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系列4:完全自动驾驶两大基础条件是什么?

自动驾驶系列4:完全自动驾驶两大基础条件是什么?_58汽车

最近“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的试运行让自动驾驶行业再次成为热点。本文将简要分析自动驾驶的现状,帮助大家理性看待这一新事物。自动驾驶分为不同级别,目前应用最多的是L2级别,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尽管有些厂家宣称达到L2+,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一级别。L3级别能够实现导航驾驶,但目前只有特斯拉等少数车型在探索。许多厂家选择跳过L3,直接研发L4级别自动驾驶,但这种“采购”形式的自动驾驶可能会影响后期的OTA升级。在L3和L4级别,5G和高精地图变得至关重要。华为在5G领域取得成功,而北斗系统则在高精地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定位系统已发展为四个,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这些系统虽然原理相似,但发展路径和特点各异。高等级自动驾驶需要“开放共享”,而“高精地图”和“5G”是基础支撑。5G能提高传输速率,促进车路协同和智能网联的发展;高精地图则推动L3、L4级别的快速落地。厘米级导航定位、环境感知、决策控制和路径规划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人类约80%的活动与信息、地理位置相关,因此整合地图、导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地理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社会和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大量车路协同仿真测试。目前,即使是“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也只能在特定区域内实现自动驾驶,并且需要专人值守。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至少还需要10年的持续投入。全球头号选手Waymo已有3200万公里的实测数据,而百度、滴滴等还未超过100万公里。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在不同城市、不同天气和地形下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民用化的安全性。自动驾驶初期,出租车和货车相对容易实现,而民用车则相对困难。但如果进入L5级别,情况将相反,运营和商用的安全与限制会高于民用。因此,实现全面自动驾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客观地等待这一切的到来。

最近由于“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的上路试运行,让这个行业又火了一把,那么自动驾驶真的来了吗?本篇文章我用小篇幅,言简意赅的给大家客观分析下自动驾驶的现状,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新事物,不要盲目乐观,也不必悲观。

自动驾驶级别划分(大白话)

L0全靠人工;

L1定速巡航控制加减速(纵向控制);

L2控制加减速基础上,还可控制方向,(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增加横向控制);

L3导航驾驶,驾驶员辅助,但法规要求不能长时间手离开方向盘。(识别标志线、标志牌、红灯等);

L4可实现自动驾驶,但区域速度受限;

L5完全自动驾驶;

现阶段应用等级为L2级别,该级别可实现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两项功能。也就是自动接管纵向控制(动力、刹车)、横向控制(方向盘转向)。该级别被很多厂家负责任的称为——辅助驾驶系统,但并非标榜该级别的车型都能好用。目前表现较好的新能源车型有:特斯拉、蔚来、理想等。

严格地讲并没有L2+这个级别,所以不要听信很多夸大的宣传。要说走在L3路上的车,电动车中目前也仅有特斯拉,L3级别就是可实现导航驾驶,同时可识别标志线、标志牌与红灯,但特斯拉这些也没能完全实现,还在摸索前行中。

很多厂家都决定跳过L3直接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你,所有这么说的厂家都是“采购”形式的自动驾驶,如果是“自主研发”必然会有实践与经验积累,厂家不想,也不愿意错过这些脚印。采购的形式对后期OTA升级会造成滞后,这里就不过多阐述这种麻烦了。

高精地图成像

到了L3、L4级别就不能忽略5G与高精地图,5G方面最热的公司就是“华为”,而高精地图最热的当属“北斗”。华为的成功让美国企业付给中国专利费,花出去这么多年专利费,现在终于可以拿回一些了;而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卫星的收官发射(共30颗卫星组网),这款民用的全球定位系统终于让国人扬眉吐气了。

目前全球定位系统也上升至4个包括: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四大系统原理大同小异,但发展路径不同,特点也不同。(图片表格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开放共享”是高等级自动驾驶必要需求,“高精地图”和“5G”是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5G可以提高传输速率,车路协同,智能网联与城市智慧交通网络将会加速完成;高精地图加速推动L3、L4级快速落地,L5破局落地。厘米级导航定位、环境感知、决策控制、路径规划,实现自动驾驶必不可少。

人类约有80%活动的与信息、地理位置有关。为此,整合地图、导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地理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时代已经来临。

那么完成终极自动驾驶究竟要多久?要想实现L5“脱手脱脚”自动驾驶,大量车路协同仿真测试必不可少。“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也只能实现在特定区域内的自动驾驶,并且还必须有专人值守,没有完全做到“全自动”,要想实现L5终极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10年持续投入。

保证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要有数亿公里以上的实测数据,全球头号选手Waymo今年初时已有3200万公里实测数据,百度、滴滴还没超过100万公里。并且,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在不同城市进行测试,要实现不同的天气、地形等全面实践,才能有保障的进行民用化。

Waymo是一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为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自动驾驶初期,出租车和货车是相对容易,因为有固定区域和路段,而民用要相对难些,不太好控制是主要原因;但如果进入L5级别,以上情况就是相反的,运营和商用安全与限制会高于民用。所以实现全面自动驾驶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认清现状不盲从,不乐观、不悲观,客观的等待这一切的到来。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57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