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Saucony Kinvara 13:轻量化速度型训练鞋的完美结合【文章内容】每个人的跑步需求都不同,所以一双跑鞋必须有清晰的定位、针对的人群和穿着场景。而在Saucony Kinvara 13中,这些考量都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款鞋子采用了工程学网布材质,透气性好,同时还具有支撑性能和舒适度。此外,它的配色也十分吸引人,黄色和红色的搭配非常亮眼。除了外观设计,Kinvara 13在功能上也非常出色。它采用了一片式工程学网布,分为两层,上层透明的MONO纱线支撑包裹好,较为硬挺;下层有色纱线织成,大小网孔根据双足不同位置的散热需求排列,质地细腻柔和,透气性不错。鞋底采用了PWRRUN发泡和XT900橡胶组成,虽然牺牲了一定的耐磨性能,但仍能提供良好的缓震效果。Kinvara 13的设计理念是“Speed,Pure,Simple”,这也是其最Original的考量之一。从外观到功能,这双鞋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它不仅轻盈,而且舒适度高,适合各种跑步场合。如果你是一位追求速度和效率的跑者,那么Kinvara 13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总之,Saucony Kinvara 13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跑鞋。它的外观设计时尚、功能强大、舒适度高,可以满足各种跑步需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适合自己的跑鞋,那么不妨考虑一下Kinvara 13吧!
千人有千面,千人有千脚,只一双跑鞋是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跑步需求,必须有清晰的定位,针对的人群,穿着的场景,完善的矩阵。
为了更好的回答问题,查阅了一些资料,其实出一双跑鞋,并不单单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设计师说的算,还要和产品企划,市场销售等部门人员的沟通,要有底面开发技术人员和供应链的参与。
附上一张(托人托人再托人向一位业内设计师请教请教再请教整理后的)图来总结考量。
其实在一款跑鞋的开发周期中,每个节点都很重要,环环相扣,注重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才能设计开发出一款优秀的跑鞋。
如图,Saucony在九双针对性各有不同的款式中,虽然有很多后起之秀,但是更新到13代且销量依旧不错,说明Kinvara系列的拥趸还是不少,无论鞋面还是鞋底,给人的感觉就是轻,薄,透,非常简明直观。
回答问题就必须落到实际,接下来,就从我前几天在四下无人的路边草丛里捡到的Saucony家新晋爆款Kinvara13,官方定位是轻量化速度型训练鞋。
用逆向思维由上至下、从里到外剖析,看看到底有哪些考量的点,设置了多少的计谋,让广大跑者爱不释脚。
不得不说索康尼这一次的黄红撞色(官方用词是Vizigold/Vizired)用的真是有够夺人眼球,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saucony跑鞋矩阵亮相都是这个配色,K13这次也被安排了这个配色,视觉风格的统一性,也方便后续整合营销传播,光是色彩方面的考量就拿了个高分。
材质的话,基于速度训练鞋定位,用的是一片式工程学网布(EngineeredMesh),分为两层,上层透明的MONO纱线,支撑包裹好,较为硬挺,下层有色纱线织成,大小网孔根据双足不同位置的散热需求排列,质地细腻柔和,透气性不错,好于很多竞速碳板跑鞋的TPU纱线鞋面。
配上一个立体印刷的品牌大LOGO,和几根流畅线条的设计语言,进一步提升了鞋面的支撑性能。与此同时,K13的动感也立马体现了出来。
鞋舌延续索康尼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单层的弹力网像一对翅膀延伸到两侧,在跑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包裹贴合性能得到了提升。
