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star1,这款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打造的豪华高性能电动车,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成为了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它不仅继承了沃尔沃的传统,更在细节上追求极致,展现出了一种低调的奢华。车身采用超高强度碳纤维材料,使得其重量分布达到了理想的48:52,提供了出色的操控性能。内饰上,Polestar1延续了沃尔沃的设计风格,同时加入了碳纤维面板,提升了运动感。动力系统由2.0升机械涡轮+双电机的双涡轮汽油发动机组成,系统综合最大功率441kW,峰值扭矩1000N·m,提供了强劲的加速性能。在动态测试中,Polestar1展现出了快速而稳定的性能,虽然加速感不如某些电动车那样直接,但其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和声音的浑厚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Polestar1是一款在性能与舒适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的高性能电动车,虽然价格不菲,但它所展现的实力和品质,无疑值得车迷们的关注。Polestar1以其碳纤维车身和高性能动力系统,展现了沃尔沃与吉利合作的成果。外观低调而不失优雅,内饰继承沃尔沃风格,细节之处见真章。动力强劲,加速平顺,操控稳定,是一款在性能与舒适性之间找到平衡的豪华电动车。
金庸笔下的英雄们写了一个孤独的剑冢,用几把剑,打败了世界上所有的英雄。如果穿越过去,你会选择锋利有力的绿色光剑,柔软的魏紫剑,还是演猪吃老虎的木剑?我想很少有人会对黑面钝刃的玄铁剑感兴趣。制造汽车就像制造一把剑。重剑不需要装饰,甚至不需要锋利的刀刃来展示它的力量。其深刻的内心细节和剑气足以嚣张对手。
坦率地说,Polestar1(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给我的印象是重剑没有优势,没有效果。Polestar曾经是沃尔沃高性能的代名词。但谁能想到这个名字会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竟然以电力的名义出现。Polestar现为沃尔沃汽车集团和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拥有的全新自主品牌豪华高性能电动车。其中文名为极星,Polestar极星1号是该品牌推出的首款高性能产品。
星1于2021年正式发布,2021年在北京车展上市。直到2021年,它的量产版才来到我们面前。首先,我们必须原谅它的迟到。由于车身大部分采用超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其生产工艺复杂。目前成都工厂生产速度为每天3辆,年销量500辆有限。
●外观:从复杂中求简单。
我知道大家看到极星1145万的价格会不满意,但是现在仔细看看。该车标配碳纤维前后外壳,日本Akebono6活塞制动卡钳,穿孔通风制动盘和22个可调部分ÖhlinsDFV双流阀的减震器,顶部的改装包,也不过如此。这时,我只能感叹,“好香”。
作为一款双门GT跑车,极星1低调得有些“离谱”。如果不是因为它的低趴姿势,你甚至很难在车流中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当然,这可能是它的目的。相信会买这辆车的人不会用它来“炫耀”。优雅(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内敛是它的座右铭。
其实上吉星1号的白车身是碳纤维+钢材,以钢材为主,部分内部加强结构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而且,这款车使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这种材料中被称为“黑金”——T700级,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属材料空。这种材料的应用和动力单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的科学布局使得极星1前后重量比达到48:52。
●内饰和空体验:沃尔沃的传统
走进车内依然是熟悉的感觉。如果你挡住了方向盘上的LOGO,你甚至可能会怀疑自己坐的是沃尔沃S90(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不过从外观上,我们也可以看到Polestar的设计重点,追求细节之美,所以Polestar1的内饰需要你仔细把玩。
目前中控屏流行的时候,中控屏PolarStar1并没有那么不寻常。其功能包括蓝牙、导航、空调制、车辆控制、CarPlay、360度全景影像等实用配置。值得注意的是,PolarStar1车后摄像头位于车牌侧,与我们一般车辆的后摄像头位置不同,所以倒车影像较低,没有车牌架可以参考。
要不是车内大量使用碳纤维面板,你连这么内饰和高性能的GT跑车都勾搭不上。其实从极星1的内饰设计就可以看出,这款车主要是承前启后,继承沃尔沃的设计风格,发展自己品牌的风格。
手工皮套座椅饱满柔软,可以包裹驾乘人员。主副驾还配备了可调节的腿托,座椅的舒适性备受好评。对于跑车来说,前排的乘坐空空间和舒适性往往比后排好很多,尤其是像极星1这样车顶流线向下的车。
从乘坐空房间来看,后排不适合成年人乘坐。后排虽然配备了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但后排进出方式不方便,不利于幼儿乘坐。所以极星1后排只能应急使用,平日使用频率不宜过高。
