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的长期行驶中,确保零部件的紧固性是至关重要的。这通常通过螺丝或螺钉的连接来实现,而不同部位的螺丝对扭矩的要求各异。扭矩,即拧紧力,是连接强度的关键。例如,更换轮胎时,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力量大小而拧紧不同圈数的螺丝,但并非拧得越多越好。研发人员会通过多种方法确定每个螺丝的最佳扭矩值,以确保既不松动也不损伤零件。在组装过程中,工人需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自动化设备,如螺钉紧固机,可以通过控制器设定扭矩值,并在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停止,以确保精确性。人工操作则依赖于力矩扳手或力矩钻,以及后续的检验流程,以确保每个螺丝的扭矩值符合标准。这些措施共同保障了汽车零部件在行驶过程中的紧固性,避免了零件脱落的风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零部件的紧固性是通过精确的扭矩控制来保证的。扭矩,即拧紧力,对于连接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研发人员会确定每个螺丝的最佳扭矩值,以避免过松或过紧的问题。在组装时,工人使用自动化设备或专门的工具,如力矩扳手,来确保每个螺丝的扭矩达到要求。此外,还有严格的检验流程,以确保每个螺丝的扭矩值符合标准。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汽车零部件的紧固性,防止了行驶中的零件脱落。
一直在汽车行业的设备制造这部分工作,但非汽车研发,所以非专业回答,必然不完善。但是可以稍微解答这个问题。
既然两个非整体的零件结为一体是通过螺丝(或螺钉)连接完成的的。事实上,不同部位的螺丝对于扭矩要求是不同的。所谓扭矩,通俗话讲就是“拧紧力”。如果题主非工科专业,我用最通俗的说法是,比如题主应该见过路边汽车换胎,需要用扳手对螺丝进行拧紧,有的人力量大有的人力量小。力量小的人拧了20圈就拧不动了,这使用了一个比较小的扭矩。但力量大的人就可以拧30圈,这使用了一个比较大的扭矩。可想而知,拧30圈更牢固。
但是问题在于,拧30圈就真的合适吗?因为并不是拧的越多越好。也许对这台车拧26.88圈时达到的扭矩(拧紧力)是最完美的呢?扭矩小了松,大了会压迫零部件对之造成损害。同时,我们严格按360°为完整的一圈,假设就需要30圈,可谁能确定四个螺丝都能拧完整的30圈吗?毕竟340°和380°靠人眼根本看不出来。
所以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扭矩值,车辆在研发时,研发人员通过很多手段确定到一个具体的螺丝需要多大扭矩,当达到这个扭矩值时,紧固性最好,既不会偏小造成松动,也不会过紧造成零件损伤。因此在车辆组装时,要求工人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怎么执行呢?
一、自动化设备完成
我大四自己找的一个实习时,正好一个企业做了螺钉紧固机。用的是日本ESTIC(艾斯迪克)的紧固机,当时没拍照。具体关键部位实物如下图。
左侧是控制器(Controller)的机箱,右侧就是电枪(TightenGun),上端是驱动器(Driver),末端可以旋转(类似于电钻)。通过控制器设定你生产时所要求的扭矩值,再用电枪对螺丝拧紧。电枪旋转时控制器同步自动检测实时扭矩值,当达到设定值时,电枪自动停车完成生产。
二、人工操作
人工操作需要专门的工具,就是力矩矩扳手或者力矩钻。道理和上述描述的差不多。
这是我在福建奔驰工作时,在总装车间(AssembleShop)底盘线拍摄的一张照片(压缩图片,放大看)。其中已组合完毕,在安装前的汽车底盘上部的发动机及传动部分(由于国内材料工艺、生产工艺、公差精度工艺不过关,所以发动机是进口的)。圈出部分为图中所能见到的螺丝。工人需要用已确定好的适合生产的扭矩扳手来拧紧每一个螺丝。然后检验组用其他力矩扳手立刻进行检验,一共三次,并记录在案。右下侧偏上的两个螺丝可以看到有绿漆笔的痕迹,这是检验完成后的标记,表示扭矩值合格。
总的来说,只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来讲,题主说的问题一般不会出现,尤其是发动机等关键部位,跑着跑着撒了一地零件,司机也够尴尬。
回到刚才举的车轮的例子。车轮的四个螺丝的扭矩也并不是出厂和跑了几万公里完完全全都一样,这也是需要四轮定位的其中一个原因。
然后有人说,既然关键部位这么重要的话,那奥迪变速箱和爆缸的事怎么解释?
我一个出行工具几千万、有上百人陪同的、走政府特定规划线路的人不屑于解答这么低级的问题。不说了,地铁进站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4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