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比亚迪的强势崛起。比亚迪不仅在国内市场销量领先,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业务布局。其在核心技术上的自研能力,尤其是刀片电池和CTB电池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和续航能力的担忧。比亚迪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在于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此外,比亚迪的全球业务拓展,如进入日本和欧洲市场,以及在手机代工、储能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都显示了其作为新能源科技制造企业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以卓越的销量和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焦点。其刀片电池和CTB技术解决了安全和续航问题,满足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同时,比亚迪的全球业务布局和多元化发展,展现了其作为新能源科技制造企业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
2022年的新能源市场,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逃不开的话题,就是“迪王的崛起”。
“大包子狸,你给我看看,买个啥新能源车好?”
这是我最近在身边和私信里收到最多的内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连我们这个不限牌不限购的小城市都陷入了新能源的旋风中,身边看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而在这些交流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品牌名字大概就是:比亚迪。
几乎每个购车的小伙伴都会提到比亚迪,无论他们最终选择什么品牌,但是买新能源不看看比亚迪似乎已经到了说不过去的地步,比亚迪也用消费者真金白银的销量投票证明了他的优秀,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销售达217816辆,同比增长142.2%;乘用车销量达217518辆(含出口9529辆),同比增长144.7%。对比近日陆续公布的新能源车企10月销量,比亚迪可谓一骑绝尘,为第二名特斯拉中国的三倍之多,新能源的迪王当之无愧。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在十月份的乘用车市场中,比亚迪一枝独秀,以绝对压倒性优势出现在榜单首位,这里说的”压倒性优势“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比亚迪一个品牌的销量超过除了特斯拉和五菱miniEV之外的3-12名的销量之合,当真是“我能打十个!”
再看到车型层面,一般我们认为新能源产品单月超过1万量就算爆款,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比亚迪的销售成绩几乎是全场爆款的节奏:
汉家族销售31614辆,
唐家族销售17161辆,
宋家族销售56843辆,
秦家族销售34670辆,
元家族销售27548辆,
海豹销售11267辆,
驱逐舰05销售9111辆,
海豚销售25336辆。
从上面的数据中心,我们可以看出,除了驱逐舰05因为上市时间稍晚之外,其他车型均超过了1万辆,其中宋家族创纪录的达到了5.6万台,也创新了自主品牌新能源SUV的销量新纪录。
不仅仅是销量上的记录,也就在2022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比亚迪赫然在列。一日之内,双喜备至,不得不说,迪王之位,舍我取谁?
然而必须要说的是,从比亚迪建立之初的1995年到2022年,27年的栉风沐雨和坚持自研,长期主义的坚持下,才有了比亚迪的今天,所以,今日迪王,名至实归!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成绩,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在新能源的核心技术上,比亚迪全系自研,并构筑了闭环的技术铁壁。这道巨大的城墙不仅仅闭环,比亚迪最重要的就是直面新能源的核心痛点,回应了消费者的最聚焦的需求。
举个例子,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就在于动力电池,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最大不同。不过由于动力电池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一些自燃事件的发生,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各种汽车类新闻关注的焦点,而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在这一点上,比亚迪的“船夫哥”毫不回避,掷地有声:
读完上面的三张图,我来做个课代表,其实主要说了以下的三段内容:
1,动力电池爆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敌人。
2,所以,比亚迪研发了刀片电池,从电池领域解决了自燃问题。
3,电池安全问题解决后,比亚迪又持续进军整车安全的技术研发,关注更大领域的安全。
其实很好理解,电池虽然重要,但毕竟只是整车的一个部分,要整车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那么关于整车安全,比亚迪到底又做了什么硬核科技?
