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问界M7在中保研25%碰撞测试成绩是否达到优秀水平?

如何看待问界M7在中保研25%碰撞测试成绩是否达到优秀水平?_58汽车

虽然问界M7在中保研25%碰撞测试中的表现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根据测试结果,问界M7在正面25%偏置碰撞、侧碰、车顶强度和座椅/头枕四个分项中均获得了G(优秀)评级。特别是在25%偏置正面碰撞中,车辆结构、上下部侵入量、假人伤害以及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等多个子项均表现出色。这些成绩表明,问界M7的整体安全性达到了中保研标准下的优秀水平。尽管如此,公众对于碰撞测试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车辆损失和变形量上,而忽视了假人数据的重要性,这些数据才是评估驾驶员受伤风险的关键。问界M7在这些关键指标上的表现,为其安全性提供了有力证明。同时,我们也期待中保研能够公布更全面的测试结果和数据,以增强公众对测试结果的信任。

虽然我觉得问界M7这个车没啥意思,但这一波碰撞测试我倒觉得问界M7的表现没啥毛病。我就简单说个三点吧。

单从这个结果说,其实就已经可以结束80%的争论了。再差的G也是好,已经优于了马路上95%以上存量汽车的安全性了,这和帕萨特之类的P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车内乘员的G是包括正面25%偏置正面碰撞,侧碰,车顶强度和座椅/头枕四个分项,问界M7都是G。然后争议比较大的25%偏置正面碰撞,又是由车辆结构,上下部侵入量,假人伤害还有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等多个子项组成的。

这个G是个综合的总评,说明问界M7这个车整体的安全性是可以达到中保研标准下的优秀水平的。在没有明确的证据之前,我不认为需要怀疑中保研的公信力。当然,我也希望中保研能公布更全面的测试结果和数据,以提高结果的说服力。

我发现大家对碰撞测试的关注点有个偏差,就是很关注车的损失,变形量溃缩量这些会讨论得很细,但是没什么人关心假人的数据,而这才是判断驾驶员受伤风险的关键呀。尽管说生存空间保持得差通常意味着假人受伤害程度高(变形量太大造成气囊接不住脸,头撞到硬物,以及膝盖怼上中控台等等),但是假人数据才是安全性最关键的参考啊!

前些天我看完懂车帝搞的卡罗拉对撞速腾也是这个感觉,分析两个车的变形量分析了一大通,但通篇没有讲假人的数据。头部减速度,HIC,胸部减速度,大腿受力等等这些,既然用了专业的碰撞测试假人,肯定都是测出来数据的。按照中保研的测试规程,这些数据也都是有的。

回到问界M7的碰撞测试成绩,除了车辆结构和乘员舱上部侵入量为A(良好)外,乘员舱下部侵入了、假人伤害、约束系统与假人运动等分项均为G(优秀),综合上述数据,拿到了G的评价。我认为问界以此来宣传安全性是没什么问题的,至少在现有的中保研标准下是可以达到优秀水平。

上过大学的应该都知道GPA,90分是满绩,100分也是满绩,满绩和满绩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G和G也是不一样的。在中保研现在的这个标准下,问界M7是能拿到G。但是从车辆结构和座舱侵入量看,如果碰撞速度继续提高,那么恐怕就有些危险,可能会和其他表现更好的G拉开差距。但不管怎么说,在现在中保研这套标准下,在马路上绝大多数存量汽车都拿不到G的情况下,问界M7拿到G,这已经是“跑赢大盘”了。

最后再多说两句,为啥这么一个实际“不太算事儿的事儿”能引起这么大争议,主要还是华为树大招风,加上余大嘴天天口嗨拉仇恨。其实就M7这个车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话题性,其产品力也一般般,还是基于现有老车型由华为搞了精装修,在我看来属于过渡期的产品。还是得等正经由华为主导开发的新平台新车型,那大戏才真正开始。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254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