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7月11日,乐道L90以27.99万元(买断)/19.39万元(租电)的起售价开启预售。一夜之间,“一步到位”成为社交媒体对这款大三排纯电SUV的集体情绪。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在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中,李斌、秦力洪、沈斐三位核心高管直面22个尖锐问题,从定价逻辑到纯电战略,从品牌区隔到交付规划,勾勒出乐道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与蔚来集团的全局布局。这场对话不仅解答了市场对L90“低价高配”的疑惑,更揭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内卷价格”到“技术突围”的转型逻辑。

乐道L90“低价高配”的底气

乐道L90抛出的27.99万的起售价(租电方案19.39万)引发市场震动,在大三排SUV中,这样的价格几乎与同级别增程/插混车型持平甚至更低,却搭载了2000Mpa超高强度钢、一体压铸后地板、9气囊等“满配”配置,“低价是否意味着无利可图”成为首个焦点问题。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李斌的回应直指核心:成本控制在产品定义阶段就已完成,技术创新是降本的关键。

“蔚来成本目标的设计其实就走了一条用技术研发换成本下降的路线,尽管一上来研发的时候成本高,但最终规模化生产以后成本就会下来,这样既保证了竞争力,又保证了成本的可控,这也是我们希望大家多关注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背后的价值。”

而在与李斌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乐道L90成本控制的三重逻辑:

技术复用与规模化:乐道L90的座椅、电驱等部件复用蔚来体系,避免重复研发;芯片架构的复用也能够让乐道的智驾更快跑通整个数据闭环;340千瓦后电机仅79公斤(行业主流约100公斤),轻量化设计既降低材料消耗,又提升能效,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优势凸显。

多重取舍:乐道L90未采用超大电池(标配85度电池,续航605公里),而是通过换电体系弥补续航焦虑,既控制电池成本,又契合家庭用户“短途为主、长途换电”的真实场景。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组织效率提升:沈斐团队在减员情况下实现L60销量逆势增长,6月交付6400辆,营销端“先发车再开发布会”的模式减少无效投入,渠道端400家门店同步直播至凌晨的高效执行,进一步摊薄单位营销成本。

这种“把钱花在用户身上”的策略,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重构成本结构,正如李斌所言:“手机行业能做到技术升级同时价格亲民,汽车行业同样可行”,乐道L90的定价不是“价格屠城”,而是“体系降维”,蔚来把过去十年在900V平台、轻量化、换电网络上的沉没成本一次性折现,用乐道L90打掉了增程阵营最后的“价格护城河”。

这也是为何尽管乐道L90定价低,李斌还能够坚定说出“有毛利”的原因。

灵魂拷问:纯电还是增程?

在沟通过程中,“纯电与增程之争”被反复提及,李斌团队的态度鲜明且一致:增程是过渡,纯电才是终极选择。

作为乐道掌舵人的沈斐更是直言,“纯电和增程的用户没什么区别,我觉得都应该买纯电,为什么还要买增程?”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在李斌看来,过去用户选择增程车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缓解续航焦虑,但现如今增程的一个趋势是把电池越做越大,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发动机、增程器的使用频率,有些增程车主一年燃油系统可能只用一两次,但还是要每天背着这套动力总成在外边跑。

“这就好比一个人每天都要背一个几十公斤的行李出去,但一年只打开一两次,我觉得它不是特别的合理。”

李斌的这一判断源自于真实用户用车场景下的观察。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我们考察了很多充电站,有我们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的公共充电桩,我们发现很多增程车也在那等充电,包括在喀什那边,为什么呢?因为新疆很大,从乌鲁木齐去喀什距离1600公里,用油和用电至少差1000多块钱,且当地谷电才0.25元/度,这时候你不充电而是用油跑,就是跟钱过不去。”

