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即将上市的丰田C-HR,该不该等?值得考虑吗?

如何看待即将上市的丰田C-HR,该不该等?值得考虑吗?_58汽车

住在日本,作为C-HR车主,我分享一下个人体验。2017年购入的G级两驱Hybrid黑色车型,改装了LED大灯,总价约300万日元。C-HR的设计现代、辨识度高,但配色选择有限。车内空间紧凑,尤其是后排和后备箱,不太适合大家庭。驾驶体验良好,1.8L Hybrid引擎虽不强劲,但足够家用。车载系统表现不佳,功能实用但UI设计和导航体验有待改进。油耗表现一般,但考虑到其SUV定位,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国内版本价格合理,C-HR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追求设计感和驾驶体验的消费者。

住在日本。C-HR车主。

C-HR在2016年底刚上市的时候,丰田弄了几个宣传片,画风大概是这样:

猎手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狐狸。看完这个系列广告我就入了坑。

于是我在2017年8月送别了AQUA,喜提C-HR。

开了大半年,超过一万公里。

喜闻C-HR终于要在国内上市了,还是个双黄蛋。

没有调查过在国内外车型的配置有什么差别,我也不是汽车专家,只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车主的感受。

我买的是G级车型,两驱Hybrid,黑色。

原装轮毂、导航、音响,改装了LED大灯。

第二次在这家Dealer买车,店员给了一些优惠,总价约300万日元。

按照目前的汇率约17~18万人民币。

日本车牌基本不花钱,加上选车牌号大概人民币几百元。

另外Hybrid在税费上还有不少优惠。

不能算便宜,也还可以接受。

以目前在日网看到的评价,正面居多。

前脸敦实有力,后部仿钻石切割,像个小钢炮。

整体设计风格锐利,现代感强,辨识度高。

多次看到“激进得不像丰田”、“Harrier和Prius合体了”这样的评论。

配色可选不多,只有一个市场上很少见的原谅绿比较大胆。

买车时试驾的就是这一辆,实车在夜晚的灯光下很好看,过目难忘。

不过考虑到脏了以后可能像青苔一样的形象和二手市场的保值率,

在日本道路上看到的主要还是纯黑、纯白和酒红这些常规颜色。

另外C-HR还提供加价配双色的选项。

我个人认为一辆本来就不大的SUV涂成双色会显得小气,见仁见智吧。

一些细节:

G级车型的LED流水式转向灯参照了雷克萨斯的设计,由中间向两方流动闪烁。

喜欢的人觉得非常酷,对我来说只是偶尔在前车的反光里看到才会想起来的功能。

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可能还会增加维修成本。

就像关云长的胡子,提高形象的增值服务。

晚上解锁车辆,或者拿着钥匙靠近车辆的时候,后视镜上有一束光打下来显示TOYOTAC-HR字样:

下班走到停车场的时候他自动亮起来迎接你,

就像老朋友打招呼说今天也辛苦了吧,低调又贴心。

后门外侧把手设计得比较特别,内嵌在后门上部:

保持了整车的一体感,有几个第一次见到这辆车的朋友以为是两座车。

对于儿童来说有点高,不算太大的问题。

内饰并没有什么可说的,中规中矩,网上查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总的来说在这个价格段,C-HR是在外形上老婆和我最满意的一辆车,也是购入的主要理由之一。

C-HR名字由来是CoupeHighRider。

从名字可以看出这辆车的定位就把驾驶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

*据说在上市前丰田把C-HR的原型车投入赛事进行训练,汲取经验来调教商品车。

实际开下来,

方向盘回馈敏捷跟手,指哪打哪,避震良好。

我用的是普通17寸轮胎,过弯和过凹凸路面的时候抓地牢靠,前座后座的颠簸振幅都不大,平稳舒适。

即使是在长野县山梨县的山区跑连续弯道也如丝般顺滑,让人放心。

(可惜狗子还是会晕车呕吐)

