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2022年9月销量暴涨至201259辆,同比增长249.56%,显示其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强劲势头。比亚迪凭借扎实的技术和配置,正逐步建立品牌形象,抢占市场。这一销量数据反映了国产车正加速崛起,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已成为领头羊。面对庞大的汽车消费需求,比亚迪的产能扩张迫在眉睫,其他国产品牌亦在积极追赶,国产车行业有望迎来新的霸主。
很多关注汽车市场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中国的驾照保有量。202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就已经突破了4亿,4亿!中国现存有效驾照数,也就是法律上有资格开车的人,数量扔到世界上直接就是第三人口大国,仅次于印度总人口。
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就因为两点:1)总驾照持有量世界第一;2)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好摸到“国民车”这个档次。进入2020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好能够支持“首付后按揭两三年买个15万左右区间家用车”这个区间,农村则在5到10万这个区间。
这种时候,谁造出中国“国民车”,谁就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你看到的就是现实:中国15万左右区间车子竞争白热化,往上一点20~25万车型发展强劲;车型方面“四门五座”的三厢轿车、SUV车型为主流;农村5万多10万左右的面包车、面包车底盘的SUV最火。4亿本驾照打底,这段时间很显然A+级车、B级车销量暴涨是必然的,按照我国现有人均汽车保有量和总市场规模来算,缺口还非常大而且集中在这个价格区间,谁能抓住谁就是下一个汽车界的霸主。
你不要跟我扯什么“汽车文化”,4亿本驾照的地方会没有自己的汽车文化?4亿本驾照,不值得形成自己的汽车文化?4亿本驾照本身就可以说是“世界主流汽车文化”。这种时候文化傲慢简直是我能想到的最愚蠢的事情,你大可以抱着你的“汽车文化”睡大觉去,市场占有率可不会跟着你一块儿做春秋大梦。
中国汽车消费的关键点就两个:
1、面子,中国人确实喜欢“面子”,这个词你要翻译成英语都有点费劲,然而在中国就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2、里子,给的要多、要全、要实在,配置要高,动力要好,内饰漂亮舒服,不管是新购车用户还是老车置换用户都很注重你给出了什么东西。
这么一想比亚迪销量爆炸简直是顺理成章,他家是“从里子出发,逐渐占面子”。三电和配置都给够,口碑起来了往高价格区间走,面子自然也就来了。
BBA的车则是走的另一条路径,这三家是“从面子出发,逐渐给里子”。本来就有面子,逐渐多给点里子,吃油车市场最后的存量。
这两个策略都行得通,关键看你诚意,啥都给不出来那就是个死。
所以你看到的情况是BBA的车销量也还行,占有率不低,但是确实谈不上什么“爆炸”;“蔚小理”销量半死不活,继续保持;日韩车型逐渐沦为不入流,眼看着赶不上中国这一波汽车消费大潮;大众通用的车子既没有那么强的品牌号召力又给不出足够的里子,眼看着不中用了;国产车其它品牌有样学样正在赶,现在还不知道几家欢乐几家愁。
BBA车型普遍开始价格下探,奔驰的A180、宝马的1系、奥迪的Q2A3这些苟在20万左右区间等着割品牌智商税;
蔚小理吃着“造车新势力”的红利,靠着电动车市场暴涨的趋势维持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销量;
日韩车型本来走的也是“从里子出发逐渐占面子”的路径,结果新能源浪潮一来,自己脑子一根筋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里子上站不住了;
大众通用这些传统二线品牌是最尴尬的一个,要里子没里子要面子没面子;
长城、奇瑞、长安这些国产品牌现在也回过神来了,以前那种“打爆款”的思路行不通,还是得老老实实加配置上质量往面子上面靠。
当前看来赶上了这一波国内汽车市场爆炸的就只有比亚迪一家。
你说特斯拉?它有什么面子?有什么里子?
实际驾驶感受方面,我开车在亲戚朋友里面出了名的又稳又快,每次出门我都是当车夫的角色,所以主流车型基本上都开过。自己家里一台比亚迪纯电,一台本田纯油,准备再入一台奔驰的两门四座轿跑当玩具,纯电换成唐DM-p,汽车消费方面感受也很多。说实话我感觉不出来比亚迪与奔驰有多大区别,SUV硬、轿车软,转向灵活度都差不多,提速电车肯定比油车猛,高速区间进一步提速,那么多摄像头也不允许。总之,比亚迪的纯电和混动说他“驾驶感受好”我觉得是没问题的,0~100提速确实重要性更高。真的上了120了,还有机会提速超车的时候并不多,高速路上林立的摄像头不跟你废话。
相对来说,智能功能可能更重要一些,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用习惯了轻松好多。
内饰方面,我看上的是奔驰的C260两门轿跑版,跟比亚迪的汉系列顶配比起来其实还要差不少,都40万的车还打不过30万的。
我看上这个车主要是两点:一是它后排上下车不方便,这样就没人蹭我车了;二是它比较个性,也不算贵。
这就是国产车与BBA现在实质差距最大的一个方面:个性化。确实国民经济水平发展到了这一步,最大头的市场就是15万左右的家用车,实在是谈不上什么个性化,等主流消费爬到30万左右的时候就会有大量国产个性化车出现了。
实际试驾还蹭了朋友的进口C200开了半个月,感受说实话并没有比亚迪汉来得好,为了感受所谓的“油车高速提速”我还专门跑去川西阿坝州的草原国道没有摄像头的地方拉了一圈,确实120以后一脚油下去还能有推背感,可惜这种机会除了我这种经常跑高原的人,堵在城里的又能有多少机会?
山路弯道上,你一个油车想跟电车、混动车比,那就是扯淡了……跑盘山路的话,相同驾驶水平,一个唐EV能把911甩到尾灯都看不见。
比亚迪扎实的用料、配置,现在面子也慢慢建立起来了,抢上了这一波汽车消费浪潮,坐拥4亿人的汽车市场,产量赶不上销量是肯定的事情,拼命扩产能在情理之中。国产其它品牌也还有机会,长城专注做越野、SUV的话其实也能赶上。长安、奇瑞情况也差不多,什么广汽、东风、上汽这些牌子,先把自己企业内部官僚化的问题解决了再说吧。
我觉得下一个世界汽车行业霸主即将诞生。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