这种“场景穿透式”的论证,直指增程车型的核心矛盾——在补能基建完善后,其“可油可电”的优势将逐渐让位于“冗余成本与空间浪费”。相比之下,纯电动车则可以通过轻量化设计释放更多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乐道L9可以实现“座座都是VIP,6人10箱无压力,前后都能装行李”。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至于蔚来,自然也有着正面硬刚增程的底气:截至目前,蔚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8058座充换电站,其中包括3399座换电站和4659座充电站,这些站点分布范围辽阔,东至抚远,西至喀什,北至漠河,南至三沙,基本覆盖了全国的主要区域。与此同时,蔚来还成功打通了9纵9横14大城市群的高速换电网络,高速换电站数量突破1000座,连通超700个县级以上城市,3分钟换电“增程”600公里,彻底终结了纯电动车用户的长途补能焦虑。

乐道品牌的“边界感”

如果把时间拨回到今年4月,乐道还在“销量瓶颈”与“品牌模糊”的双重阴影里徘徊。

彼时,蔚来果断把能源业务的“技术派”沈斐推到台前,由他接管乐道的销售工作与区域公司,并直接向秦力洪汇报。这个看似“跨界”的人事调动,却成为乐道品牌命运的转折点:5月交付6281辆,6月交付6400辆,连续刷新纪录。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外界担心乐道会稀释蔚来品牌,但随着乐道L90的发布,蔚来与乐道的品牌边界也愈发清晰。

李斌明确二者定位:蔚来对标BBA,主打高端市场;乐道聚焦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主流产品”,这种区隔并非凭空设计,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精细化运营。

从产品层面来看,乐道L90是蔚来向市场证明其“高端技术孵化,大众市场普及”逻辑可行性的关键产品。它并非蔚来车型的简配版,而是依托蔚来成熟技术体系和庞大供应链规模,通过精准的成本重构实现的“高品价比”产品。

目前,主流增程9系(如理想L9、问界M9等)的价格带普遍集中在40-50万元区间,这已成为该细分市场的典型定价策略。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乐道L90给出的27.99万元的定价(租电方案下探至19.39万)直击主流家庭购车预算核心区间,其意义在于证明了蔚来多年的积累,有能力支撑起一款在空间、安全、续航补能体验等核心产品力上对标甚至超越同价位增程/混动竞品,且保持合理毛利的纯电车型。这是对“蔚来技术价值”能否有效向下渗透的关键检验。

在品牌建设方面,此前,乐道品牌虽凭借乐道L60在市场崭露头角,但品牌认知度与形象塑造仍有提升空间。乐道L90通过与蔚来品牌在价格带、产品逻辑上的清晰区隔,把“家庭旗舰”四个字牢牢钉在乐道品牌身上,避免了与蔚来“高端”认知的内耗,也让30万预算用户第一次有了“不妥协的纯电大三排”选择。

“狠人”李斌,用乐道L90掀了增程的桌

李斌透露,乐道L90将于7月底正式上市,8月1日开始全国大规模交付,初期产能会优先保障六座版本的交付,七座版本将稍晚于六座版本。

写在最后:

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斌为乐道定下的“四季度月销2.5万辆”目标,乍看之下与当前乐道月均6000辆左右的销量形成鲜明反差,甚至带着几分“强人所难”的意味。

但深究这一目标的内核不难发现,它并非简单的数字博弈,而是蔚来对“三级火箭”战略中“乐道承上启下”定位的终极考验,乐道必须扛起“规模化与现金流”的大旗,才能为蔚来品牌的高端化探索托底,为萤火虫品牌的下沉市场渗透铺路。

从这个维度来看,乐道L90的发布,恰是这场终极考验的关键落子。此前5月、6月连续逆势增长的销量曲线,已证明沈斐团队在调整后对渠道效率、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控,而L90身上展现出的战略聚焦、资源整合、效率优化,也让品牌的成长轨迹愈发清晰。

或许2.5万辆的目标会面临诸多挑战,但当李斌在发布会上强调“每个季度都能看到明显进展”时,他或许已经看到乐道L90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蔚来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里程碑,所以,乐道品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原创文章,作者:陈硕,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9885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