百公里能耗测试中表现优于唐DMi,关键在于其更大的电池包延长了纯电行驶里程,且电价较油价便宜。百公里能耗综合考虑了油耗、电耗及纯电模式占比,是混动技术实力的试金石。比亚迪专利中的高纯电占比在实际测试中未体现,可能与测试条件差异有关。

与非导语

说到行车经济性,燃油车比的是百公里油耗,纯电动车比的是百公里电耗,而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要比的便是百公里能耗。

前段时间,在余大嘴、魏牌CEO和理想轰轰烈烈地开展增程是否落后的大论战之际,懂车帝的夏季高温测试,又为这场火热的辩论添加了一把柴。

懂车帝在新疆吐鲁番,对包含增程式在内的插电混动车、纯电车进行了一系列测试:高温急速加速测试、极速测试、高温续航里程及续航达成率测试,还有大家最为关心的能耗测试。

最后,按照百公里油耗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增程式中最能打的问界M5介于比亚迪紧凑型轿车之后,位列同级车型汉DMi、唐DMi之前。

图源懂车帝

这个结果出来之后,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片哗然,指责懂车帝双标的有之,调侃华为真有钱养狗的有之。

再后来,懂车帝索性把问界M5、唐DMi单独拿了出来,对比了两者的百公里能耗,为了不那么显然,陪跑的还有长安UNI-KiDD。

这款“无辜躺枪”的长安UNI-KiDD,官方口中实力抢眼、业界领先,涵盖“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具备了“四域”能力的香饽饽,最终跑出了一个没眼看的成绩。

首先,懂车帝的这张图清楚地表明,在百公里能耗成本这个指标上,被魏牌CEO羞辱的那辆增程式混动车-问界M5,真的打败了长城柠檬混动也不敌的比亚迪DMi。

于是,支持大嘴哥的粉丝们沸腾了,看不惯嘴哥秒天秒地秒空气那股子横劲的小伙伴们沉默了。

有人甚至搬出了太祖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吐胸中块垒。

但是,老铁们且慢沸腾,老乡们也不必落寞,这张图,看似公允,实则暗藏玄机。

问界M5“打败”唐DMi的秘密,就藏在这个“百公里能耗”的概念里!

百公里油耗/电耗

在燃油车时代,比起行车经济性,都会以百公里油耗这个指标拿来做对比,民间俗语百公里几个油。这个数据跟汽车风阻、轮阻、发动机排量、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技术密切相关,是燃油车巨头多年炮火猛攻的城墙口。

从车型的设计到后视镜的改进,到门把手的隐藏,再到扰流板的设计,乘用车风阻一点点下降。

从第一台内燃机的4.5%(没错,小数点并没有标错位置),到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14%,再到戴姆勒老爷子凭一己之力将热效率提高到20%,就这样,一百年间,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的提升,目前,发动机的热效率已经突破了40%的大关,正向45%的目标行进。

变速箱技术同样如此,从手动变速,到自动变速,从两档到七档,从AT、AMT再到CVT,变速箱技术不断升级迭代。

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目前主流B级燃油车的百公里油耗大致能做到8L左右。

到了电动汽车时代,行车经济性有了一个新的术语-百公里电耗。顾名思义,就是说跑一百公里消耗多少度电。对于同级纯电动车型而言,这个指标考验的是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效率、电控算法的实力。

这个数据大致为多少呢?国家在国标GB_T36980《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里倒是给出了不同重量的车型应该达到的百公里电耗的上限值。不过,就跟燃油车一样,这个数字因车而异。

为了公正客观,下面的数据和比较以官方给出的电池包大小和CLTC工况续航里程为准,将电池包的度数除以续航里程再除上100,便得到了百公里电耗。

插句题外话,大家也许会说到电动汽车里程虚标的事儿。国内的车企在进行宣传时,一般会选择比较水的NEDC工况或更水的CLTC工况下的里程,数据非常好看,但却跟大家实车跑出来的里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倒也不复杂。一方面,这两种工况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在底盘测试机上完成的,跟大多数实际上路的行驶工况相差较大,另一方面,国家明确规定了续航里程试验的温度条件是环境温度在20-30度之间,正是不开空调的常温条件,考虑到汽车空调大概在3-5千瓦之间,综合造成的结果便是,NEDC或CLTC续航里程虚标水分挺大。

但是,这是整个行业和当前国家标准带来的问题,总得在一个特定工况下标一个里程吧,为了满足这个工况,不可能在实际道路上测试吧。

总之,纵向对比的话,每一台车的NEDC/CLTC工况续航需要打个七八折,才能得到接近实际的真实续航,但若是进行不同汽车之间的横向对比,拿在同样的环境温度下,在实验室底盘测试机上测出来的工况数据进行比较,还算是比较公允的。

