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骗补被处理 涉及补贴1.14亿人民币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确认,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近日收到财政部下发的处理决定,该公司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条件车辆共计2395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1.14亿元,对上述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力帆骗补被处理 涉及补贴1.14亿人民币

    根据财政部处理决定,力帆乘用车“骗补”详情如下:截至检查日,力帆乘用车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辆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扣除车辆重复统计因素,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共计11408万元。

力帆骗补被处理 涉及补贴1.14亿人民币

   而力帆股份表示,上述处理结果将对2016年公司的净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2015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4689万元,对2016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6719万元。另外,此次“骗补”风波不会影响力帆乘用车2016年度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在销售后继续依法申请取得新能源汽车补贴,但在短期内上述补贴拨付方式的调整对力帆乘用车会产生一定资金压力。

    ▲回顾此前国家有关新能源补贴骗补问题的相关调查等信息:

    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向外公布了《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初步通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的调查情况。其中公布了5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的企业。

五家企业被罚 财政部发新能源骗补名单

    财政部通报中明确提及骗补的这五家企业分别是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其中对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2015年生产的全部车辆中央财政不予补助,追回2015年度预拨的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同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

五家企业被罚 财政部发新能源骗补名单

    对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追回2015年度2416辆违规上牌车辆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业中央财政补贴资格。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其问题车型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予以剔除。对上述4家企业2015年生产销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车,由当地监管部门逐一严格审核后重新申报,确无问题的车辆可按原政策中央财政继续予以补助。
    上述4家企业何时恢复执行中央财政补贴政策,视地方政府和企业整改情况而定。届时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共同核查验收,验收合格报国务院批准后方可恢复执行财政补贴政策,但不恢复预拨财政补贴资金资格。

    今年国家部工组织了三次大规模调查。其中4月国务院办公厅组织了专门督查,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6年初组织力量。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涉及2013-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

原创文章,作者:李光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58829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