这款车的储物间空数量不算太多,几个储物格的深度也比较浅,但是内部已经做了区分和防滑处理,日常的小物件大部分还是有地方放的。如果你接受人们不常坐在后排的设计,那么只在前排座椅后面设置小储物袋是有意义的。
●动态性能:快速稳定。
以上描述都是极星1的外移。最后介绍一下它的内功。这款车的动力系统由2.0升机械涡轮+双电机的双涡轮汽油发动机组成,匹配8AT变速箱。系统综合最大功率441kW,峰值扭矩1000N·m,车辆底部电池组容量34kWh,NEDC续航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135km。
由于该车配备了启动电机,无论是纯电模式还是混动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汽车的启动都是靠电力驱动的,启动相当灵敏,非常安静,所以PolarStar1是后驱车型。但并不是那种容易“失控”的大功率后轮驱动,因为PolarStar1通过扭矩矢量分配系统精确控制左右电机的输出,让你无法做出不寻常的操作。
Polar1加速性能的调整并没有那么激进,也没有特斯拉ModelS(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Rage”模式那种令人窒息的加速感,但1000n·m最大扭矩的数据可不是闹着玩的,加速的快感来得非常直接。变速箱换挡的轻微顿挫稍纵即逝,提速动作一气呵成。声音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相当浑厚。官方表示,声音是在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加入了模拟声音。不像一些纯电动车模拟的声音那么隔阂,也不像一些大排量跑车那么响亮。
很多人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很多,太麻烦,需要充电。其实真正驾驶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些模式,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动态响应和能耗就可以了。总结一下驾驶极星1的感受,速度快,稳定,但如果你是那种追求直接野蛮加速的“追风少年”,可能就满足不了你了。
●加速试验:
我们将车辆调整到运动模式,并关闭了空开关和其他电气设备。起步后轮胎没有打滑,我们能感受到持续有力的推背感。随着动力的不断提升,0-100km/h加速成绩为4.31,强于预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果是在大约80%的电池电量下实现的。几次加速后,电荷下降到60%左右,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结果停留在5s左右。
●操控感:底盘质感搭配定位
据官方介绍,ÖHlins一开始就参与了极星的研发,他们提供了DFV减震器,阻尼套配备了双流阀,保证阻尼套压缩回弹时阻尼液流速的一致性。颠簸后车轮恢复抓地力更平稳更迅速,阻尼也支持22级手动调节。
根据工程师的建议,极星1最平衡的状态是将阻尼器阻尼调整到前9后10的状态,可能比普通家用车更坚韧,但充分的支撑和有弹性的悬架反馈会让你爱上这种感觉,硬悬架带来的不适感很快就会消失。
●制动测试:
我认为倍耐力的21英寸轮胎和6活塞制动卡钳可以给我们带来更惊人的结果。看来人还是不能太贪心。好在车身姿态还算稳定,悬挂性能尽职尽责,反复制动后没有热衰减,最终制动结果为36.12米。
●桩缠绕和麋鹿试验:
我们分别以60公里/小时、65公里/小时和70公里/小时进行测试,发现(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卷桩相当灵巧。但由于2345kg的重量,车辆对悬架的碾压被激烈的行驶夸大了,但大部分时候悬架的支撑还是到位的。
麋鹿测试是由我们的专业司机齐林完成的。以下几点来自他开车后的感受:
在测试之前,我们对Polestar1有很高的期望。毕竟“麋鹿”这个词和它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自然我们认为Polestar1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一款跑车,宽度超过2m的车身和前后275、295的轮胎宽度,都让我想象到了它在测试中的稳定姿态,以及我会承受多大的横向G值。
由于极星1的ÖHL减震器可以调节硬度和硬度,我们分别用“中”和“硬”调节进行了测试。首先,在减震器“硬”态的测试中,Polestar1的动力学真的非常好。从A区到B区的过程中,方向反馈灵敏准确。但车辆进入B区时,重心偏移过大造成前轮轻微转向不足,但在辅助系统的介入下,前轮转向稍显不足。通过速度:73.5公里/小时。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全文摘要:
对于北极星来说,建立一个电气化模型并不难。难的是高性能品牌风格与电气化的结合。Polestar1是它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显然,Polestar1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冲销量,更多的是为了展示PolestarPolestar的内在实力,看看它如何在性能与低能耗、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可能有人会说Polestar1的价格太高太冷了。别担心,离人比较近的Polestar2(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即将交付。它是纯电动的,零排放。当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会为你了解的。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