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人通过日常驾驶可以开出前驱和后驱车区别吗?

真有人通过日常驾驶可以开出前驱和后驱车区别吗?_58汽车

日常驾驶中,大多数人感觉不出前驱和后驱车的区别,这其实是正常的,因为这意味着你的驾驶方式在轮胎能承受的极限以内,保证了安全。在特定条件下,如雪地或泥地,有经验的驾驶员能感觉到动力轮的打滑。而在城市道路上,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如雨中急转弯或掉头时,才可能感受到前后轮动力的差异。前驱车在极限时会出现推头,而后驱车则可能甩尾。这些现象与轮胎在转弯时能提供的最大抓地力有关。在雨雪天气,前驱车可能需要补盘,而后驱车可能需要救车。大马力后驱车在急加速时会感觉重心后移,但这并不是判断前驱或后驱的标准。家用车和舒适车型通常不会有明显感觉,因为它们不需要。在日常驾驶中,前驱和后驱车没有本质区别,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后驱车在豪华车上的优势在于前轮负担小,有利于提高弯道上限和控制车身姿态。但在公共道路上,前驱车和后驱车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故意突破轮胎抓地力极限的驾驶操作是不可取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公共道路上,应避免轮胎滑移,以确保安全。在日常驾驶中,前驱和后驱车的区别并不明显,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驾驶方式都在轮胎的承受极限以内。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如雪地或泥地,或者在极端的驾驶情况下,如雨中急转弯,驾驶员才能感受到动力轮的打滑。前驱车在极限时倾向于推头,而后驱车则可能甩尾。这些现象与轮胎在转弯时的抓地力有关。在雨雪天气,前驱车可能需要补盘,而后驱车可能需要救车。大马力后驱车在急加速时会感觉重心后移,但这并不是判断前驱或后驱的标准。家用车和舒适车型通常不会有明显感觉,因为它们不需要。在日常驾驶中,前驱和后驱车没有本质区别,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后驱车在豪华车上的优势在于前轮负担小,有利于提高弯道上限和控制车身姿态。但在公共道路上,前驱车和后驱车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故意突破轮胎抓地力极限的驾驶操作是不可取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公共道路上,应避免轮胎滑移,以确保安全。

日常开不出区别才是对的,说明你的驾驶方式在轮胎能承受的极限以内,这很安全。

其实前驱和后驱的分辨很简单,只要动力轮失去抓地力,任何合格的驾驶员都能很直观地感觉到自己的动力轮到底是前轮还是后轮,像在北方的雪地上,越野时候的泥地上,如果开过好的越野车,甚至能清楚地感觉到是哪个轮子打滑。

在南方的城市道路上正常的开法能感觉出前轮动力还是后轮动力的机会并不多,最接近能感觉出前后轮动力差异的时机基本上就是下雨的时候转很急的弯或者掉头,而且还不能是普通的掉头,你速度还得很快。

核心原理是汽车在转弯时,轮胎在弯道路面上能提供的最大抓地力在转弯径向上的分力决定了在当前转弯半径上最快的速度,而前驱车和后驱车的区别就在于,在中性转弯的速度极限点上,给前轮额外的动力,前轮就会向半径更大的弯外“推”,俗称推头,给后轮额外的动力,后轮就会向半径更大的弯外“甩”,俗称甩尾。有点像各种宇宙飞飞行器啥的变轨的原理,加速就会到更高(半径更大)的轨道上去。

在雨雪天气,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比干地小得多,有些司机习惯性转急弯外加习惯性早开油,前驱车会出现“转不过来”的情况,要打更大的盘子转,俗称补盘;后驱车则会出现车尾的侧滑,要收油反打,俗称救车,一般甩尾之后车身还会受轴荷影响剧烈晃动或者摆动,总之是很危险的情况。

至于很多人说的“推着走”和“拉着走”的感觉,实际上是大马力后驱车在直道上急加速,尤其是从零开始地板油的时候会感觉车子重心后移车尾下沉方向盘(前轮)变得很轻……这实际上是大马力后驱性能车工程师故意做出来的效果,这有利于为后轮提供更大的极限抓地力以避免打滑。但重心后移并不是用来判断车子是前驱车还是后驱车的硬性标准——因为所有的车急加速都会重心后移,只不过前驱车的工程师会想方设法地抑制这种后仰性的车尾下沉而已。

家用车和舒适取向的车型,像题主提到的皇冠,包括锐志,宝马奔驰的小马力后驱轿车,这种感觉都不算明显,因为不需要,一方面车重本身就提供了足够的下压力,另一方面动不动就因为轴荷转移点头后仰的悬挂调校会非常不舒适。

所以开不出来区别并不是你的技术问题,毕竟……开出前驱后驱的区别并不是什么很高等级的技术,家用车公路胎干地转急弯,五六十码的速度听到响胎一开油马上就开始推头甩尾了,而这只说明胆子比较大而已,并不说明车技有多好。

指哪打哪,要推头推头要甩尾甩尾,能随心所欲控制车态的车技就不是一般驾驶员这个级别了,但在那个级别,前驱后驱四驱只不过是处理方法不一样而已,前驱车把重心往前丢,该把尾巴甩起来照样是能甩的,后驱车当然也会推头就是了。

后驱比前驱放在豪华车上的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后驱车的前轮负担比后轮小,这有利于长期行车,也能赋予车辆更高的弯道上限,二是限且仅限于前置后驱这种布置能在同重量级别下更低成本地获得平衡的前后配重比,这有利于使车身姿态在弯中更容易控制。

但就国内公共道路交通的情况来讲,没有一个地方是非后驱车不能走的——所有在公共道路上后驱车在轮胎极限内能完成的弯道也好掉头也好,前驱车都能完成,所以日常驾驶开不出前后驱区别才是正常的。

我个人也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故意的突破轮胎抓地力极限的驾驶操作,即便是在北方的雪地,南方的冻雨路面上,我也建议驾驶员通过做好充分的防滑工作、提高自己的油刹技术,以及放慢自己的行使速度来避免轮胎在公共道路上产生滑移。

由自然条件造成的完全没法给上动力的情况,不论是前驱车还是后驱车,我都建议直接就别开。

在公共道路交通环境中,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虽然轻度的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事实上都是可控的,但这种“控制”指且仅指牵引力控制而不支持制动力控制,也就是说在推头和甩尾持续的期间内,哪怕只滑了半秒,在这半秒内驾驶员也是不能制动的——除了平衡无摩擦(也就是车轮腾空而车体平衡,常见于高速转向的内轮腾空,侧轮行车特技的单边轮腾空,以及急加速造成的前轮腾空)之外,在有大于等于一个轮胎不处于抓地状态的车况下不可以制动,制动等于失控,这是滑移的控车原则。爆胎的时候不让大家制动也是这个原因,抓地的轮子都得到了制动效果,没抓地的轮子心里觉得不平衡,它(们)就会教训你。

补充说一下,是不让大家制动,而不是不让大家踩刹车,刹车这个玩意一共有三种效果,1点灯,2移重心,3制动。在有轮胎不处于抓地状态的时候不让大家踩出来的是制动效果,点灯和前移重心的效果(如果你能踩出来的话)还是可以用的,而且挺有用的。

不能第一时间制动就意味着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碰撞损失,这当然违反交通法规的安全驾驶原则,只要出了事故,交警和保险是肯定要教你做人的……所以在公共道路上,请不要把轮胎滑起来。

不滑轮胎,前驱和后驱在驾驶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就这样。

吃午饭去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52038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