本着热点不蹭白不蹭的精神,本文拿热度最高的代表性车型进行横向对比。比较的对象分别是海豹/Model3和阿维塔11/ModelY,它们分别代表了最受国人喜爱的两大车型-B级轿车和SUV。

在这个国力蒸蒸日上的时代,国人对大车的喜爱,就是这么地不讲道理。

图源SOHU

先说海豹和毛豆3。

海豹四驱性能版的电池电量82.5kwh,续航650km,算下来,百公里电耗为14.6kwh,后驱标准款61.4度电,纯电续航550公里,百公里电耗为11.2kwh。

2022款特斯拉Model3,四驱高性能版搭载了容量为78.4kWh的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为675km,折合百公里电耗为11.6度,标准版6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556km,换算下来,百公里电耗为10.8度。

再来比较一下阿维塔11和毛豆Y。

搭载90度电电池包的阿维塔11在CLTC工况下续航555公里,算下来,百公里耗电量在16.2度左右,阿维塔11均为双电机四驱版,比较对象应该是ModelY长续航四驱版,它搭载了78.4度的电池包,CLTC续航里程为660公里,百公里耗电量为11.8度。

对比如何,一目了然。

总之,在百公里电耗这个指标上,被国内各种车型各种姿势围攻的特斯拉两款主打车型Model3和ModelY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百公里能耗

上面讲了百公里油耗,对比了百公里电耗,那么,百公里能耗又是什么鬼?

大家再仔细、冷静地观察那个让迪粉们咬牙切齿的百公里能耗成本对比图,便会发现两者的用电量和用油量有着明显的区别。

平均到每一百公里的行驶里程里,问界M5用了7.21度电,烧了5.32升95号汽油,所以,其最终的百公里能耗成本为:

7.21*1.5(电价)+5.32*9.35(95号油的油价)=60.52

唐DMi用了4.24度电,烧了6.69升92号汽油,所以,其最终的百公里能耗成本为:

4.24*1.5(电价)+6.69*8.78(92号油的油价)=65.09

所以,可以认为,百公里能耗是考虑了百公里电耗和百公里匮电油耗之后,根据纯电模式和串并联/增程模式的行驶时间占比或者行驶里程占比,综合计算得到的一个结果。

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问题便是,为什么问界M5的纯电模式占比,要明显超过唐DMi的纯电行驶占比呢?

这里头,有退出纯电模式的SOC阈值的差别,有进入串并联模式的车速阈值的差别,有模式之间切换算法上的差异,更为关键的差别,则来自这两款车电池包电量的差异。

根据官方数据,问界M5搭载的是40度电池包,2021唐DMi1.5T112KM尊荣型的电池包仅为21.5度电,电池包更大,纯电模式下的行驶里程自然更长,电价相对油价更便宜,才有了落后的增程式“打败了”先进的串并联混动的壮举。

给懂车帝说一句公道话,电价到底怎么来定,其实有着很大的模糊空间,慢充的话,夜里电价三四毛,白天电价五六毛,这里采用1.5元每度的商业快充电价,真的是非常良心了。

纯电行驶占比

在这项百公里能耗的对比里,还有另一个“门道”-纯电模式占比怎么那么低?

在比亚迪的专利中,纯电模式明明可以占到81%,国家专利局的红章鲜明夺目,专利文本言之凿凿,可在实际的测试中,按照21.5度电对应112公里的纯电续航来算,在每一百公里里,4.24度对应的纯电行驶里程只有22公里,纯电模式占比仅为22%。

一个是22%,一个是81%!都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浓眉大眼的比亚迪,啥时候也长了这么大的嘴?

如果非要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许是,在比亚迪测算纯电模式占比的那篇专利里,它专门挑了一个清风徐来、不用开空调的好日子(懂车帝是夏季高温测试,开空调是必须的),选了一个车流稀少的市内路线,很很多红绿灯,频繁的滑行和踩刹车,方便它做动能回收,偶尔把车速飚了上去,也会在醒目的限速牌提醒下,很快把速度降下来,进入EV模式。

总结一下,说到行车经济性,燃油车比的是百公里油耗,纯电动车比的是百公里电耗,而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要比的便是百公里能耗。

如上而言,这是一个综合考虑了百公里油耗、百公里电耗、纯电模式占比之后得到的硬核指标,它的背后,有发动机的热效率、发动机经济线的设定、电机峰值效率和平均效率、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电控算法、IGBT和碳化硅的取舍等等,是考验混动车企综合技术实力的一块试金石。

希望每一家车企,都能把这块石头磨得亮亮的,把百公里能耗数据做得漂漂亮亮的!

技术职场业界活动

电子业内权威社群

千余专家群策群力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