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技术解析·原创】
在2015年的新春特辑之 – 论高性能引擎未来发展之趋势 一文中,我指出了未来高性能引擎涡轮化的大趋势。期间我也提到保时捷通过VTG可变几何涡轮技术的应用,来尽力降低了涡轮迟滞现象。那么在其他德系豪强中,还有哪家工厂应用了类似的或是更加先进的涡轮技术呢?答案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灯厂- 奥迪
既然经常被广大群众笑称为“灯厂”,那么奥迪是不是只会玩儿灯?在除了车灯设计以外的领域到底怎么样呢?答案是仍然十分的优秀,比如我们今天的这台主角:Audi RS5 TDi Concept
也许你会说,上面的这台车有什么奥秘?不就是一台普通的贴了拉花的RS5么?嗯,如果你不掀开引擎盖的话,上面这么说的确没有错。可当你掀开引擎盖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这是一台彻彻底底的柴油车,一台柴油的RS5。
▲ TDI – Turbo Diesel Injection 涡轮柴油共轨直喷
相对于我们能够买到的汽油RS5,这台柴油RS5依然是一台试验车型,其特点不光是搭载了一台3.0升6缸柴油引擎,而且还应用了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电子涡轮增压。注意,我们这里聊的电子涡轮,可不是你在淘宝上面花一千多块钱买的那种骗人玩意。
▲ 这不是我今天要讲的奥迪电子涡轮,这是国内山寨厂商出品的“电动涡轮”,可别闹混了!PS:这玩意有百害无一利,也就忽悠忽悠广大无知群众,希望在读的各位不要上当。
▲ 这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奥迪的电子涡轮,可以看到,这台涡轮增压器是由法国瓦雷奥公司生产提供的。
什么叫电子涡轮?顾名思义,就是靠电力驱动的涡轮增压系统。我们知道普通的涡轮增压车型,其涡轮动力来自于引擎排出的废气。换句话说,引擎转速越高,排出的废气压力越大,那么推动涡轮旋转的动力就越足,涡轮也就能提供更大的压力。但这传统的设计有个弊端,就是当引擎在低转速区间(通常为低于2000转)时,这时通常引擎无法提供充足的废气来推动涡轮,这时在进气道正中央的涡轮压缩端叶片反而成了影响引擎进气效率的累赘,拖累了引擎在低转速区间的表现。
▲ 传统涡轮增压引擎必然会遇到低转速无力的情况,因为压气端叶片在引擎排气不能够提供充足的压力时,是累赘的存在。
对于这个问题,大众的解决方案是双增压系统,也就是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串联。在低转速时使用机械增压进行增压动作,因为机械增压不需要废气驱动,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引擎的动力。而当转速爬升,废气压力增大时,切入涡轮增压来获得更好的动力输出。但这个设计的弊端就是机械增压不易与涡轮增压实现平滑的切换,并且机械增压需要消耗引擎本身的动力来进行增压,拖累了引擎的表现。
▲ 这是大众的双增压系统,搭载在进口的尚酷1.4T车型身上,可以看出,由于有机械增压的存在,而其需要从引擎取得动力,所以双增压结构异常的复杂。
原创文章,作者:朱兆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136102/
评论列表(44条)
你在这文章的时候,满嘴都是jb,蛋,崽儿
赛车肯定性能比大众车高好多啊
嘘……hahaha
问题是这不是一台赛车
电子涡轮是个好东东,比双增压NB
懂了
很不错的技术,挺有特色的
科普啊
这个太厉害了!
科技的力量
咱怎么进化了
厉害
欧盟的排放标准。。。哎~~
跟机械增压差不多了?
技术贴!
对头就是这个意思
长知识了,原来奥迪是灯迪生喽
欧洲厂家对涡轮增压的技术有新突破了
假涡轮
有点意思
事实证明还是机械和人工的靠谱。电子控制的往往存在不同的隐患。
哈哈
技术贴啊!
没有机械稳定性强那倒是不一定吧。电子最大的问题是不在这,试想今后电子战,一个电磁干扰,所有玩意能歇菜,这个恐怖。
二逼青年的专利!
电子涡轮的进气温度比废气涡轮应该低很多吧?
文章不错!
写得不错
高科技,技术帖
未来趋势之一,但不知道会不会像直喷那样,发展困难
我大淘宝又走在了世界前端
BMW最早在550d上实现量产的,AUDI还是慢了不少
好文章
看完穹顶之下的雾霾演讲,感觉电动车时代又近了一步
新技术 有待普及!
文章专业性很高!
技术啊!技术的领先
电子涡轮。。。
好厉害!涨知识了!
这个厉害啊!勒芒技术的量产型!
勒芒耐久赛、f1、wrc等汽车赛事果然是新技术的试验场,R18,porsche919冠军车队名不虚传,技术实力的象征!!
超级电容不会爆炸吗?
文中奥迪电子涡轮解剖图下面解释说,左端原来废气涡轮叶轮被电机替代了,那高速时,也用电驱动压气机叶轮么?瞎扯
电车所需要的电从哪来?转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