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公司和研究院,哪个更好?

汽车制造公司和研究院,哪个更好?_58汽车

如果你没在微信公众号读过这篇文章:中国的汽车研发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请不要往下阅读本文,否则我说了你也不会明白。恰逢秋招,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接到十几位同学的来信。今天,我再次针对热点问题唠唠,我本人是从整车制造公司跑到外企前期研发部门来的。可能我的一些观点不够全面,希望你谅解,吸取点有用的最好。现实中,应届生如此分流。很多学生认为制造公司就是一线机器轰鸣的场景。甚至有些人会讲:HR在岗位上把我安排到制造公司,会不会就是在生产线上从事一些工作,以后没得技术可学了?坑,坑,坑!制造基地是生产为主,技术为主导和服务。并不是纯粹的生产工作。常见的制造业技术岗位包括:四大工艺技术(冲、焊、涂、总装),质量管理(包括尺寸检测、SQE、内审员、统计管理员、客户质量工程师),产品技术(主要按电器、底盘、动力、车身、内外饰等划分的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与研究院技术沟通、变更管理、BOM管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管理类岗位,例如财务管理、后勤管理、行政专员、HR部门的培训管理、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等。多见学财务、国贸、工商管理的同学。还有些介于技术和管理类岗位之间的,如采购、物流、维修维护部门。所谓的生产为主,这里涉及的岗位是生产管理。管理一线工人,排班,过程生产问题。多见本科生去合资车企做这类岗位。不推荐,实际也少有研究生会去这类工作,毕竟用不到技术,主要是与一些一线操作工打交道。不要纠结,去你感兴趣的还是那句老话:360行,行行出状元。你可能依然觉得研发听起来有技术含量,然后一意孤行。如果那篇文章你依然不能醒醒,我建议你去外企供应商工作一年,接触什么是主机厂的研发,什么是实验室,什么是创新,然后再去看看你做的研发被蒙蔽了什么?我最深的感触是:从合资车企如大众、宝马、奔驰来的研究院工程师在与我们的技术人员交流时,比长城、奇瑞、吉利的研发工程师显得更专业一点,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技术研究者,只是在按要求管理供应商产品的开发进度、各类实验、SOP前的准备工作。但你不要讲主机厂研究院没核心技术,也不要讲供应商怎么样牛叉,更不要歧视制造基地很low。在你了解了每个领域主要岗位后,去你感兴趣的,都会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路径以及晋升的机会。在对比间,建议考虑下研究院和制造公司的地理位置、具体岗位职责和薪资福利。然后得出你的优先对象,不要盲目地认为哪个就好哪个就不好。适合你的会有很多,因为职场兴趣不是生活兴趣,只要选择一条,努力后都能跳槽到更好的公司。实在太多了,前五十名基本涵盖汽车所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在国内多数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产品开发本地化管理)。建议没能去主机厂的应届生考虑下,毕竟可以学到口语。如果你非要做什么核心技术创新或研究,建议你去德国留学并留在德国工作。与一群Dr整日窝在实验室里经历一次次失败后成功问世某个新技术并卖给主机厂去技术展吹牛X。别把车展上奥迪、奔驰展示牛叉技术当成他们的成果,除了初稿外形之外,设计研发都是供应商做的。

如果你没再微信公众号读过这篇文章:中国的汽车研发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

请不要往下阅读本文,否则我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恰逢秋招,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接到十几位同学的来信:

今天,Gavin就再次针对热点问题唠唠,我本人是从整车制造公司跑到外企前期研发部门来的。可能我的一些观点不够全面,希望你谅解,吸取点有用的最好。

现实中,应届生如此分流

研发中心:

制造基地:

严重缺乏的真实信息

很多学生认为制造公司就是一线机器轰鸣的场景。甚至有些人会讲:HR在岗位上把我安排到制造公司,会不会就是在生产线上从事一些工作,以后没得技术可学了?坑,坑,坑!

制造基地是生产为主,技术为主导和服务。并不是纯粹的生产工作。

常见的制造业技术岗位包括:四大工艺技术(冲,焊,涂,总装),质量管理(包括尺寸检测,SQE,内审员,统计管理员,客户质量工程师),产品技术(主要按电器,底盘,动力,车身,内外饰等划分的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与研究院技术沟通,变更管理,BOM管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管理类岗位,例如财务管理,后勤管理,行政专员,HR部门的培训管理,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等。多见学财务,国贸,工商管理的同学。

还有些介于技术和管理类岗位之间的,如采购,物流,维修维护部门。

所谓的生产为主,这里涉及的岗位是生产管理。管理一线工人,排班,过程生产问题。多见本科生去合资车企做这类岗位。不推荐,实际也少有研究生会去这类工作,毕竟用不到技术,主要是与一些一线操作工打交道。

不要纠结,去你感兴趣的

还是那句老话:360行,行行出状元。

你可能依然觉得研发听起来有技术含量,然后一意孤行。如果那篇文章你依然不能醒醒,我建议你去外企供应商工作一年,接触什么是主机厂的研发,什么是实验室,什么是创新,然后再去看看你做的研发被蒙蔽了什么?

我最深的感触是:从合资车企如大众,宝马,奔驰来的研究院工程师在与我们的技术人员交流时,比长城,奇瑞,吉利的研发工程师显得更专业一点,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技术研究者,只是在按要求管理供应商产品的开发进度,各类实验,SOP前的准备工作。

但你不要讲主机厂研究院没核心技术,也不要讲供应商怎么样牛叉,更不要歧视制造基地很low。在你了解了每个领域主要岗位后,去你感兴趣的,都会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路径,以及晋升的机会。

在对比间,建议考虑下研究院,制造公司的地理位置,具体岗位职责,薪资福利。然后得出你的优先对象,不要盲目的认为哪个就好,哪个就不好。

适合你的,会有很多,因为职场兴趣不是生活兴趣,只要选择一条,努力后都能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实在太多了,前五十名基本涵盖汽车所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在国内多数设有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产品开发本地化管理)。建议没能去主机厂的应届生考虑下,毕竟可以学到口语。

如果你非要做什么核心技术创新,研究。建议你去德国留学,然后留在德国工作,与一群Dr整日窝在实验室里经历一次次失败,然后成功问世某个新技术,然后卖给主机厂去技术展吹牛X。

别把车展上奥迪,奔驰展示牛叉技术当成他们的成果,除了初稿外形之外,设计研发都是供应商做的。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4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