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驾驶机器人一样开车?与工程师聊聊次世代人类出行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像驾驶机器人一样开车?与工程师聊聊次世代人类出行的未来趋势是什么?_58汽车

「路?我们要去的地方没有路。」这句话不仅是《回到未来》中的名台词,也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无限想象。从太空探索到日常通勤,载具始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伙伴。未来,出行方式将如何变革?本期节目邀请集度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王伟宝,深入探讨自动驾驶和智能化交通的未来。王伟宝,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将为我们拆解自动驾驶技术,探讨智能汽车如何成为机器人的载体,以及航天技术如何助力我们走得更远。点击收听,一起揭开未来出行的神秘面纱。王伟宝老师以硬核技术专家的身份,为我们解读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智能化趋势。他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将不再是幻想,而是下一代人的日常。智能汽车将具备自我成长、自由移动和自然交流的能力,成为机器人技术的完美载体。此外,航天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让我们的出行范围扩展到更远的星球。这些内容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出行图景,也让我们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路?我们要去的地方没有路。」

《回到未来》这句名台词,是对“次世代人类出行”最经典的想象之一。

上至太空探索,下至日常通勤,我们都离不开载具。

未来,人类的出行方式会有哪些好玩儿、有趣、激动人心的趋势?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集度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王伟宝,分享对自动驾驶和“智能化交通”的理解。

点击收听

主播前辈、船长

特邀嘉宾王伟宝

王伟宝,集度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曾任新石器无人车CTO,Singularity.AI工程副总裁等。王伟宝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本期要点

01.技术专家硬核拆解“自动驾驶”

怎么让人相信“无人”更“安全”?

过去的十年,整个汽车行业从“燃油化”进入“电动化”时代,汽车工程师们认为,像手机一样,“智能化”也将是汽车的下一个趋势。

王伟宝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现在的小朋友看电视都会去摸屏幕,因为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所有的屏幕都应该是“可交互”的,就像《三体》里未来世界的“点墙族”。

无人驾驶背后的逻辑,是扭转人类固有的观念。

技术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天的新技术是在为明天打造。也许对下一代来说,汽车本来就是无人化的,从来不需要考驾照,整个那一代人可能都不会再为堵车、塞车、驾驶疲劳等烦恼。

从纯技术的角度,“无人驾驶”并非彻底排除人的参与,不该叫“无人”,而应该叫“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

机器要接手的,是高度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从而释放人的时间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就像最近大火的“AI绘画”,最初它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担心艺术家、画家即将失业,但很快发现:AI只能呈现“概念”,无法“创造”。它非常适合替人类艺术家做建模、贴图等低效的机械工作,而人一旦被释放出来,就能将主要精力投入艺术的创意。

2、像驾驶机器人一样开车

为什么“车”可以是“机器人”?

技术专家们认为,“智能汽车”将会成为机器人最好的载体。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车”已经属于“机器人技术”——无论车长成什么样,都应具备前进、后退、转弯、爬坡等基本功能,甚至具有初级人工智能(识别、爬越或绕过障碍物等),相对独自地处理应对环境。

这些,都与现代机器人所具有的功能相似。

机器人应有的三个核心要素:自我成长、自由移动、自然交流,也与“智能汽车”的功能高度一致。

车辆最核心的算力部分,其实就是一台电脑。王伟宝老师表示,未来他们希望车可以真正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环境、车辆、行人等高效交互。

比如,车外有语音提示,车身有显示屏,提示“自动驾驶中”“充电中”、显示电量等状态,甚至主动说话,在全自动驾驶的状态下跟周围的人交流,替人类用更科学的语言说“您挡住我了”,或给行人让路“您先走”。

这样就能提示美里小姐:您距车贷还清还有24年……(不

假如车可以帮人与外界交流……啊,社恐福音。

就像智能手机会熟悉机主的使用习惯,未来,车也可以熟悉车主的需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调教系统。这个技术在演进过程中难免会爆发“人工智障”的时刻,但一定会随着机器的不断学习而解决。

想象了一下,这个未来十分美好。

03.月背巡礼&地面行进

航天技术与民用技术相辅相成,“自动驾驶”如何让我们走得更远?

航天机构与车企的合作,一直写在人类探索的历史中。无论在幻想作品还是现实中,这两个领域都密切相关。

著名科幻作品《宇宙兄弟》有一个精彩想象:主角南波六太是知名车企的工程师,辞职去考宇航员,把自己的职业技能用在了真实的月球探索中。

动画设定的近未来,人类已经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作者假设:人类宇航员会根据地球上的视觉经验去判断远近,但月球没有空气,远处的物体也很清晰,加上没有人工建筑、植物作参考,肉眼分不清远近,导致了一场月球车的驾驶事故。

六太下决心设计一款月球车的挡风玻璃,将行进路线显示在玻璃上,弥补视觉错位。

这是一个民用汽车的核心技术应用于探月的、特别有有意思的近未来想象。

这个推想恰好说明了“自动驾驶”在太空环境里的必要——人的判断和经验太有限了,我们的衡量标准是地球的行车环境,但在另一颗星球上,一切都是颠覆性的。

更多精彩内容,收听节目解锁

最近我们还在关注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57479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