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CG的浩瀚星河中,百合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它们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场关于爱、性别、自我认知的深刻探讨。百合作品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细腻地描绘女性在恋爱关系中的内心世界,这种描写往往超越了性别的界限,触及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在《八度和音》中,两位女主人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心,这种勇气和坦诚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一种挑战和超越。而《GirlFriends》中的少女们,她们的故事让我们思考,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否都是平常之物?百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且充满层次的。她们有自己的情感波动,有自己的挣扎和痛苦,也有自己的甜蜜和幸福。这种复杂性让百合作品更加丰富和真实,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女性角色的深度和广度。百合作品在ACG领域中的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的题材选择,更因为它在叙事手法上的创新和突破。从《樱Trick》到《点兔》,这些作品能够在四格体裁的限制中,巧妙地安排感情线,使得故事既紧凑又富有张力。这种对细节的把握和对情感的深入挖掘,是百合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关键。百合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多的粉丝,不仅仅是因为其艺术性和观赏价值,更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性别、爱情以及自我的关系。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力量的展现,可以看到女性之间的深厚友谊,可以看到女性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百合作品教会我们,爱是一种包容,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共同成长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在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可以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也是ACG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对「百合」这个词的理解很直接也很简单,我认为,百合指的是「ACG范畴内对于女性之间,恋爱或极似恋爱关系的作品表达」。
接触的第一个百合作品,现在看来大概是《魔法少女小圆》——不过问题在于,在《新篇叛逆的物语》未播出前的TV完结之际,对于晓美焰和鹿目圆香之间是否是「爱情」的争论仍然未休(当然,即使在叛逆播出后,这个问题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所以那个时候我只是非常纯粹地被两人之间性命攸关的、动机纯粹的亲密互动以及由于叙事和演出所带来的作品效果所感动。但我在那时,其实应该还没有体会到「百合」这种爱情形态的特殊气味。
女性在许多「一般向」ACG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爱情关系中的定位,因为近年来各种后宫化、物化、标签化女性角色的倾向,显得非常的支离破碎、扁平化。
我们看到的很多剧本,都几乎是由于男主的某一种特质,某一个行为——更多的是由于某一个event的发生,他的临时反馈,导致女主从此就产生好感度,然后观众就可以享受于这种「酸臭气息」的情节中,自然地继续通过接下来的事件,刷好感度,解决主线任务,最终抱得美人归,或者造就后宫。
其实这并无可厚非,因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打杀杀和一般的励志剧情,爱情要素是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如果在那个方面过于拖泥带水其实对于处理其他方面的演出是不利的。而且,其实也并不都是所有作品都不擅长描绘女性侧的心理,但是由于剧情篇幅安排而言,我们确实发现从男性视角出发的更多,我们会看到很多类似男主不断拷问自己,最后用行动去博得女性的原谅、好感、帮助之类的情节。有趣的是,无论女性的战斗力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男性总能在这种恋爱关系中占据一种「主动」——男性角色要么是富有朝气的、主动出击的类型,能够用行动去博得女性的青睐;要么就是典型的木头脑袋老好人的类型,女性却会不断地自己倒贴……我们很少会见到男主在那里纠结自己的心境,考虑是否要拒绝这份感情——即使是拒绝,也往往是为了成全另一个女性……
我们会发现其中一种作品是不一样的,就是少女漫。这类作品难得的以女性视角去描绘恋爱关系,于是整个故事一下子画风就变了——我们发现男性似乎都变得冷冰冰、高傲,而女主虽然嘴上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却也早就是心中有了答案,只等霸道总裁/学生会长的一个壁咚——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夸张,但其实对于恋爱关系的解读也确实是偏执了些。
难得的诸如《剧场版玉子市场:玉子的爱情故事》,《一周的朋友》,《秒速五厘米》这样的作品,能通过男女两侧不同视角去描绘感情,或是把男性纠结的一面,女性坚定主动的一面去表现出来,但这类故事一般叙事趋向文艺,格局也很难随意发挥,而受制于校园、职场等偏现实的题材里——也确实,如果是奇幻题材,介绍世界观,推进故事都来不及,哪有这么多篇幅给你玩感情线呢?