CTB电池技术
这个技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是很好理解,而且非常容易和CTP技术进行混淆,当然学术领域的解释其实有很多了,我这里说一点比较粗浅的比喻,便于大家理解:
1,动力电池主要包括外壳和电芯,就像一个袋子里装满了5号电池,最早的技术,就是几个电池装一个盒子,然后几个盒子装一个箱子,然后把箱子装进汽车底盘,然后盖上底盘的上下盖,这就算好了。
2,到了CTP时代,通过技术研发,电池更安全了,不需要再包一层盒子了,我们就直接把电池装进箱子里,然后把箱子装进汽车底盘,然后盖上底盘的上下盖,这就算好了,这些盒子的空间可以装更多的电池了。
3,到了CTB时代,现在电池太安全了,连箱子都不要了,我们把电池加上一些辅件,直接就装进地盘里,然后盖上底盘的上下盖,这就算好了,这下盒子和箱子的空间都节约了,装的电池更多了。
通过上面的解释,是不是对这个技术有了比较明显的认识,在上面的描述中,看到的最多的莫过于“安全”和“更多的电池”这两个字眼,这些字眼其实也正是回应了目前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两个核心关注,就是“自燃”和“续航”。
可以说,在百分之百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咨询销售顾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这车能跑多少公里?电池会不会烧起来?
几乎只有很少的消费者会关心这样的问题:
辅助驾驶是什么芯片?LCC的过弯能力和感知能力具体怎么样?
这就是国情,这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当下最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下新能源汽车给消费者留下的最大痛点,面对这道“思考题”,比亚迪这位理工科的优等生在动力电池上持续答题,宛若一幅“特区做题家”的风采,而且比亚迪的答案,无一不切中了消费者的痛点。
CTB电池技术,直接把到高安全的刀片电池装入底盘,让底盘不再为了电池盒而改变力学结果和空间让步,重新优化了整个底盘的强度,构成上盖、“刀片电池”、托盘的整车三明治结构,电池系统的结构强度获得突破,并为整车安全赋能。因为刀片电池采用了铁锂材料,拥有更高的燃点,所以理论上基本无法发生自燃。
三、广积粮,展开全球范围全业务布局
在发布销量和五百强的当天,比亚迪还发布了一张意味深长的海报:
里面最显眼的一句话赫然在目,产业不只有汽车,业务不只在中国。
短短一句话,彰显了比亚迪全球范围,全业务链条的布局野心,迪王绝不仅仅止于新能源汽车。
在销售范围上,在7月21日,比亚迪乘用车正式官宣出海日本,并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将在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售的车型。刹那间,全网热议,热点燃爆,大概都为了国产汽车出海中首次探索在日本这样顶尖的汽车强国市场感到振奋。
太多人还没有回味过来的时候,在8月1日,比亚迪又宣布与欧洲的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再加上已有的澳洲和新西兰,比亚迪的乘用车已经开始了全球范围的布局。
同时,比亚迪还是一家在业务上有着巨大范围的巨头企业,目前共有四大主营业务,分别是汽车业务、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储能业务和轨道交通业务。在营收构成中,汽车业务占比50%,手机代工业务占比40%,储能业务占比7%,轨道交通业务还处于研发落地阶段。
比如手机代工业务来看,比亚迪也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并且,比亚迪电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同时大规模提供金属、玻璃、陶瓷、塑胶、蓝宝石等全系列结构件和整机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研发实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可以说,在全球范围来看,有如此宽广范围的新能源科技制造企业,比亚迪当之无愧的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缓称王,高筑墙,广积粮,应该是比亚迪成为2022年最亮眼的明星的王者之道吧。
所以,看到这里,还不点赞+关注再走么?
我是大包子狸,智能科技控和新能源汽车爱好者。
已经陆续免费推荐超过100+朋友选择适合他们的新能源车;
我会持续更新各种新能源车的体验,以及相关知识、股票等经历的分享;
有任何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欢迎关注,留言,星辰大海,一起遇见!
也许你对这些内容也感兴趣:
全网都在吹?小鹏G9真有辣么好?来看看老车主视角下的G9全体验!
自动驾驶领域,所谓「全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车企都要传播「全栈自研」的概念?
纯电动汽车能跑长途吗?
小鹏P7、Model3、比亚迪汉这三款车该如何选择呢?
如何看待特斯拉高速死机后靠手机导航行驶?
如何看待新能源车高速服务区排队4小时充电?新能源车在运行中都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