鞋舌和领口部分的里布质感类似于夏季Polo衫的珠地面料,只是颗粒感更大一点,增加了和袜子的摩擦系数。
为了不影响鞋舌透气,未填泡棉,而领口处的泡棉填充所提供的舒适度也恰到好处,也解决了K12反馈较多的鞋舌磨脚问题。
鞋舌最上端TPU材质的热切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鞋带系太紧出现的勒脚现象,画龙点睛。两侧6+1个鞋带孔的设计对跑者们也更为友好,可调节度更高。
鞋舌以及后跟两块黑色绒感材质也为鞋子在穿脱的时候提供了一丝方便,也显得鞋面大面积的黄红撞色不会过于跳跃。
微弹扁平状的鞋带的在系紧后使得作用于脚背的压力更为分散,长时间的穿着不会有勒压脚背的不适感。
K13延用了K12的鞋底
我这边盲猜有三个原因,1可能是鞋底足够优秀,低落差薄底获得市面一致好评。2也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毕竟鞋底模具的费用不低,随便一个尺码模具的费用就几千上万,而且男女鞋加起来码段不少。3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供应链受到疫情影响,耽误了新底的研发,为了不受时间滞后所造成的影响,只能延用K12的鞋底。好在有见过K14的谍照,鞋底变厚了,设计语言也更新了。
K13的鞋底是的PWRRUN发泡和XT900橡胶组成的,既然K13的定位是轻量化,只能是牺牲鞋底的耐磨性能,所以橡胶材质的用量不多。
橡胶片置于前掌脚趾处和后掌外侧,因为大部分人穿鞋,还是这两个位置摩擦损耗明显。就好像在告诉消费者,橡胶就这些,不能再多了。
PWRRUN的软硬度适中,虽说橡胶才前后两小块,但是使用这种能直接接触地面的发泡材质,想必配方里也有混合添加提升耐磨性能的材料,虽不及橡胶,但实际穿着中也OK。
纹路方面,可以看作是放大了的人字纹,几处加深的凹沟,有较好的牵引力和灵活性。
轻薄的鞋底,前掌的外扩,4MM的落差,贴合足底的鞋垫,足弓内侧的支撑模块,对内翻外翻又或是不同类型足弓的跑者都较为友好。
后跟那处开叉的设计,好似燕子的尾巴,自由飞翔。
作为一双定位轻量化的速度型跑鞋,是骡子是马,得上跑道遛遛。
初上脚的时候,K13鞋面的贴合感很不错,不是大部分碳板竞速跑鞋纱网鞋面的生涩感,也不是那种弹力飞织鞋面的强烈包覆感,像烧菜一样火候刚好。而且长时间跑下来,鞋内和袜子依旧干爽,透气效果优异。
前掌脚趾头有活动的空间,两侧也不卡脚,分寸刚好。
鞋舌的话就像前文所描述的一样,虽没有填充物,但是不缺安全感,鞋带无需勒太紧,只要不易松脱就好。后跟港宝的锁定感强,加上厚度合适的泡棉,舒适度极佳。
流畅的立体印刷框架的支撑感就像蜻蜓点水,避开了透气位置,再加上整个鞋子的运动重心不高,不需要过度的支撑补强。
听着适合自己配速的歌曲,迈步向前的时候,鞋底给人的缓震回馈和动力推进非常的有节奏感,像传统钟表那种TickTock~TickTock的计时感。
此时的感受就必须提到K13最重要的考量,置于鞋垫下,粘在中底布上的一层珠粒发泡材质,厚度3毫米左右。就是这层材质,仿佛赋予了K13灵魂,干脆利落的缓震回馈,让人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跑步落地的时候,从前掌过度到后掌,再由EVERUN进一步推进。整个过程中,步态非常自然,用英文表达的话就是NaturalMotion。
虽其貌不扬,但真的是TEMPO感十足。有试着将一只鞋里的EVERUN抽出后对比,确实存在脚感差异。
有尝试了几次不同的距离,5K或者10K完全没问题,勉勉强强15K,因为是薄底,后面距离长了,缓震效果方面还是会有衰减。如果想来个半马,有条件还是建议换一双厚底的碳板跑鞋,毕竟K13的定位就不是一双中长距离的跑鞋。
切记,一双鞋有长板,自然也有短板,鞋无完鞋。
在索康尼美国官网查到对K13的产品描述中,“Speed,Pure,Simple”三个字眼应该就是设计这个系列的最Original的考量。
希望下次我能在草丛里捡到ALPHAFLYnext%2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4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