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若选择逃逸,无论事故责任是否在其,都将承担全部责任。轻微事故逃逸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扣分、罚款和短期拘留。重大事故逃逸,尤其是造成严重后果或致人死亡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更重。逃逸行为的认定包括明知事故而离开现场、认为自己无责而离开、违章驾驶后逃逸、送伤者至医院后逃逸、不配合调查、拒不承认事故以及协商过程中强行离开等情形。即使事故责任不在当事人,因法律知识不足而选择逃避,最终可能导致刑事责任和赔偿损失。肇事逃逸的认定和处罚标准严格,旨在确保事故责任得到妥善处理,保障受害者权益。
一旦一个人实施了肇事逃逸行为,逃逸者将承担全部责任,不管事故是否在他身上。届时,逃亡者面临的不仅是牢狱之灾,还有高额赔偿。
如果只是轻微事故逃逸,可能不用面临刑事责任,但也会被罚款和行政处罚。一般12分扣200-2000元罚款,可以拘留15天以下。重大交通事故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逃逸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延误治疗而死亡的,最高可判十五年。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①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但当事人仍驾车、弃车离开事故现场的;
②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直接驾车离开;
③事故原因为司机违章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他虽然报警,但报警后离开车辆逃离现场。
④事故发生后,把伤者送到医院,然后二话不说就走,或者留下联系方式和地址,但都是假的,联系不上;
⑤事故发生后,破案前,当事人不配合调查,逃避或逃避警方调查的;
⑥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离开现场,拒不承认事故,而警方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对交通事故应当知情;
⑦事故双方协商过程中,一方强行离开,未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很多时候,事故的主要责任可能不在当事人,甚至不在自己。但由于法律知识浅薄,当事人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选择逃避。最终他不仅有刑事处罚等着他,还要赔偿对方,包括自己的损失。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