这个时候百合作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描绘的是女性与女性的爱情。所以它可以摆脱之前所提到的这些创作题材的限制,而且自由地进行发挥的同时,仍能很好的保留住情感线的完整与丰富。
百合作品,描绘着女性的视角,而追求的对象同样也是一个女性。一个女性在恋爱的感情中,会犹豫、会纠结、会酸楚,也会甜美地微笑、温柔地牵手、用力地拥抱——我们发现女性的「美」、「温柔」、「丰富而水润的内心」等等的优秀特质,在百合作品中,完全不会被主线剧情的格局、男性主角的视角的限制所磨平。我们在百合作品中看到的女性,几乎都是有血有肉,灵魂丰满,有着自己的那份偏执与主见——是立体的,全面的,却也有同样的、不输于其他作品的那一份温柔和魅力的存在。
我们会觉得男性在恋爱故事中的甜言蜜语而感到有些微微头皮发麻,却不会因为女性之间的低语呢喃而感到尴尬——因为「甜美」和微微的「酸涩」本来就缭绕在百合关系的周围,两人无论做多么甜到发腻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违和之处,而那份羞涩感却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继续保持——所以百合作品对于恋爱本身的描绘,也往往饱含着各自丰富的内心挣扎、两人内心的逐渐融合、以及看得再多也看不腻的甜美日常。
我之所以彻底迷上百合,也正是因为内心确实,被这种描绘恋爱关系的方式所触动了。在百合作品中,我看到了女性视角下彼此的温柔、坚强、纠结、思绪……而不是贴上各种标签的附属品或剧情的工具人调味剂。在百合作品里,女性是真正的主角或是主视角,你能彻底地代入她们的视角和感情,去感受一段特别爱情关系的酸涩、苦楚、甜美、梦幻。
在这个阶段,我观看了几部目前而言也属于百合作品范畴内非常优秀的TV动画作品:
《CandyBoy》、《青の花》、《ささめきこと(轻声密语)》、《神無月の巫女》、《StrawberryPanic!(惊爆草莓)》、《マリア様がみでる(圣母在上)》。
其中,后三部作品顶着「百合三神作」的名号,我对它们各有不同看法:
《神无月的巫女》有着主线剧情,但是处理两人间的感情略有急躁之处,对几个反派的动机也讲的不清不楚,使得故事整体逻辑存在很多硬伤——不过,结局的告白诗的演出还是将作品拉上了不少高度。
《惊爆草莓》由宫野樱子老师执笔,演绎了一段登场cp众多,设定复杂,波澜壮阔的校园百合宫斗剧……从狗血和剧情张力角度来说,可说是奠定了后续同题材作品里的各类「胃疼」和「挺好」桥段的框架,是十分有娱乐性的作品。
至于《圣母在上》……是一部很「日本」思维的作品。其中的许多角色在心理上的一些执拗之处,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是很难理解的。但其对百合系作品设定、舞台、cp组合、人设模板的各种设定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定义「百合」这个分类并延展到各种作品里的存在。
其余的三部,在「易消化」这点上就好很多了。也是很值得推荐给新入百合坑的观众观看的作品,《CandyBoy》基本上是从头到底在放闪,《轻声密语》独创的在苦涩和搞笑氛围里找平衡点的氛围,都是相对比较轻松入口的东西。不过到了《青之花》就需要一点接受能力了。
补完这些,我就开始考虑挑战更进一步的,也就是有R-18要素的百合作品了。于是就接触了《その花びらにくちづけを(花吻在上)》这部系列作品。
应该来说,如果百合里也分「拔作」,大概花吻就是典型了……但是就算是这样,花吻也有非常强硬的底线——没有道具play,没有带CV的男性角色(没有玩过护理医院的几作,如有错漏请指正),而其中的第12部作品更是摆脱了以往的3分剧情,7分H的剧情结构,非常完整地表达了璃纱美夜这对儿慢慢凑成的过程(虽然这对儿的人设一直被诟病太像圆焰CP),建议入坑可以先体验这部,再根据自己喜欢的那几个支线CP去玩对应的前作补足剧情。
而后来,《屋上の百合霊さん》作为百合群像剧的曼妙剧情,让我又经历了一次洗礼——在此之前,我对于「H」之于百合作品的意义还是模糊的,略微有一些羞耻的,但这部极尽清水之所能,成功成为首个将R18H内容放上steam平台的galgame……(虽然实在是太清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R18游戏……)
在这时,我发现自己对于爱情的观点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变化——诸如对于H的态度和意义,以及双方处在恋爱关系中的相互付出,等等。而且,我在喜欢上百合作品后,对于BL和腐向作品也不再排斥,也能更包容地看待各种性少数群体的存在。
应该说我喜欢看百合作品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与「包容」。
当我看到如《八度和音》的两位女主人公与过去的经历诀别,如《GirlFriends》的两位少女勇敢地道出自己的真心,如《星川银座四丁目》的一对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恋人为了幸福不断努力、忍耐……我明白了爱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是平常之物,但对她们来说,这份馈赠却是自带着一份酸楚和不易的,与是我也就更尊重,更因她们的故事而感动了。