1.8LHybrid引擎,加速性能必然不是长项。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有种手上跟得上,脚上缺点劲的感觉。

即使把油门踩到底,也远远没有大排量汽油车那种的离弦之箭般的体验。

不过在高速无论合流还是超车时候的表现都还OK不会心虚,正常家用完全够了。

满意。

即使作为紧凑型SUV,对C-HR的空间并没有报什么期望,

我还是要给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为了向外观大佬低头,感觉得到C-HR在空间上作了很大妥协。

前座还算宽敞,超过一米九的朋友坐了副驾的评价是还行不挤。

我这样的小个子平常开起来没有任何不适。

但是后座,无论是长还是宽,空间都相对有限。

另外上面提到的后门把手设计导致后座车窗非常小,达康书记的眼神都露不出来。

空间局促加上光线欠佳,后排乘客会感觉比较闭塞。

车后部C柱开始的大斜坡也限制了后窗的尺寸,视野不好。

后备箱的深度虽然够,但是同样因为高度太低导致空间很尴尬。

特别在放置多件行李的时候,稍微没摆好位置后备箱就关不上了,还容易硌着后窗,只能把后排座椅倒下来。

所以,我们目前两人+一狗还够用,

对于需要更多乘坐和行李空间的家庭,非常非常不推荐这款车型。

国内版的车载系统和日本版可能不是外包给同一家公司开发,至少肯定不是同样型号。

但是作为车机行业的从业者,我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

太糟糕了。

算路品质异常低下。

而且有时根据拥堵信息自动重新算路的时候,居然没有声音提示。

悄咪咪地显示一个小地图,几秒后就自动换到新路去。

然后提示一句:“换了新路哟~”

喂!

换了路以后要绕到哪里、绕多远、有没有绕很小的路、收不收费什么都不知道!

最可气的是好几次换了新路以后我停下来重新导了旧路,

发现无论是距离还是时间都要短得多。

娱乐系统的UI层次非常不明确,学习成本很高。

蓝牙连接似乎只支持HFP和A2DP/AVRCP。

最神奇的Bug是有一天我和朋友各自开了一辆C-HR出门,

我用蓝牙听着音乐突然没有声音了,

朋友打来电话说:为什么你的音乐突然在我们车里响起来?

就因为我之前连过一次朋友车上的车机,

隔着十几二十米,我和朋友都没有做任何操作,

居然自动把我正在使用的手机蓝牙连接自动切换到朋友的车上……

喂!

戏也太多了!

还有一个细节,地图上显示的自车图标。

我明明是一辆黑色的SUV,却只能选择紫色啊白色什么的轿车模样,要么就是三角形。

作为一个OEM的产品,连这么明显的设计缺陷都不考虑,太偷懒了。

如果不是为了方向盘上的遥控,我肯定不会选择原厂的车载系统。

C-HR标配的功能在日常驾驶中感觉足够了,而且很实用。

ABS、SRS自不必说,以下这些功能可能在同档次车型上已经普及了,

不过稍微说两句,新手司机了解一下:

ToyotaSafetySense

以较高速度接近前车时,快速响警告音并自动刹车。

50km/h以上速度行驶偏离车道时,快速响警告音并自动回正。

当然不能指望靠这两项来避免事故,但是在走神的关键时候也许能救你一命。

后视镜上隐藏的提示灯,在左、右后侧有车时根据车距适时亮起或闪烁。

非常有效地避免A柱、B柱盲区导致的变道碰撞。

车身四周传感器,在靠近障碍物时提示距离,并响起三种不同的提示音。

对距离感不好的新手很友好,也可以减少低速的剐蹭事故。

官方宣传是30.2km/L

实际在高速道路上大约21km/L

城市道路大约18km/L

基本可以理解为百公里五个多油吧。

燃费达成率比较低,作为油电混合可能有点高。

开了一年下来,没有后悔过买这辆车。

如果国内版本价格合适,值得选择。

对了,C-HR是2017年日本SUV市场销量的No.1。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4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