看了如此种种百合题材的作品的我,那时意识到,我看到的许多作品其实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主线剧情与感情线的平衡点——感情线的细腻、优雅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百合作品的卖点所在,这也就反过来导致百合作品大多偏向于描绘感情线本身而不太去碰有复杂主线的剧情。
实际上《小圆》就是个很不错的例子,它的叙事、艺术性、主线的完成度都非常棒。这样的作品应该还会有不少吧?我带着这样的好奇,去翻找老番,寻觅后得知,在不少旧作里其实「百合」都是作为剧情的一部分元素存在的: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号称「枪&少女三部曲」的:《NOIR》、《魔女猎人》、《MADLAX》,在推进着主线、沐浴在战斗和奔波中的同时,女主间的深刻羁绊也得以慢慢扎根,最后达到一个类似SoulMate的境界——伴着血与泪的作品,会让人更为她们的感情动容。
意识流的百合作品的登峰造极之作,大概正是几原邦彦的《少女革命》和后来的《百合熊岚》,则更从内心视角去拷问这个话题——更多的意识流的演出,如舞台剧般的对白,展现了百合中的少女们的内心世界的独白和对白。少女革命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百合作,更多的是在表达「女性主义」的话题。而《百合熊岚》看似是百合片,却充满着对于性别隔阂、霸凌问题等主题的隐喻,每个人都能从中解读出很多东西——但共通的点是,这些作品都表现着、称赞着性格独立的、有抗争意识的战斗着的女性的身姿,通过百合这种ACG的演出形式,表现了最纯粹的女性之美——不以男性的意志所驱动的,美丽的,智慧的存在。
而另一种方向的,完全以「大女主」题材,去展开热血情节、战斗情节的故事,也同样大受欢迎:《魔法少女奈叶》和《天才麻将少女》可谓经典,前者的CP多到让人脸红心跳得无法呼吸,后者虽是热血少年漫的套路,却因为百合元素的融入使得女主角的形象丰满细腻,竞争对手学校的配角们也都有一段段的酸甜故事供人品鉴,这是一般的少年漫难以达成的效果,也正是百合的魅力所在。像现在《Lovelive!》、《少女与战车》等作品的火爆,也可说是一个将王道少年漫的套路捆上百合元素的成功融合。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这样的驱动之下,百合也渐渐的沦为一种「元素」而不是「核心」了。我们似乎迎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合作品,却再难看到如《喰灵·零》这样大场面大制作的,并不刻意回避男性,却有明确的百合感情线的作品了。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不少打着「百合」旗号的作品,要么是混杂着百合元素的后宫向作品;要么是刻意回避男性,构造了全是萌少女的世界的理想剧。而这,少了些我所认为的百合作品的独有魅力,变得趋向平庸了。
我并不是说类似《黄金拼图》、《点兔》、《魔法少女伊利亚》之类的作品不好,而是它们都显得太过于「迎合」所谓的「轻百合向」的定位。
在可爱的人设与对白中,我们其实很难感觉到少女们内心极细微的情感变化与纠结的过程,也少了那些带有主线剧情的作品当中超越生死时空的羁绊。这样的感情,显得比较平淡,也便缺乏说服力了。
但即使在轻百作品里,也同样偶有惊喜,例如《樱Trick》居然能在四格体裁之限制中,把感情线交代清楚,并在本篇中留出真正抵达TrueEnd的空隙。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ACG范畴内的百合作品吸引人之处,无非就是以下的几个原因:
1.百合作品能够全面地、细致地描绘女性在恋爱当中的心境,构建立体的、丰富的女性形象。
2.百合作品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恋爱,它不太会有一般BG作品当中的单侧过于主动的情况,两人之间的互相付出和与社会偏见的抗争本身也具备看点。
3.具有复杂绵长的主线的剧情当中,如果感情线是基于百合的情况,往往能很好的调和细腻的感情与复杂的处境之间的违和感,更让人觉得感动。
4.双倍的美少女所带来的赏心悦目。
※5.对于R15的带有官能描写的作品而言,百合向内容的艺术感和细腻感往往远胜一般向作品。
漫画(可能含H,不赘述):
游戏:
小说:
百合向真人电影、电视剧:
欢迎补充,感谢阅读。
注1:本文于2018年11月20日更新了末尾的推荐作品列表。
注2:本文于2020年2月11日再度更新了末尾的推荐作品列表。
注3:本文于2021年8月24日再再度更新了末尾的推荐作品列表。
注4:本文于2023年11月10日修订了部分文章内容。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56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